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用界面粘结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2279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路用界面粘结料及其制备方法,属道路建筑材料的制造技术领域,包括聚合物改性沥青,岩沥青,增粘补强树脂,偶联剂等,各组分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分别为:聚合物改性沥青83~96%,岩沥青2~10%,增粘补强树脂1~6%,偶联剂0.2~1.0%,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其制备方法为:将液态聚合物改性沥青输入带有加热装置的制备罐内,控制温度在170~185℃,开动搅拌器,缓缓投入岩沥青并相继投入偶联剂和增粘补强树脂,然后持续搅拌20~40min,使之充分融混并反应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设计合理,能有效提高界面粘结料与水泥混凝土表面粘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道路建筑材料 的制造

技术介绍
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了大批跨江、跨海大桥和城市 高架桥的建设。其中,极大部分为下层水泥混凝土作桥面、上层沥青 混凝土作铺装层的路面。有关研究和使用实践表明,铺装层和桥面的 结合是否牢固,是决定铺装层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目前的桥梁施工中,为增强铺装层与桥面的粘结能力,通常采用乳化沥青粘结剂、SBS 改性沥青、环氧沥青等作为铺装层与桥面之间的粘结层,但效果均不 够理想。主要原因是粘结层内部的粘度不高,与水泥混凝土桥面的粘 附性不良,导致在高温环境条件和车辆荷载作用下,因抗剪切能力不 足而使铺装层在界面上发生水平推移;因抗拉拔能力不足而使铺装层 在界面上发生竖向脱层。路面往往因此而形成早期病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方设计合理,能有效提高界面粘结料 与水泥混凝土表面粘结强度的路用界面粘结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路用界面粘结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改性沥 青,岩沥青,增粘补强树脂,偶联剂等,各组分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 计分别为聚合物改性沥青83 96%,岩沥青2 10%,增粘补强树3月旨1 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用界面粘结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改性沥青,岩沥青,增粘补强树脂,偶联剂,各组分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分别为:聚合物改性沥青83~96%,岩沥青2~10%,增粘补强树脂1~6%,偶联剂0.2~1.0%,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江裘伯钢金海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兰亭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