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银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6109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银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由70-95份载银量为0.5-3.5%的载银磷酸锆和5-30份载银量为0.5-3.5%的SiO2改性纳米TiO2组成。先用磷酸盐或磷酸与可溶性锆盐反应生成磷酸锆,将磷酸锆洗涤后配制成10-60%的悬浮液,然后在体系中加入硝酸银,陈化2~36小时后加入钛盐,待钛盐加完后再添加硅酸酯或硅溶胶,最后再添加硝酸银,陈化1~24小时后,通过过滤和高温煅烧,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抗菌性能优越,且抗菌剂与母体材料之间的相容性较好,生产方法简单、易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抗菌剂,同时还涉及抗菌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抗菌剂主要有有机抗菌剂、无机离子溶出型抗菌剂、光催化型抗菌剂 等类型。有机抗菌剂和无机离子溶出型抗菌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使一些病菌产生耐 药性,从而使抗菌剂的抗菌性能降低,影响其使用性能。光催化型抗菌剂是通过光催化反应 的强氧化等性能来实现抗菌,不会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但其需在有光照的环境中才具有抗 菌性能,因此使用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目前有将无机离子溶出型抗菌剂和光催化剂进行 复配制备的复合型抗菌剂的报道,但其只是将无机离子溶出型抗菌剂和光催化剂进行简单 的复配,因此其抗菌性能及其与母体材料的相容性均不是很好,从而影响其规模化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抗菌性能优越,且抗菌剂与母体材料 之间的相容性较好,生产方法简单、易于控制的载银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剂。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载银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剂,由70-95份载银量为 0. 5-3. 5%的载银磷酸锆和5-30份载银量为0. 5-3. 5%的Si02改性纳米Ti02组成。 上述的一种载银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剂,优选配比为80-90份载银量 为2-3%的载银磷酸锆和10-20份载银量为2-3 %的Si02改性纳米Ti02。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载银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先用磷酸盐或磷酸与可溶性锆盐反应生成磷酸锆,将磷酸锆洗涤后配制成 10-60%的悬浮液,然后在体系中加入硝酸银,银的加入量以磷酸锆的量为计算基准,Ag+质 量/Zr3 (P04)4质量=0. 5 3. 5% ,陈化2 36小时后加入钛盐,使二氧化钛的加入质量为 磷酸锆载体质量的5 30% ;待钛盐加完后再添加硅酸酯或硅溶胶,使二氧化硅的加入质 量为二氧化钛质量的5 20% ;最后再添加硝酸银,加入量为Ag+质量/(T叫+S叫)质量 =0. 5 3. 5% ,陈化1 24小时后,通过过滤和高温煅烧(煅烧温度600 900°C ) 20 180分钟后即制备出载银磷酸锆/纳米Ti02复合抗菌剂。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载银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先用磷酸盐或磷酸与可溶性锆盐反应生成磷酸锆,将磷酸锆洗涤后配制成 10-60%的悬浮液,然后在体系中加入硝酸银,其加入量为Ag+质量/Zr3 (P04) 4质量=0. 5 3. 5% ,陈化2 36小时得A品;取二氧化钛质量为磷酸锆载体质量的5 30%的钛盐进行 水解,然后添加硅酸酯或硅溶胶,使二氧化硅的加入质量为二氧化钛质量的5 20% ;最后 再添加的硝酸银,Ag+质量/ (Ti02+Si02)质量=0. 5 3. 5% ,陈化1 24小时得B品;分 别将A品和B品按抗菌剂所要求的比例进行混合并进行干燥;或分别将制备的A品和B品 分别干燥后按抗菌剂所要求的比例进行混合。A品和B品的混合物经600 90(TC温度煅 烧20 180分钟后即制备出载银磷酸锆/纳米Ti02复合抗菌剂。 上述的一种载银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Si02改性 纳米Ti02是指添加5% -20% Si02改性的纳米Ti02 上述的一种载银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磷酸盐为 可溶性磷酸盐,如磷酸铵、磷酸钠等。 上述的一种载银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钛盐为可 进行水解的钛盐或钛的醇盐,如四氯化钛、硫酸氧钛、钛酸丁酯等。 上述的一种载银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硅酸酯为 可进行水解的含1-6个碳的硅酸酯。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以 磷酸或磷酸盐、钛盐、硅酸酯、硝酸银为主要原料,其生产方法简单、易于控制,抗菌率可达 98%以上,抗菌性能优越,且抗菌剂与母体材料之间的相容性较好,可广泛应用于抗菌塑 料、抗菌陶瓷及抗菌玻璃等领域。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先用590g磷酸铵与1017g硝酸锆反应生成磷酸锆,将磷酸锆洗涤后加入1.4L去 离子水配制成30%的悬浮液,然后在体系中加入4. 9gAgN03,使载银量达到0. 5% (用硝酸 银引入银,银的加入量以磷酸锆的量为计算基准),陈化2小时后缓慢加入442g四氯化钛, 使Ti02添加量达到30% (用四氯化钛弓I入Ti02, Ti02的加入量以磷酸锆的量为计算基准), 待四氯化钛加完后再添加正硅酸乙酯97g,使Si(^添加量达到15% (用正硅酸乙酯引入 Si02, Si02的加入量以Ti02的量为计算基准),最后再加11. 8gAgN03,使载银量达到3. 5% (用硝酸银引入银,银的加入量以掺杂了 Si02的Ti02的量为计算基准,以下同上。),陈化2 小时后过滤,将过滤后的物料在65(TC煅烧30分钟后即制备出载银磷酸锆/纳米Ti02复合 抗菌剂。 实施例2 先用470g浓度为83%磷酸与966g八水合氧氯化锆反应生成磷酸锆,将磷酸锆洗 涤后加入5. 4L去离子水配制成10%的悬浮液,然后在体系中加入34. 2gAgN03,使载银量达 到3. 5% (用硝酸银引入银,银的加入量以磷酸锆的量为计算基准),陈化36小时后缓慢加 入132g钛酸丁酯,使Ti02添加量达到5% ,待钛酸丁酯加完后再添加19g硅酸乙酯,使Si02 添加量达到18% (用硅酸乙酯引入Si(^, Si02加入量以Ti(^的量为计算基准),最后再加 0. 3gAgN03,使载银量达到0. 5% (用硝酸银引入银,银的加入量以参杂了 Si02的Ti02的量 为计算基准),陈化24小时后过滤,将过滤后的物料在65(TC煅烧40分钟后即制备出载银 磷酸锆/纳米Ti02复合抗菌剂。 实施例3 先用656g磷酸钠与1066g四水合硫酸锆反应生成磷酸锆,将磷酸锆洗涤后加入 0. 9L去离子水配制成40%的悬浮液,然后在体系中加入24. 4gAgN03,使载银量达到2. 5%, 陈化6小时后加入149g硫酸氧钛,使Ti02添加量达到12% ,待硫酸氧钛加完后再添加33g 硅酸乙酯,使Si(^添加量达到13% (用硅酸乙酯引入Si(^Si02加入量以Ti02的量为计算 基准),最后再加2. 6gAgN03,使载银量达到2. 0% (用硝酸银引入银,银的加入量以Ti02的量为计算基准),陈化3小时后过滤,将过滤后的物料在80(TC煅烧25分钟后即制备出载银 磷酸锆/纳米Ti02复合抗菌剂。 实施例4 先用590g磷酸铵与1066g四水合硫酸锆反应生成磷酸锆,将磷酸锆洗涤后0. 4L 去离子水配制成60%的悬浮液,然后在体系中加入29. 3gAgN(V使载银量达到3X (用硝酸 银引入银,银的加入量以磷酸锆的量为计算基准),陈化6小时得A品;将395g钛酸丁酯进 行水解,待钛酸丁酯加完后再添加51g硅酸乙酯,使Si(^添加量达到16% (用硅酸乙酯引 入Si02, Si02加入量以钛酸丁酯进行水解生成的Ti02量为计算基准),最后加3. 7gAgN03,使 载银量达到2. 2% (用硝酸银引入银,银的加入量以Ti02的量为计算基准),陈化2小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银磷酸锆/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抗菌剂,其特征在于:由70-95份载银量为0.5-3.5%的载银磷酸锆和5-30份载银量为0.5-3.5%的SiO↓[2]改性纳米TiO↓[2]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前林隋岩峰郭妤杨三可解田杨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