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474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包括设于输变电工程区域的基座,基座上设置有云台组件、视觉组件以及探鸟雷达,视觉组件包括AI摄像头,设置在AI摄像头前方的对焦组件,其中,探鸟雷达用于捕获鸟类动态坐标以引导云台组件进行调向,并引导对焦组件进行预先对焦。该识别装置通过探鸟雷达对鸟类的坐标进行精确定位,然后根据距离通过对焦组件进行远距离精确对焦,在获得鸟类的实时距离后,通过获得的实时距离进行对焦,具有更高的对焦效率,对焦后AI摄像头针对进入输变电工程危险区域的鸟类进行高清跟踪识别拍摄,通过雷达提供距离方位,AI摄像头针具有了远距离跟踪识别的能力,提高了对鸟类的识别观测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鸟类保护,具体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1、输变电工程对鸟类具有危险性,尤其滨海湿地区域,鸟类种群丰富,但不同的鸟类种群生活习性不同,因此输变电工程对不同种群的鸟类危险性不同。

2、为了调查输变电工程对不同鸟类种群格局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探鸟雷达探测鸟类的飞行轨迹,判断其是否受到伤害,但无法识别鸟的种群类别,或者采用ai摄像进行识别拍摄,但仅依靠ai摄像难以实现对鸟类种群的远距离动态高清拍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包括设于输变电工程区域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云台组件、视觉组件以及探鸟雷达,所述视觉组件包括ai摄像头,设置在ai摄像头前方的对焦组件,其中,所述探鸟雷达用于捕获鸟类动态坐标以引导云台组件进行调向,并引导对焦组件进行预先对焦,通过所述ai摄像头识别并持续跟踪进入输变电工程区域的滨海湿地鸟类,并依据拍摄识别信息判断输变电工程对鸟类种群的影响。

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视觉组件与云台组件分别至少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用于对鸟类进行识别拍摄,其余组用于根据鸟类的飞行轨迹进行预先调向对焦准备,各组交替接力识别拍摄,直到鸟类远离输变电工程区域,通过设置多组视觉组件以及云台组件进行接力拍摄,留出时间给云台组件预先调向、以及视觉组件提前对焦,以达到更加高清的拍摄识别效果。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云台组件包括竖直旋转座以及水平旋转座,其中,所述竖直旋转座与水平旋转座各自通过两组单向驱动机构驱动,且两组单向驱动机构分别负责顺/逆时针驱动,且两组单向驱动机构均通过离合装置使得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单向驱动机构接入,由于在长距离对焦拍摄时,云台调向过度会造成丢失视野,晃动较大的问题,因此竖直旋转座与水平旋转座均通过两组单向驱动机构进行精密驱动,以解决常规的双向驱动机构回转间隙带来的调向不精准的问题。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单向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设置于伺服电机输出端的减速器、设置于减速器输出端的驱动轴,离合装置包括滑动套接在驱动轴表面的离合片,所述离合片通过气缸驱动进行离/合,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与离合片转动连接,设置减速器是用于将伺服电机的驱动进行减速,以便于提供更加精细的调节精度,但减速器具有回转间隙,使得伺服电机在向相反方向旋转时,由于减速机的回转间隙造成响应延时,降低精度,为此,通过两组单向驱动机构,使得减速机只进行单向旋转,避开回转间隙,离合片则是用于使两组单向驱动机构接入驱动力。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离合片与连接座的滑动面之间设置用于驱动离合片旋转的限位条,所述离合片与驱动轴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限位条始终与离合片处于紧密啮合状态的扭簧,本方案采用离合片进行动力离合,而不采用结构更简单的棘轮结构,是因为棘轮的锁定功能也具有回程间隙,因此通过棘轮动力接入也具有延迟,本申请的离合片与驱动轴之间滑动连接,在旋转方向上实质上也是齿轮连接,通过扭簧可以使限位条与离合片在旋转方向上处于紧密啮合状态,以使得驱动轴的动力可以快速传递到离合片上。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竖直旋转座通过固定轴旋转设置在基座表面,所述竖直旋转座内壁设置有内齿环,固定轴的侧表面设置有连接臂,连接臂的端部转动设置有彼此同轴的驱动齿轮与摩擦片,驱动齿轮与内齿环啮合,摩擦片用于与单向驱动机构的离合装置对接,该方案进一步限定了单向驱动机构如何驱动竖直旋转座旋转,由于竖直旋转座只能从下方接入驱动,因此设置驱动齿轮和内齿环作为传动。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竖直旋转座的表面设置有支撑座表面设置有连接ai摄像头的旋转轴,所述竖直旋转座的边缘还设置有水平旋转座,水平旋转座用于固定单向驱动机构,单向驱动机构的离合装置用于与旋转轴端部面接触传动,该方案进一步限定了水平旋转座的具体驱动方式,即通过离合器分别从旋转轴的两端进行动力接入。

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1、本专利技术通过探鸟雷达对鸟类的坐标进行精确定位,然后根据距离通过对焦组件进行远距离精确对焦,在获得鸟类的实时距离后,通过获得的实时距离进行对焦,具有更高的对焦效率,对焦后ai摄像头针对进入输变电工程危险区域的鸟类进行高清跟踪识别拍摄,通过雷达提供距离方位,ai摄像头针具有了远距离跟踪识别的能力,提高了对鸟类的识别观测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包括设于输变电工程区域的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云台组件(3)、视觉组件(2)以及探鸟雷达(5),所述视觉组件(2)包括AI摄像头(23),设置在AI摄像头(23)前方的对焦组件(24),其中,所述探鸟雷达(5)用于捕获鸟类动态坐标以引导云台组件(3)进行调向,并引导对焦组件(24)进行预先对焦,通过所述AI摄像头(23)识别并持续跟踪进入输变电工程区域的滨海湿地鸟类,并依据拍摄识别信息判断输变电工程对鸟类种群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组件(2)与云台组件(3)分别至少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用于对鸟类进行识别拍摄,其余组用于根据鸟类的飞行轨迹进行预先调向对焦准备,各组交替接力识别拍摄,直到鸟类远离输变电工程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组件(3)包括竖直旋转座(32)以及水平旋转座(33),其中,所述竖直旋转座(32)与水平旋转座(33)各自通过两组单向驱动机构(4)驱动,且两组单向驱动机构(4)分别负责顺/逆时针驱动,且两组单向驱动机构(4)均通过离合装置使得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单向驱动机构(4)接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驱动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1)、设置于伺服电机(41)输出端的减速器(42)、设置于减速器(42)输出端的驱动轴(43),离合装置包括滑动套接在驱动轴(43)表面的离合片(44),所述离合片(44)通过气缸(46)驱动进行离/合,气缸(46)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座(47),连接座(47)与离合片(44)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片(44)与连接座(47)的滑动面之间设置用于驱动离合片(44)旋转的限位条(45),所述离合片(44)与驱动轴(43)之间设置有用于使限位条(45)始终与离合片(44)处于紧密啮合状态的扭簧(4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旋转座(32)通过固定轴(31)旋转设置在基座(1)表面,所述竖直旋转座(32)内壁设置有内齿环(34),固定轴(31)的侧表面设置有连接臂(36),连接臂(36)的端部转动设置有彼此同轴的驱动齿轮(35)与摩擦片(37),驱动齿轮(35)与内齿环(34)啮合,摩擦片(37)用于与单向驱动机构(4)的离合装置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旋转座(32)的表面设置有支撑座(21)表面设置有连接AI摄像头(23)的旋转轴(22),所述竖直旋转座(32)的边缘还设置有水平旋转座(33),水平旋转座(33)用于固定单向驱动机构(4),单向驱动机构(4)的离合装置用于与旋转轴(22)端部面接触传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包括设于输变电工程区域的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云台组件(3)、视觉组件(2)以及探鸟雷达(5),所述视觉组件(2)包括ai摄像头(23),设置在ai摄像头(23)前方的对焦组件(24),其中,所述探鸟雷达(5)用于捕获鸟类动态坐标以引导云台组件(3)进行调向,并引导对焦组件(24)进行预先对焦,通过所述ai摄像头(23)识别并持续跟踪进入输变电工程区域的滨海湿地鸟类,并依据拍摄识别信息判断输变电工程对鸟类种群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组件(2)与云台组件(3)分别至少设置有两组,其中一组用于对鸟类进行识别拍摄,其余组用于根据鸟类的飞行轨迹进行预先调向对焦准备,各组交替接力识别拍摄,直到鸟类远离输变电工程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组件(3)包括竖直旋转座(32)以及水平旋转座(33),其中,所述竖直旋转座(32)与水平旋转座(33)各自通过两组单向驱动机构(4)驱动,且两组单向驱动机构(4)分别负责顺/逆时针驱动,且两组单向驱动机构(4)均通过离合装置使得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单向驱动机构(4)接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变电工程对滨海湿地鸟类种群格局影响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驱动机构(4)包括伺服电机(41)、设置于伺服电机(41)输出端的减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向楠楚克林李中林秦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