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82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包括注塑桌、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左开合滑槽、右开合滑槽、左开合滑块、右开合滑块、开合支撑板、开合螺纹杆、开合滑块、开合电机、左开合模推杆和右开合模推杆,所述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滑动设于注塑桌上方且对称设置,所述左开合滑槽设于注塑左模具下方,所述右开合滑槽设于注塑右模具下方,所述左开合滑槽、右开合滑槽对称设置,所述左开合滑槽、右开合滑槽贯通注塑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模具开合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通过开合模推杆带动注塑模具移动,从而快速开合整体模具,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开合模具效率高的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注塑模具开合
,具体是指一种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是注塑工艺常用的模具之一,通过模具来帮助注塑件成型,最后通过脱模来完成整个注塑件的制作过程。模具的整体组成部分中,开合机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模具的开合机构,可以在脱模时更加快速方便。现有的注塑模具开合机构,在使用过程中模具在开合时,耗时较长,不能够快速进行开合,导致不能够及时分离模具进行脱模,容易使得内部注塑件受到影响。所以,急需一种新型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解决上述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开合模推杆带动注塑模具移动,从而快速开合整体模具,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开合模具效率高的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包括注塑桌、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左开合滑槽、右开合滑槽、左开合滑块、右开合滑块、开合支撑板、开合螺纹杆、开合滑块、开合电机、左开合模推杆和右开合模推杆,所述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滑动设于注塑桌上方且对称设置,所述左开合滑槽设于注塑左模具下方,所述右开合滑槽设于注塑右模具下方,所述左开合滑槽、右开合滑槽对称设置,所述左开合滑槽、右开合滑槽贯通注塑桌,所述左开合滑块固设于注塑左模具下方且滑动设于左开合滑槽内,所述右开合滑块固设于注塑右模具下方且滑动设于右开合滑槽内,所述开合支撑板设于左开合滑槽、右开合滑槽之间,所述开合支撑板对称固设于注塑桌两端下方,所述开合螺纹杆转动设于开合支撑板之间,所述开合滑块对称套设于开合螺纹杆两端,所述开合螺纹杆与开合滑块啮合,所述开合电机固设于开合支撑板远离开合螺纹杆的一侧,所述开合电机的输出端贯通开合支撑板与开合螺纹杆连接,所述左开合模推杆、右开合模推杆对称开合滑块两侧,所述左开合模推杆两端分别与开合滑块、左开合滑块铰接,所述右开合模推杆两端分别与开合滑块、右开合滑块铰接,开合电机带动开合螺纹杆转动,转动的开合螺纹杆带动开合滑块直线移动,移动的开合滑块带动左开合模推杆、右开合模推杆同步变形,变形的左开合模推杆、右开合模推杆分别带动左开合滑块、右开合滑块沿左开合滑槽、右开合滑槽直线移动,左开合滑块、右开合滑块分别带动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移动,从而完成开合模操作。
[0005]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桌上方设有桌面围挡,所述桌面围挡设于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外侧,桌面围挡便于限定模具开合时移动的范围。
[0006]进一步地,所述桌面围挡两侧壁对称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贯通桌面围挡,
所述导向滑槽分别设于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一侧,所述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外侧均设有导向滑块,所述导向滑块对称设于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两侧,所述导向滑块滑动设于导向滑槽内,所述导向滑槽内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通导向滑块,开合模具时,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带动导向滑块沿导向滑槽内的导向杆直线移动,增强开合模具时模具移动的稳定性。
[0007]进一步地,所述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靠近注塑桌的一端上方均设有注塑半管,所述注塑半管贯通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顶壁,所述注塑半管对称设置,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合并时,两组注塑半管组成一段完整的管道,方便从此次进行注塑。
[0008]进一步地,所述注塑桌中心处下方固设有中心限位板,所述中心限位板设于开合支撑板之间,所述开合螺纹杆贯通中心限位板,中心限位板便于限定开合滑块的移动范围。
[0009]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提出的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通过开合模推杆带动注塑模具移动,从而快速开合整体模具,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开合模具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方案提出的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的立体图;
[0011]图2为本方案提出的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的仰视立体图;
[0012]图3为本方案提出的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的仰视图。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1、注塑桌,2、注塑左模具,3、注塑右模具,4、左开合滑槽,5、右开合滑槽,6、左开合滑块,7、右开合滑块,8、开合支撑板,9、开合螺纹杆,10、开合滑块,11、开合电机,12、左开合模推杆,13、右开合模推杆,14、桌面围挡,15、导向滑槽,16、导向滑块,17、导向杆,18、注塑半管,19、中心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如图1~图3所示,本方案提出的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包括注塑桌1、注塑左模具2、注塑右模具3、左开合滑槽4、右开合滑槽5、左开合滑块6、右开合滑块7、开合支撑板8、开合螺纹杆9、开合滑块10、开合电机11、左开合模推杆12和右开合模推杆13,所述注塑左模具2、注塑右模具3滑动设于注塑桌1上方且对称设置,所述左开合滑槽4设于注塑左模具2下方,所述右开合滑槽5设于注塑右模具3下方,所述左开合滑槽4、右开合滑槽5对称设置,所述左开合滑槽4、右开合滑槽5贯通注塑桌1,所述左开合滑块6固设于注塑左模具2下方且滑动设于左开合滑槽4内,所述右开合滑块7固设于注塑右模具3下方且滑动设于右开合滑槽5内,所述开合支撑板8设于左开合滑槽4、右开合滑槽5之间,所述开合支撑板8对称固设于注塑桌1两端下方,所述开合螺纹杆9转动设于开合支撑板8之间,所述开合滑块10对
称套设于开合螺纹杆9两端,所述开合螺纹杆9与开合滑块10啮合,所述开合电机11固设于开合支撑板8远离开合螺纹杆9的一侧,所述开合电机11的输出端贯通开合支撑板8与开合螺纹杆9连接,所述左开合模推杆12、右开合模推杆13对称开合滑块10两侧,所述左开合模推杆12两端分别与开合滑块10、左开合滑块6铰接,所述右开合模推杆13两端分别与开合滑块10、右开合滑块7铰接。
[0016]如图1所示,所述注塑桌1上方设有桌面围挡14,所述桌面围挡14设于注塑左模具2、注塑右模具3外侧,所述桌面围挡14两侧壁对称设有导向滑槽15,所述导向滑槽15贯通桌面围挡14,所述导向滑槽15分别设于注塑左模具2、注塑右模具3一侧,所述注塑左模具2、注塑右模具3外侧均设有导向滑块16,所述导向滑块16对称设于注塑左模具2、注塑右模具3两侧,所述导向滑块16滑动设于导向滑槽15内,所述导向滑槽15内设有导向杆17,所述导向杆17贯通导向滑块16。
[0017]如图1所示,所述注塑左模具2、注塑右模具3靠近注塑桌1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快速开合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桌、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左开合滑槽、右开合滑槽、左开合滑块、右开合滑块、开合支撑板、开合螺纹杆、开合滑块、开合电机、左开合模推杆和右开合模推杆,所述注塑左模具、注塑右模具滑动设于注塑桌上方且对称设置,所述左开合滑槽设于注塑左模具下方,所述右开合滑槽设于注塑右模具下方,所述左开合滑槽、右开合滑槽对称设置,所述左开合滑槽、右开合滑槽贯通注塑桌,所述左开合滑块固设于注塑左模具下方且滑动设于左开合滑槽内,所述右开合滑块固设于注塑右模具下方且滑动设于右开合滑槽内,所述开合支撑板设于左开合滑槽、右开合滑槽之间,所述开合支撑板对称固设于注塑桌两端下方,所述开合螺纹杆转动设于开合支撑板之间,所述开合滑块对称套设于开合螺纹杆两端,所述开合螺纹杆与开合滑块啮合,所述开合电机固设于开合支撑板远离开合螺纹杆的一侧,所述开合电机的输出端贯通开合支撑板与开合螺纹杆连接,所述左开合模推杆、右开合模推杆对称开合滑块两侧,所述左开合模推杆两端分别与开合滑块、左开合滑块铰接,所述右开合模推杆两端分别与开合滑块、右开合滑块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鹏张丹丹王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睿柏华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