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4986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城市生态空间研究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包括:采集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无人机主体、采集设备以及设置在无人机主体底部两侧的两个支脚;所述支脚上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滑动设有移动件以及弹性件,所述安装箱内设有电磁铁,所述移动件上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延伸至支脚的下方并与支板连接,所述支板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有控制器;本申请中在无人机主体的下落区域凹凸不平时,此支脚上的压力传感器未与地面接触时,控制器接收到信息,控制此处电磁铁断电,使移动件带着支杆与支板下移与地面接触,阻止无人机主体发生侧翻。翻。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生态空间研究
,具体为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开展生态评价并识别生态空间可以有效遏制生态系统退化,保障区域国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资源安全;在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的过程中,一般是利用无人机搭在采集设备(如摄像设备)对城市的信息进行采集,再将采集的信息传输到处理平台上进行处理,识别出城市的生态空间;
[0003]在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因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是一定的,而城市又比较大,导致无人机无法一次性将城市的信息采集完成,因此需要无人机降落更换电池,然而无人机降落的区域是随机的(无人机续航不足时会在附近选择一个地面下落),在降落的区域凹凸不平时,因无人机支脚的底部高度是一定的,导致无人机下落后容易发生侧翻甚至倾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无人机降落的区域是随机的,在降落的区域凹凸不平时,因无人机支脚的底部高度是一定的,导致无人机下落后容易发生侧翻甚至倾倒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包括:采集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处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无人机主体、设置在无人机主体上的采集设备以及设置在无人机主体底部两侧的两个支脚;
[0006]所述支脚上设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滑动设有用于上下移动的移动件以及用于推着移动件下移的弹性件,所述安装箱内设有用于吸附移动件的电磁铁,所述移动件上设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延伸至支脚的下方并与支板连接,所述支板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有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信息且用于控制电磁铁断电的控制器;所述采集模块的无人机主体带着采集设备升空,对城市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通过传输模块传输到处理模块上进行处理,识别出城市生态空间,在无人机主体下落区域凹凸不平,使一个支脚上的压力传感器未与地面接触时,控制器接收到信息,控制此处电磁铁断电后,弹性件推动移动件带着支杆与支板下移与地面接触。
[0007]作为优选,所述压力传感器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在支板与支脚的底部。
[0008]作为优选,所述支杆的侧壁上从上到下开设有若干组开槽,所述开槽内滑动插有限位块以及与限位块连接的弹性元件,所述限位块的侧壁底部为斜面。
[0009]作为优选,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有配重件以及用于驱使配重件向支脚移动靠拢的驱动机构。
[0010]作为优选,所述配重件为水箱,所述水箱面向支脚的一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水箱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出水口处于同一面的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内滑动插有导向件以及与导向件连接的复位弹簧,所述导向件的端部设有用于封堵出水口的挡板;
[0011]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有位于水箱两侧且分别与两个支脚处于同一侧的两个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面向水箱的一侧设有与出水口对齐的插块,所述插块的端部上开设有开孔,所述支脚上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上连通设有与开孔连通的连管。
[0012]作为优选,所述插块的长度大于出水口延伸的长度。
[0013]作为优选,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有由控制器控制工作的警示器。
[0014]作为优选,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方法,其利用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采集模块的无人机主体带着采集设备升空,在城市中飞行,利用采集设备对城市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通过传输模块传输到处理模块上;
[0016]S2:无人机主体在续航不足时,无人机主体下降,当无人机主体下落区域凹凸不平,使无人机主体的一个支脚悬空时,此支脚上的压力传感器未与地面接触,控制器接收到信息后,控制此支脚上的电磁铁断电,在弹性件推动下,移动件带着支杆与支板下移与地面接触,接着更换无人机主体的电池,继续采集城市信息:
[0017]S3:处理模块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识别出城市生态空间。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中在无人机主体的下落区域凹凸不平,使无人机主体的一个支脚悬空时,此支脚上的压力传感器未与地面接触时,控制器接收到信息,控制此处电磁铁断电,使移动件受到限制消失,在弹性件弹力推动下,移动件带着支杆与支板下移与地面接触,阻止无人机主体发生侧翻,对无人机主体和采集设备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识别系统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集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主体与支脚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无人机主体与采集设备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配重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支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无人机主体;2、采集设备;3、支脚;4、支板;5、安装箱;6、警示器;7、配重件;71、水箱;72、出水口;73、挡板;74、导向件;8、收集箱;9、连管;10、安装块;11、压力传感器;12、移动件;13、弹性件;14、支杆;141、开槽;142、弹性元件;143、限位块;15、电磁铁;16、插块;17、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1
[0030]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包括:采集模块、传输模块(通讯设备,用于传输信息)以及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可以是计算机)。
[0031]请参阅图2,采集模块包括:无人机主体1,无人机主体1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支脚3,无人机主体1上安装有采集设备2(如摄像头);传输模块安装在无人机主体1上,并与采集设备2连接,用于将采集设备2采集的信息传输到处理模块上。
[0032]请参阅图2、图3和图5,支脚3上设有安装箱5,安装箱5内滑动设有移动件12(移动件12在安装箱5的内部能够上下移动),安装箱5与移动件12之间安装有弹性件13,用于推着移动件12下移;安装箱5内设有电磁铁15,移动件12为磁性金属材质(能够被磁性吸附的金属材质,如铁),电磁铁15吸附移动件12,对其进行固定,阻止其移动;移动件12上设有支杆14,支杆14的底端延伸至支脚3的下方并与支板4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包括:采集模块、传输模块以及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无人机主体(1)、设置在无人机主体(1)上的采集设备(2)以及设置在无人机主体(1)底部两侧的两个支脚(3);所述支脚(3)上设有安装箱(5),所述安装箱(5)内滑动设有用于上下移动的移动件(12)以及用于推着移动件(12)下移的弹性件(13),所述安装箱(5)内设有用于吸附移动件(12)的电磁铁(15),所述移动件(12)上设有支杆(14),所述支杆(14)的底端延伸至支脚(3)的下方并与支板(4)连接,所述支板(4)的下方设有压力传感器(11),所述无人机主体(1)上设有用于接收压力传感器(11)信息且用于控制电磁铁(15)断电的控制器;所述采集模块的无人机主体(1)带着采集设备(2)升空,对城市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信息通过传输模块传输到处理模块上进行处理,识别出城市生态空间,在无人机主体(1)下落区域凹凸不平,使一个支脚(3)上的压力传感器(11)未与地面接触时,控制器接收到信息,控制此处电磁铁(15)断电后,弹性件(13)推动移动件(12)带着支杆(14)与支板(4)下移与地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1)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压力传感器(11)均匀分布在支板(4)与支脚(3)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4)的侧壁上从上到下开设有若干组开槽(141),所述开槽(141)内滑动插有限位块(143)以及与限位块(143)连接的弹性元件(142),所述限位块(143)的侧壁底部为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城市生态空间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上设有配重件(7)以及用于驱使配重件(7)向支脚(3)移动靠拢的驱动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无人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文明葛峰唐夫凯张明珠云晶晶徐坷坷张小燕张慧仇洁张琨杨悦欧阳琰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