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丝焊接立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4641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端IC封装的金丝焊接立针,主体呈长柱形带尖锥端,一端为金丝导入端,另一端为金丝键合端;金丝导入端上端为圆柱形,内有圆形腔体作为上穿丝孔,下端内有圆形腔体作为下穿丝孔,下穿丝孔的直径和深度分别小于上穿丝孔的直径和深度;上穿丝孔和下穿丝孔之间设有2个截面呈等梯形的过渡孔;键合端为不等腰锥体,其较大的一端面靠近所述金丝导入端,其较小的一端面远离金丝导入端;键合端内设有半球形腔体,一端连接下穿丝孔,一端连接柱形通孔,该柱形通孔另一端开口于所述金丝键合端另一端面,球形腔体与柱形通共同构成端口穿丝孔;所述各部位连接处均设有过渡倒角。倒角。倒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丝焊接立针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封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焊接立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数字化的脚步加快,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其中IC封装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关乎到IC芯片的质量与产量。IC封装属于高精密生产流程,键合工艺则是最为关键的步骤。键合工艺是通过球焊机来实现的,焊接立针则是球焊机最为重要的零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着IC芯片封装的质量好坏。
[0003]目前国内的焊接立针制作也较为成熟,但主要是用于低端IC的封装,高端IC封装采用的焊接立针多为进口国外产品。由于2018年美国发动的贸易战,国外焊接立针产品也被列入禁止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名单,导致我国高端IC的生产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开发生产出一种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焊接立针是当务之急,是我国芯片产业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的支点。
[0004]现有焊接立针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送丝方向不稳定,容易引线位移,导致焊接精度不稳定;容易产生弹性形变,增加立针端头磨损率,并导致焊点不良形变;立针振动能量不足,不能做高端金丝焊接;立针压力不够,降低焊接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丝焊接立针,以提高精度与稳定性。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提高精度与稳定性的焊接立针,包括呈长条柱形尖端为不等腰锥形的立针主体,该立针主体的一端为金丝导入端,另一端为金丝键合端;所述金丝导入端整体为长圆柱形;所述键合端为不等腰锥体,其较大的一端面靠近所述金丝导入端,其较小的一端面远离所述金丝导入端;所述立针主体上下部开孔,上方进丝,下方出丝;下部开孔出丝处为焊接发生点。
[0008]所述立针主体的上端开设有呈柱形的上穿丝孔A,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上穿丝孔A同轴且呈柱形的下穿丝孔B,所述下穿丝孔B的直径和深度分别小于上穿丝孔A的直径和深度,所述立针主体内还开设有连接所述上穿丝孔A和下穿丝孔B,鼓形过渡孔021与截面呈等梯形的过渡孔022,所述鼓形过渡孔021长直径的一端与上穿丝孔A位于立针内的一端相连、短直径的一端与与过渡孔022直径大的一端相连,所述过渡孔022短直径一端与下穿丝孔B上端相连,所述鼓形过渡孔021的短直径大于所述过渡孔022的长直径,所述鼓形过渡孔021与过渡孔022的腰线延长夹角为R1,R1的范围为10
°
≤R1≤90
°
,本段所述各部位连接处均设有过渡倒角R

n,R

n的范围为1
°
≤R

n≤15
°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丝导入端内依次设置四种不同孔径和深度的孔,所述上穿丝孔A是所有空中深径比最大的,便于人工送丝进入立针;所述两个过渡孔一端大一端小,便于引导金丝进入所述下穿丝孔B;所述过渡孔设置为两个过渡,是进一步平衡送丝顺
畅与精度控制;所述鼓形过渡孔的圆滑腰线,有利于金线的适当展开,且利于顺滑送丝;所述下穿丝孔B的直径小于所述上穿丝孔A的直径,便于控制金丝抖动幅度,提高精度;所述过渡倒角既能帮助中顺滑送丝又能在工作中提
[0010]供张力的同时降低金丝被绷断的机率。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金丝键合端内部设有半球形腔体,该半球形腔体一端连接柱形通孔,该柱形通孔另一端开口于金丝键合端面,所述半球形腔体与柱形通孔共同构成焊接端穿丝孔C;所述半球形腔体一端与上述下穿丝孔B相连接,一端与所述柱形通孔相连接;本段所述各部位连接处均设有过渡倒角R

n,R

n的范围为1
°
≤R

n≤15
°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柱形通孔直径小于所述下穿丝孔B,进一步控制金丝抖动幅度,提高精度;普通立针的下穿丝孔是开口于立针某个端面,金丝是穿出立针到外部,再进入焊接端穿丝孔,一方面增加人工穿丝的工序与难度,一方面增加金丝被外力破坏的风险;本技术方案增加半球形腔体,能够提供足够的金丝抖动空间,半球的造形可以保证金丝自然过渡到柱形通孔中,让穿丝顺利进行;所述半球形腔体与柱形通孔连接处对金丝有支撑作用,形成张力,提高金线在焊接过程中的稳定度,以及承受瞬间的能量冲击度;立针加大压力时,不会扰动金丝而产生位移或扯断,从而提升焊接压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
[0016]01:立针主体;
[0017]02:金丝导入端;
[0018]03:金丝键合端
[0019]A:上穿丝孔A;
[0020]B:下穿丝孔B;
[0021]C:焊接端穿丝孔C;
[0022]021:过渡孔1
[0023]021:过渡孔1
[0024]031:半球形腔体;
[0025]032:柱形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提高精度与稳定性的焊接立针,包括呈长条形尖端为不等腰锥形的立针主体01,该立针主体01的一端为金丝导入端02,另一端为金丝键合端03;所述金丝导入端02整体为长圆柱形;所述键合端03为不等腰锥体,其较大的一端面靠近所述金丝导入端02,其较小的一端面远离所述金丝导入端02;所述立针主体01上下部开孔,上方进丝,下方出丝;下部开孔出丝处为焊接发生点。
[0029]所述立针主体01的上端开设有呈柱形的上穿丝孔A,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上穿丝孔A同轴且呈柱形的下穿丝孔B,所述下穿丝孔B的直径和深度分别小于上穿丝孔A的直径和深度,所述立针主体内还开设有连接所述上穿丝孔A和下穿丝孔B,鼓形过渡孔021与截面呈等梯形的过渡孔022,所述鼓形过渡孔021长直径的一端与上穿丝孔A位于立针内的一端相连、短直径的一端与与过渡孔022直径大的一端相连,所述过渡孔022短直径一端与下穿丝孔B上端相连,所述鼓形过渡孔021的短直径大于所述过渡孔022的长直径,所述鼓形过渡孔021与过渡孔022的腰线延长夹角为R1,R1的范围为10
°
≤R1≤90
°
,本段所述各部位连接处均设有过渡倒角R

n,R

n的范围为0.5
°
≤R

n≤5
°
,所述金丝键合端03内部设有半球形腔体031,该半球形腔体031一端连接柱形通孔032,该柱形通孔032另一端开口于金丝键合端面,所述半球形腔体031与柱形通孔032共同构成焊接端穿丝孔C;所述半球形腔体031一端与上述下穿丝孔B相连接,一端与所述柱形通孔032相连接;本段所述各部位连接处均设有过渡倒角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丝焊接立针,其特征在于,主体呈长条柱形尖端为不等腰锥形,主体的一端为金丝导入端,另一端为金丝键合端;所述金丝导入端整体为长圆柱形;所述键合端为不等腰锥体,其较大的一端面靠近所述金丝导入端,其较小的一端面远离所述金丝导入端;所述立针主体上下部开孔,上方进丝,下方出丝;下部开孔出丝处为焊接发生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金丝导入端,其特征在于,主体内还开设有连接所述上穿丝孔和下穿丝孔,截面呈等梯形的2个过渡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过渡孔,其特征在于,一个较大,一个较小;较大的为鼓形,较小的为等腰锥台形;所述较大过渡孔长直径的一端与上穿丝孔于立针内的一端相连、短直径的一端与与所述小过渡孔直径大的一端相连,所述小过渡孔短直径一端与下穿丝孔上端相连,所述大过渡孔的短直径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汉明熊云峰艾育荣
申请(专利权)人:安能广州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