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流量阀组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244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主启动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流量阀组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气动球阀、第二气动球阀,第一气动球阀顶面固定安装有盖板,盖板底面与第二气动球阀顶面固定连接,盖板表面正对开有孔槽,第一气动球阀、第二气动球阀顶面均固定安装有阀门开关,盖板顶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筒,定位筒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盖板顶面正对第一行程开关固定安装有第二行程开关;盖板顶面螺纹连接有丝杆,丝杆外周螺纹连接有锁紧板,丝杆端部穿过锁紧板且固定连接有手轮,锁紧板表面正对阀门开关开有限位槽,锁紧板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触棒,盖板顶面固定安装有限位轴,限位轴端部穿过锁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工作人员控制空气流量,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保设备运行的稳定。保设备运行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流量阀组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主启动阀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流量阀组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船用柴油机大多采用压燃式点火方式,柴油机喷油点火需要有一定的起动转速,通常采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将空气压力作用于活塞上,由连杆带动曲轴获得一定的起动转速,因此空气起动管路系统是船用柴油机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主起动阀即为空气起动总管路上的开关阀。
[0003]目前船用柴油机主起动阀常用的结构为球阀结构,通过气动执行机构带动球阀阀杆,从而控制起动空气的关闭,由此控制压缩空气流量就尤为重要,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一种空气流量阀组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流量阀组调节装置,用以解决现有主起动阀控制压缩空气流量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空气流量阀组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气动球阀、第二气动球阀,所述第一气动球阀顶面固定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底面与第二气动球阀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表面正对开有孔槽,所述第一气动球阀、第二气动球阀顶面均固定安装有阀门开关,所述阀门开关位于孔槽内侧,所述盖板顶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盖板顶面正对第一行程开关固定安装有第二行程开关;
[0007]所述盖板顶面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周螺纹连接有锁紧板,所述丝杆端部穿过锁紧板且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锁紧板表面正对阀门开关开有限位槽,所述锁紧板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触棒,所述盖板顶面固定安装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端部穿过锁紧板。
[0008]这样,当需要向柴油发动机输送压缩空气时,旋转手轮,带动丝杆转动,与丝杆螺纹连接的锁紧板开始下降,待锁紧板与盖板贴合,阀门开关位于限位槽内侧,无法随意转动,触棒接触第二行程开关,使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同理,当压缩空气充入量足够时,再次旋转手轮带动丝杆转动,锁紧板开始上升,待锁紧板上升到限位轴顶部后,阀门开关脱离限位槽的限制,触棒接触第一行程开关,使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切断空气,由此便于工作人员控制空气流量,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气动球阀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中间块以及壳体,所述第二气动球阀与中间块、壳体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管路与中间块、壳体连通处固定安装有密封垫片,由此能够密封输送压缩空气的通道,避免压缩空气泄漏,压力失衡。
[0010]进一步,所述壳体内侧固定安装有微调阀,由此能够辅助调节旁路的空气流量。
[0011]进一步,所述壳体外侧固定安装有止回阀,由此能够避免空气回流。
[0012]进一步,所述丝杆外周套接有压簧,由此能够辅助丝杆承担轴向压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空气流量阀组调节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空气流量阀组调节装置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空气流量阀组调节装置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空气流量阀组调节装置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
[0018]第一气动球阀1、盖板101、孔槽102、阀门开关103、定位筒104、第一行程开关105、第二行程开关106、第二气动球阀2、丝杆201、锁紧板202、手轮203、限位槽204、触棒205、限位轴206、中间块301、壳体302、管路303、密封垫片304、微调阀4、止回阀5、压簧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0]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空气流量阀组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气动球阀1、第二气动球阀2,第一气动球阀1顶面固定安装有盖板101,盖板101底面与第二气动球阀2顶面固定连接,盖板101表面正对开有孔槽102,第一气动球阀1、第二气动球阀2顶面均固定安装有阀门开关103,阀门开关103位于孔槽102内侧,盖板101顶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筒104,定位筒104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105,盖板101顶面正对第一行程开关105固定安装有第二行程开关106;
[0023]盖板101顶面螺纹连接有丝杆201,丝杆201外周螺纹连接有锁紧板202,丝杆201端部穿过锁紧板202且固定连接有手轮203,锁紧板202表面正对阀门开关103开有限位槽204,锁紧板202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触棒205,盖板101顶面固定安装有限位轴206,限位轴206端部穿过锁紧板202。
[0024]这样,当需要向柴油发动机输送压缩空气时,旋转手轮203,带动丝杆201转动,与丝杆201螺纹连接的锁紧板202开始下降,待锁紧板202与盖板101贴合,阀门开关103位于限位槽204内侧,无法随意转动,触棒205接触第二行程开关106,使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同理,当压缩空气充入量足够时,再次旋转手轮203带动丝杆201转动,锁紧板202开始上升,待锁紧板202上升到限位轴206顶部后,阀门开关103脱离限位槽204的限制,触棒205接触第一行程开关105,使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切断空气,由此便于工作人员控制空气流量,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
[0025]第一气动球阀1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中间块301以及壳体302,第二气动球阀2与中间块301、壳体302之间通过管路303连通,管路303与中间块301、壳体302连通处固定安装有密封垫片304,由此能够密封输送压缩空气的通道,避免压缩空气泄漏,压力失衡。
[0026]壳体302内侧固定安装有微调阀4,由此能够辅助调节旁路的空气流量。
[0027]壳体302外侧固定安装有止回阀5,由此能够避免空气回流。
[0028]丝杆201外周套接有压簧6,由此能够辅助丝杆201承担轴向压力。
[0029]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技术所属
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流量阀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动球阀(1)、第二气动球阀(2),所述第一气动球阀(1)顶面固定安装有盖板(101),所述盖板(101)底面与第二气动球阀(2)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盖板(101)表面正对开有孔槽(102),所述第一气动球阀(1)、第二气动球阀(2)顶面均固定安装有阀门开关(103),所述阀门开关(103)位于孔槽(102)内侧,所述盖板(101)顶面固定安装有定位筒(104),所述定位筒(104)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行程开关(105),所述盖板(101)顶面正对第一行程开关(105)固定安装有第二行程开关(106);所述盖板(101)顶面螺纹连接有丝杆(201),所述丝杆(201)外周螺纹连接有锁紧板(202),所述丝杆(201)端部穿过锁紧板(202)且固定连接有手轮(203),所述锁紧板(202)表面正对阀门开关(103)开有限位槽(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祥梁宏喜马瑞红于昕海曹颖刘恩瑞王立祥余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重工重庆西南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