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628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象与水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用于对野外气候进行检测的风温信息采集单元以及用于对野外水体进行检测的水质检测单元,所述风温信息采集单元、水质检测单元均设于壳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采用便携式壳体结构使得风温信息采集单元和水质检测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设备中,方便同时对野外气候和水体进行检测;采用动力模块可以将搭载模块按压弹出,便于在野外待检测水中移动检测,采集多个数值后传输至控制器,可以扩大水质检测的取样范围,避免工作人员涉险取样;利用第一滤网、第二滤网保证了检测探头的清洁度,加强检测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象与水质检测,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环境检测中,野外的工作常常涉及到气象检测数据。在进行野外工作时,往往需要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的气象数据资料,而在现场对气象检测数据记录处理和分析保存都比较困难。现有的气象数据检测设备大多数由不锈钢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气象传感器组成,其利用电线将数据采集器与气象传感器相连接,并通过通讯线缆将数据传输到其它终端设备。这样的气象检测设备安装复杂、体积大、不便于移动,不适合用于野外气象数据的检测,同时所采集的数据存储在数据采集器中,对于数据的调动十分不便。

2、常规的气象检测设备通常不包括对水质的含藻率、ph值的检测功能,水中的叶绿素a是一种水质参数,属于水体中的生物参数,与气象检测领域的气象参数有所不同,要检测水中的叶绿素a,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水质检测设备,如多光谱仪、荧光仪或光谱仪等,这些设备使用不同的光学原理和传感器来测量水中叶绿素a的浓度。

3、然而,野外的水体通常具有一定的杂质和污染物,对没有经过除杂处理的样本进行检测容易使检测结果出现误差,从而影响工作人员对水质的判断。野外的地形环境复杂,不利于携带大型装置,尤其是对于水井、溶洞、地下水等的水质进行检测时,使用常规的水质检测笔会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且还具有探头不易回收、检测范围过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包括壳体、用于对野外气候进行检测的风温信息采集单元以及用于对野外水体进行检测的水质检测单元,所述风温信息采集单元、水质检测单元均设于壳体上;

3、所述水质检测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动力模块,活动卡接设置在动力模块上端的搭载模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搭载模块内部的抗污探头;所述壳体内底部设置有安装块;

4、所述动力模块包括通过弹簧与所述安装块连接的导向滑块,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侧面上且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滑块侧面滑动连接的限位杆,以及通过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导向滑块上端的压盘;所述导向滑块两侧与所述壳体内壁纵向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滑块侧面具有导向槽,所述限位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滑动卡接的凸块;

5、所述搭载模块包括搭载主体,套设在所述搭载主体上且通过连接绳与搭载主体连接的充气浮环,设置在所述搭载主体侧面上的水轮推进器,以及设置在搭载主体上且为所述充气浮环充气的气泵;所述气泵与充气浮环通过导气管连通;

6、所述搭载主体内部设置有搭载内壳;所述抗污探头包括设置在所述搭载内壳内腔体底部的叶绿素传感器和ph值检测探头,设置在所述搭载内壳内腔体上部的第一滤网,两个相对设置在所述搭载内壳顶部的第二滤网,设置在所述搭载主体上且用于为所述第一滤网上下移动、两个第二滤网相向或相离提供动力的制动组件,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滤网外侧壁与搭载主体内壁之间的气囊,以及若干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内底部的喷气口;所述气囊与所述喷气口通过导管、气阀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组件以两个第二滤网的接触面对称设有两个,制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搭载内壳内腔体内壁上的弧形齿板、第一力臂杆和第二力臂杆,以及设置在搭载内壳侧壁上第三力臂杆和第四力臂杆,

8、所述弧形齿板的圆心处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贯穿搭载内壳并与所述第三力臂杆一端铰接,第三力臂杆另一端与第二滤网侧面铰接,

9、转动轴另一端与第一力臂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力臂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力臂杆一端铰接,且第二力臂杆另一端与第一滤网侧面铰接,

10、第四力臂杆一端与第二滤网侧面铰接,且第四力臂杆另一端搭载内壳侧壁铰接;

11、其中一个转动轴一端与搭载主体内壁上设有的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且两个弧形齿板相互啮合传动。

12、说明:电机带动弧形齿板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力臂杆转动,使第二力臂杆摆动推动第一滤网纵向移动;弧形齿板转动带动第三力臂杆转动,利用第三力臂杆、第四力臂杆的摆动将两个第二滤网分别向两侧开启,通过这种启闭结构可以对叶绿素传感器和ph值检测探头进行保护,可以在第一滤网纵向移动的同时控制第二滤网分别向两侧开启,挤压气囊对第一滤网、第二滤网进行清洁。

1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外壁上还设置有拨杆,且壳体侧壁上具有用于所述拨杆摆动的开口,所述壳体内壁上通过扭簧杆转动设置有限位片,且所述限位片与导向槽滑动卡接。

14、说明:拨动拨杆使限位杆推动限位片,扭簧杆转动,限位杆通过导向槽后向下滑动,使得压盘弹出。

15、进一步地,所述搭载模块上、下两端的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卷线器,所述卷线器的线端与所述搭载主体表面固定连接。

16、说明:通过搭载模块上、下两端的侧壁上的液位传感器可以判断搭载模块是否完全浸入水中,保证探头与待检测水体的有效接触,利用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卷线器对搭载主体连接,便于搭载主体的快速回收。

17、进一步地,所述搭载主体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滤网顶部还设置有刮污板;所述第二滤网表面设置有带有细孔的防尘膜。

18、说明:制动组件控制第二滤网向两侧平移,通过与设置在搭载主体内侧壁刮污板的相对运动,将第二滤网表面的泥渣刮除;第二滤网闭合状态下可以使第一滤网、叶绿素传感器和ph值检测探头在搭载内壳内部防尘保存。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网底部还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叶绿素传感器和ph值检测探头进行清洁的毛刷。

20、说明:当第一滤网沿竖直方向移动时,利用毛刷与叶绿素传感器和ph值检测探头的相对运动,对叶绿素传感器和ph值检测探头进行清洁,保证叶绿素传感器和ph值检测探头的检测精准度。

21、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滤网之间以及两个第二滤网与所述搭载内壳侧壁之间均通过柔性滤网连接;所述充气浮环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收纳的自粘性层;所述自粘性层采用硅胶材质。

22、说明:通过柔性滤网连接第二滤网之间的缝隙,保证第二滤网移动时不会有污泥进入;利用自粘性层对无气状态的充气浮环进行黏贴收纳,便于将搭载主体放入压盘内。

23、进一步地,所述风温信息采集单元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控制器,以及通过可拆卸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太阳辐射传感器。

24、说明:可拆卸导线使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更加灵活,便于安装和更换传感器,由于连接方式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传感器。由于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可拆卸,维护和检修变得更加便捷。如果传感器需要维修或更换,只需拆卸导线,而不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干扰或拆卸,便于野外探测时对装置的维修调整。

25、进一步地,所述搭载内壳内腔体中还设置有液囊,所述液囊一端与所述第一力臂杆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力臂杆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滤网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用于对野外气候进行检测的风温信息采集单元(2)以及用于对野外水体进行检测的水质检测单元(3),所述风温信息采集单元(2)、水质检测单元(3)均设于壳体(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334)以两个第二滤网(333)的接触面对称设有两个,制动组件(334)包括设置在所述搭载内壳(3211)内腔体内壁上的弧形齿板(3341)、第一力臂杆(3342)和第二力臂杆(3343),以及设置在搭载内壳(3211)侧壁上第三力臂杆(3344)和第四力臂杆(33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13)外壁上还设置有拨杆(3131),且壳体(1)侧壁上具有用于所述拨杆(3131)摆动的开口,所述壳体(1)内壁上通过扭簧杆(13)转动设置有限位片(14),且所述限位片(14)与导向槽(3120)滑动卡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模块(32)上、下两端的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液位传感器(325);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卷线器(12),所述卷线器(12)的线端与所述搭载主体(321)表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主体(321)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滤网(333)顶部还设置有刮污板(337);所述第二滤网(333)表面设置有带有细孔的防尘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332)底部还设置有用于为所述叶绿素传感器和pH值检测探头(331)进行清洁的毛刷(33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滤网(333)之间以及两个第二滤网(333)与所述搭载主体(321)侧壁之间均通过柔性滤网连接;所述充气浮环(322)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收纳的自粘性层;所述自粘性层采用硅胶材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温信息采集单元(2)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控制器,以及通过可拆卸导线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太阳辐射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内壳(3211)内腔体中还设置有液囊(338),所述液囊(338)一端与所述第一力臂杆(3342)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力臂杆(3343)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滤网(332)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叶绿素传感器(331)和pH值检测探头进行冲洗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与液囊(338)连通,且液囊(338)通过单向阀及管道与搭载内壳(3211)内腔体底部设有的去离子水仓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滤网(333)之间以及两个第二滤网(333)与所述搭载主体(321)侧壁之间均通过柔性滤网连接;所述充气浮环(322)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收纳的自粘性层;所述自粘性层采用硅胶材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用于对野外气候进行检测的风温信息采集单元(2)以及用于对野外水体进行检测的水质检测单元(3),所述风温信息采集单元(2)、水质检测单元(3)均设于壳体(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组件(334)以两个第二滤网(333)的接触面对称设有两个,制动组件(334)包括设置在所述搭载内壳(3211)内腔体内壁上的弧形齿板(3341)、第一力臂杆(3342)和第二力臂杆(3343),以及设置在搭载内壳(3211)侧壁上第三力臂杆(3344)和第四力臂杆(334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13)外壁上还设置有拨杆(3131),且壳体(1)侧壁上具有用于所述拨杆(3131)摆动的开口,所述壳体(1)内壁上通过扭簧杆(13)转动设置有限位片(14),且所述限位片(14)与导向槽(3120)滑动卡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模块(32)上、下两端的侧壁上还分别设置有液位传感器(325);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卷线器(12),所述卷线器(12)的线端与所述搭载主体(321)表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野外气象与水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载主体(321)内侧壁且位于所述第二滤网(333)顶部还设置有刮污板(337);所述第二滤网(333)表面设置有带有细孔的防尘膜。

6.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皓高尚王磊黄剑波宋震郭洋万吉星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