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623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电加热装置,该导电织物具体包括:基底织物和导电层,基底织物包括多条纤维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导电层均匀地包覆于网状结构的每一根纤维表面,通过多种可结合的制备方法所得的导电织物具备红外发射率连续可控调节功能,并且在电加热领域,实现自身主动加热。实现自身主动加热。实现自身主动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电加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电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电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辐射作为一种典型的非接触换热方式,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均匀性好、加热效率高、节能等优点。红外辐射热效应高,具有一定厚度的穿透能力,已被广泛应用于干燥、加热、理疗等领域。通过对导电的红外电热材料直接施加电压来实现焦耳加热法的温度控制是调节红外辐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金属合金是具有代表性的电热材料之一,如镍铬合金和铬铝钴合金。但金属合金的发射率和电热辐射转换效率较低,且重量大,不耐酸碱。
[0003]开发具有高发射率、电热辐射转换效率、超快电热响应、循环稳定性、界面粘附稳定性和良好柔性等高红外辐射特性的先进红外电热材料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电加热装置,该导电织物具体包括:基底织物和导电层,基底织物包括多条纤维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导电层均匀地包覆于网状结构的每一根纤维表面,通过多种可结合的制备方法所得的导电织物具备红外发射率连续可控调节功能。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电织物,包括:
[0006]基底织物,基底织物包括多条纤维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
[0007]导电层,导电层均匀地包覆于网状结构的每一根纤维的表面。
[0008]可选地,基底织物由石英纤维、氧化铝纤维、陶瓷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编织而成。
[0009]可选地,基底织物的原始拉伸断裂强度大于600N/mm,软化或熔融温度大于820℃。
[0010]可选地,导电层包括厚度可调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化硅、ITO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可选地,导电层的厚度为1nm

1μm,导电层的方阻是为50Ω/
□‑
5000Ω/


[0012]可选地,基底织物的编织方式包括机织和针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网状结构的组织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平纹组织。
[0013]可选地,导电织物的曲率半径可达到5mm,导电织物的孔隙率大于6%,的导电织物的红外发射率高于0.8。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15]S10、提供基底织物,基底织物包括多条纤维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
[0016]S20、对基底织物进行预处理;
[0017]S30、在预处理过的基底织物表面形成导电层。
[0018]可选地,对基底织物进行预处理,具体包括:
[0019]对基底织物进行表面处理,使用气流进行吹扫,清除基底织物表面附着的杂质;
[0020]将基底织物放入管式炉中,升温高于600℃并保持20min

60min,保持空气循环。
[0021]可选地,导电层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源为乙炔、甲烷、乙醇等,优选为乙炔,与其它碳源相比,乙炔碳源具有生长温度低、速度快、稳定性好等优点,可以大幅降低设备和工艺要求的同时,获得性能更加优异的产品。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装置,具体包括电源和上述任一的导电织物,导电织物使用工业柔性电极,曲率半径可达到5mm。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织物及其制备方法、电加热装置,该导电织物具体包括:基底织物和导电层,基底织物包括多条纤维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导电层均匀地包覆于网状结构的每一根纤维表面,通过多种可结合的制备方法所得增强柔性和弹性的导电织物具备红外发射率连续可控调节功能,实现与其它材料复合实现红外加热,提高电热辐射转换效率。
[0024]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织物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织物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导电织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织物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电织物的剖面示意图,沿图1虚线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
一种导电织物,具体包括:基底织物11和导电层12,
[0034]基底织物11包括多条纤维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
[0035]导电层12均匀地包覆于网状结构的每一根纤维表面。
[0036]其中,如图1所示,由多条纤维交叉形成网状结构的基底织物11用于为导电织物提供支撑,其韧性、可弯折性为导电织物所能达到的边界值,同时也可以作为导电层12生长的基底,承载导电层12。如图2所示,导电层12均匀地包覆于网状结构的每一根纤维表面,有益于导电层12的均匀导电以及红外发射的均匀。
[0037]可以理解的是,导电层12均匀地包覆于基底织物11的网状结构的每一根纤维表面,基底织物11为导电层12提供支撑及负载空间,使得导电层12在基底织物11的每一根纤维表面均匀导电以及均匀地进行红外发射,以保证红外发射率。
[003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电织物具体包括:基底织物和导电层,基底织物包括多条纤维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导电层均匀地包覆于网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织物,所述基底织物包括多条纤维交叉形成的网状结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均匀地包覆于所述网状结构的每一根所述纤维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织物由石英纤维、氧化铝纤维、陶瓷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编织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织物的原始拉伸断裂强度大于600N/mm,软化或熔融温度大于8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包括厚度可调的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化硅、ITO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1nm

1μm,所述导电层的方阻是为50Ω/
□‑
5000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织物的编织方式为平纹织物。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织物的曲率半径可达到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禹峥嵘顾伟邹良宇高翾许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