一种汽车驱动盘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548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驱动盘总成,包括驱动盘盘体、启动齿圈、信号齿、法兰盘和压板。启动齿圈与驱动盘盘体固定连接,信号齿是在所述驱动盘盘体的外圆周壁上直接冲压形成,与驱动盘盘体为一整体,信号齿在驱动盘盘体的外圆周壁上均匀分布,且与盘体平面垂直,并在所有齿中连续剔除两个齿,作为判断曲轴正时相位的基准。法兰盘和压板将驱动盘盘体夹在中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驱动盘盘体上直接冲压出信号齿,信号齿与盘体的一体化设计,避免了二次定位的麻烦,信号齿与传感器的配合精度更高,提高了信号的采集精度和可靠性,降低了制造成本。引入法兰盘大大提高了关键零部件曲轴的通用化率,且中心定位孔更容易加工,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驱动盘总成
技术介绍
汽车驱动盘专用于自动挡车型,用于连接曲轴、AT的液力变矩器,传递 发动机扭矩,并在启动电机的带动下启动发动机。部分驱动盘因结构功能需 要,还需在驱动盘上布置曲轴位置齿,以便传感器采集曲轴位置信号。公开号CN1786522A介绍的驱动盘总成由驱动盘盘体、齿圈、前盖、用于 测量曲轴位置的信号齿盘体组成,驱动盘盘体呈圆盘状,连接螺栓穿过前盖、 再穿过驱动盘盘体,连接到曲轴上。信号齿盘体为单独加工的盘体,采用铆 接的方式固定在驱动盘盘体上。该方式由于信号齿为二次定位,对零部件的 配合精度要求高,制造成本高、工艺复杂,且因为单独增加了信号齿盘体, 增加了转动惯量,影响了传动效率,并对曲轴系设计产生了不利影响。另一 方面自动挡发动机一般在手动挡基础上进行开发,由于曲轴大端到液力变矩 器的轴向距离限制,往往曲轴大端需要重新设计,产生不必要的专用件及模 具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驱动盘总成,避免对信号齿 二次定位,影响传动效率,增加制造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驱动盘总成,包括驱动盘盘体、启动齿圈和信号齿,启动齿圈与驱动盘盘体固定连接,信号齿是在所述驱动盘盘体的外圆周壁上直接冲压 形成,与驱动盘盘体为一整体,信号齿在驱动盘盘体的外圆周壁上均匀分布, 且与盘体平面垂直,并在所有齿中连续剔除两个齿,作为判断曲轴正时相位的基准。所述的驱动盘总成还包括法兰盘和压板,法兰盘和压板将驱动盘盘体夹在中间,法兰盘的和压板都有与驱动盘盘体中心孔同心的中心圆孔,法兰盘位于汽车驱动盘总成与曲轴连接一侧,压板位于与液力变矩器连接一侧,压板、驱动盘盘体和法兰盘通过螺栓依次穿过固定到曲轴上,驱动盘盘体通过螺栓固定到液力变矩器上,液力变矩器的前端定位部分伸进法兰盘的中心圆孔中,所述中心圆孔与前端定位部分的接触面为法兰盘承载面。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驱动盘盘体上直接冲压出信号齿,减少了加工工序,节约了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因为一次成型,信号齿与盘体的一体化设计,避免了二次定位的麻烦,信号齿与传感器的配合精度更高,提高了信号的采集精度和可靠性。因为引入了法兰盘,大大提高了关键零部件曲轴的通用化率,且中心定位孔更容易加工,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驱动盘总成与周边零部件的的装配后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驱动盘总成的零件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驱动盘总成中的法兰盘与液力变矩器前端装配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驱动盘总成用于连接自动变速器以及发动机,传递扭矩,并提供曲轴的位置信号。如图2所示,本驱动盘总成包括驱动盘盘体13,启动齿圈14和信号齿13b。驱动盘盘体13呈圆盘状,有中心孔。信号齿13b在所述驱动盘盘体的 外圆周壁上直接冲压形成的,数目为60齿,均布在盘体圆周上,与主盘体呈 90度垂直。为了确定曲轴相位,在特定角度连续剔除2个齿。信号齿13b必 须参照传感器对信号齿的规范要求进行加工,以保证信号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信号齿13b的外圆周跳动必须满足传感器到信号齿端面采集信号的间隙公差 要求。启动齿圈14通过焊接与驱动盘盘体总成在一起,焊缝10数量为偶数, 在启动齿圈与驱动盘盘体的边缘呈圆周对称均匀分布。另外,在驱动盘盘面上均匀加工了去重孔13c,为扇形、圆形或其他不规 则形状,只要在保证盘体强度与韧性的同时,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去除更多的材料即可。该去重孔可以达到降低驱动盘的转动惯量,提高传动效率的目的。 结合图1,为了提高曲轴的通用化率,在驱动盘总成中还引入了法兰盘 16。法兰盘16与曲轴2、驱动盘盘体13、液力变矩器18精密配合。法兰盘 16与压板15把驱动盘盘体13夹在中间,法兰盘的和压板都有与驱动盘盘体 中心孔同心的中心圆孔,通过法兰盘16的中心圆孔16b的外表面以及穿过法 兰盘16、驱动盘盘体13的定位销与曲轴2精确定位。曲轴螺栓B穿过压板 15的第一孔15a、驱动盘盘体13的第二孔13a以及法兰盘16的第三孔16a, 呈6颗均布的把驱动盘总成固定在曲轴2上。因曲轴、驱动盘需传递很大的 扭力,因此可以通过压板15与驱动盘盘体13的紧密贴合,增加受力承载面 积,提高连接强度。螺栓C穿过驱动盘盘体13的第四孔13e,与液力变矩器 18上的凸台19连接,呈6颗均布的把驱动盘总成固定在液力变矩器18上, 传递发动机的扭矩。这样,依靠法兰盘中心圆孔与液力变矩器的前端进行定 心,降低了对曲轴的加工要求,达到了 AT与MT曲轴的通用化,降低了成本。 曲轴螺栓通过法兰盘、压板两者,把驱动盘压装在曲轴上,强化了安装强度。 如图3所示,液力变矩器18主要靠其前端定位部分伸入法兰盘16的中 心圆孔16b内,采用精度IT7的精密配合进行定位。因此必须对中心圆孔16b进行精加工。因法兰盘体积小,便于加工,就避免了对曲轴大端内孔的特殊 加工要求,变相降低了加工难度,节约了成本。而且因液力变矩器在运转时 会产生膨胀变型,因此必须在液力变矩器前端定位部分名义安装位置的前后 留出足够多的富余承载面,以保证变速器全过程运转的可靠性,因此在液力变矩器配合的法兰盘承载面前端至少留出3mm的前富余承载面Y,后端 至少留出2mm的后富余承载面X。权利要求1. 一种汽车驱动盘总成,包括驱动盘盘体、启动齿圈和信号齿;所述的启动齿圈与驱动盘盘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盘盘体上有与液力变矩器连接的螺栓孔以及与曲轴连接的螺栓孔,中心有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齿是在所述驱动盘盘体的外圆周壁上直接冲压形成,与驱动盘盘体为一整体,信号齿在驱动盘盘体的外圆周壁上均匀分布,且与盘体平面垂直,并在所有齿中连续剔除两个齿,作为判断曲轴正时相位的基准。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齿为60个。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驱动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盘总 成还包括法兰盘和压板,法兰盘和压板将驱动盘盘体夹在中间,法兰盘的 和压板都有与驱动盘盘体中心孔同心的中心圆孔,法兰盘位于汽车驱动盘 总成与曲轴连接一侧,压板位于与液力变矩器连接一侧,压板、驱动盘盘 体和法兰盘通过螺栓依次穿过固定到曲轴上,驱动盘盘体通过螺栓固定到 液力变矩器上,液力变矩器的前端定位部分伸进法兰盘的中心圆孔中,所 述中心圆孔与前端定位部分的接触面为法兰盘承载面。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驱动盘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法兰盘中心圆 孔中,与液力变矩器配合的法兰盘承载面的前端和后端留有富余承载面。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驱动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的富余承 载面至少留出3mm长的空间,后端的富余承载面至少留出2mm长的空 间。6.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驱动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齿圈通 过焊接与驱动盘盘体固定在一起,焊缝数量为偶数,在启动齿圈与驱动盘盘体的边缘呈圆周对称均匀分布。7.按照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汽车驱动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盘盘体上还分布有去重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驱动盘总成,包括驱动盘盘体、启动齿圈、信号齿、法兰盘和压板。启动齿圈与驱动盘盘体固定连接,信号齿是在所述驱动盘盘体的外圆周壁上直接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驱动盘总成,包括驱动盘盘体、启动齿圈和信号齿;所述的启动齿圈与驱动盘盘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盘盘体上有与液力变矩器连接的螺栓孔以及与曲轴连接的螺栓孔,中心有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齿是在所述驱动盘盘体的外圆周壁上直接冲压形成,与驱动盘盘体为一整体,信号齿在驱动盘盘体的外圆周壁上均匀分布,且与盘体平面垂直,并在所有齿中连续剔除两个齿,作为判断曲轴正时相位的基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杨志斌刘朋刘继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