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舒适性阻燃防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性能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舒适性阻燃防静电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行业内各工序繁多且立体交叉,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存在潜在危险,容易引起易燃易爆、火灾等危险事故。随着个体安全防护装备规范的颁布,要求石油化工、天然气、煤矿等高风险企业需配备高性能阻燃防静电防护服装。目前石油化工行业作业人员穿着的工装面料多以棉后阻燃面料、芳纶面料为主。对于棉后阻燃面料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其阻燃性能递减,且不能满足GB 8965.1
‑
2020标准中对于成品轰燃条件下阻燃性能的要求,此外由于棉纤维吸湿后容易黏贴皮肤表面,造成闷热的不适感,且容易产生利于细菌滋生的湿热环境,因而阻燃功能不持久、穿着舒适性差。芳纶面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且不受洗涤次数的影响,但是由于芳纶纤维日晒后容易发生变色,耐日晒色牢度差且不易染色,因此难以满足不同行业领域对于职业服装面料的颜色需求,此外由于芳纶纤维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性阻燃防静电面料,其特征在于,由经纬向地纱、导电纱按照一定沉浮规律交织而成,所述经纬向地纱所用原材料为本质阻燃纤维、改性阻燃纤维与抗菌再生纤维素纤维的集合体,所述导电纱为地纱和导电长丝的捻合纱,同时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吸湿排汗功能;其中,所述本质阻燃纤维包括对位芳纶纤维或聚酰亚胺纤维,占面料质量的10%~20%,所述改性阻燃纤维包括Protex改性腈纶和阻燃莫代尔纤维,分别占面料质量的55%~65%、5%~15%,所述抗菌再生纤维素纤维为甲壳素纤维、莱赛尔纤维、醋酸纤维中的一种,占面料质量的10%~20%,所述导电纱为地纱和导电长丝的捻合纱,占面料质量的1%~3%,以上纤维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面料制备的纺纱工艺的梳棉环节分为两道工序进行,在锡林与盖板的主梳理区之间,一道为对位芳纶纤维或聚酰亚胺纤维与抗菌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混合梳理,将盖板与锡林运动方向同向设置,锡林速度较低,降低对纤维的梳理强度,防止纤维发生原纤化;一道为Protex改性腈纶与阻燃莫代尔纤维的混合梳理,将盖板与锡林运动方向反向设置,在正常锡林速度的配置下,实现低生产能源消耗,高强度梳理的效果;在织物后整理过程中通过浸轧日晒提升整理剂,所述日晒提升整理剂主要成分为氧化锌和苯并三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性阻燃防静电面料,上述经纬向地纱是由两根单纱捻合而成的股线,股线的线密度为14.76
×
2tex~18.45
×
2tex,上述的导电长丝的导电介质为高性能炭黑,规格为20D~40D,导电纱间距为0.5cm
×
0.5cm~1.0cm
×
1.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性阻燃防静电面料,上述面料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25~210g/m2,所述面料的织物组织结构为1/1平纹、2/1斜纹或者四枚破斜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性阻燃防静电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纺纱
→
织造
→
后整理工序制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纺纱:选择对位芳纶纤维或聚酰亚胺纤维、Protex改性腈纶、阻燃莫代尔纤维、以及抗菌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的一种依次经过原料预处理
→
开清棉
→
梳棉
→
并条
→
粗纱
→
细纱
→
络筒
→
并捻工序,得到32s~40s合股纱,股线捻系数设置为430~450;步骤1.1,按照各纤维的实际回潮率、混纺比,计算出投料比,将原料A:对位芳纶纤维或聚酰亚胺纤维与其中一种抗菌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料B:Protex改性腈纶与阻燃莫代尔纤维,分别投放入开清棉设备中,制得棉卷A和棉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琳,苏利涛,王超,赵雷,樊争科,屈斐,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