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篷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081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篷布,属于货物保温技术领域;包括底布、侧布和前挡片,底布、侧布以及前挡片内设置有保温层,侧布包括相对设置于底布两侧边的第一侧布和第二侧布,前挡片与第一侧布以及第二侧布相邻设置;第一侧布和/或第二侧布包含若干侧布帘,相邻侧布帘之间可分离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侧布采用模块化结构,以若干侧布帘的形式与车架固定,装卸货物时,可以灵活根据装卸需要打开对应位置的侧布帘,无需将整个侧布完全放下,降低了施工难度,减少了装卸的工作量,满足运输市场高效率的需求;同时也能够避免非必要磨损,延长保温篷布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篷布


[0001]本技术涉及货物保温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保温篷布。

技术介绍

[0002]在货物的运输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夏天温度过高,导致货物严重缩水或腐烂,冬天温度过低,货物容易冻裂损坏,这些无疑加大了物品运输的难度。尤其是很多新鲜蔬果都是利用大挂车,由生产地直接运输到各个地区,供人们食用。草毡作为传统的覆盖物,已不能满足运输市场的需求。车用棉被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车用棉被透气、吸湿、保暖,是专门为货车量身定做的一种棉被,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到来,人们总是会为自己的货车盖上货车棉被,避免货车及货物冻坏。
[0003]不过车用棉被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其采用缝合方法制成,内部保温棉透气且吸水率高,防潮性能差,遇雨雪天气时,水容易渗进里面,保温被整体重量过大,易压坏被保温货物。使用后的车用棉被,在收卷保存之前需要大的场地晾晒,只有完全晒干后才能保存以供下次使用。另外,车用棉被的收放操作不便,工作量较大,多采用机械卷动作,因其强度较差,几经机械卷放碾压易破损,使用寿命较短。
[0004]现有技术中也有类似于车用棉被一类保温篷布的改进,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5792387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隔热保温篷布,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一侧贴合连接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远离保温层的一面连接有外布层,所述保温层远离隔热层的一面连接有内布层;所述隔热层采用铝箔;所述保温层和隔热层粘接固定,所述隔热层远离保温层的表面形成有压纹。该专利的篷布具有一定的隔热和保温性能。
>[0005]但是上述的方案中,是由一整块篷布构成保温篷布,其覆盖施工工程十分繁杂与不便。因此,现亟需一种便于货物装卸、可以快速收放且保温效果好的保温装置,以满足高效率运输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车用保温设施操作繁琐,不便于货物装卸且保温性能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保温篷布,本方案通过对保温篷布结构的改进,使保温篷布易于货物装卸、收放快捷,并且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
[0008]2.技术方案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0]本技术的一种保温篷布,包括底布、侧布和前挡片,所述底布、所述侧布以及所述前挡片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侧布包括相对设置于底布两侧边的第一侧布和第二侧布,所述前挡片与所述第一侧布以及第二侧布相邻设置;所述第一侧布和/或所述第二侧布包含若干侧布帘,相邻所述侧布帘之间可分离设置。
[0011]优选地,相邻所述侧布帘之间设置有侧连接件,所述侧连接件用于相邻所述侧布
帘的结合与分离。
[0012]优选地,所述侧连接件为粘扣带,或拉链,或磁吸,或绑绳。
[0013]优选地,所述侧布顶侧设置有侧顶固定件,所述侧顶固定件用于将侧布顶侧固定至车架上。
[0014]优选地,所述侧布上相对于设置侧顶固定件的另一侧与所述底布之间固定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前挡片顶侧设置有片顶固定件,所述片顶固定件用于将前挡片顶侧与车架固定。
[0016]优选地,所述前挡片上相对于设置片顶固定件的另一侧与所述底布之间固定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侧顶固定件和/或片顶固定件为固定孔和/或固定环和/或固定带。
[0018]优选地,所述底布和/或所述侧布和/或所述前挡片包括第一布层和第二布层,所述第一布层与第二布层之间设置所述保温层;所述第二布层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布层的面积,所述第二布层的边缘处设置有围边,所述围边用于对所述第一布层进行包边。
[0019]优选地,所述保温层为珍珠棉层。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一布层与所述保温层以及所述第二布层缝合连接。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布层和/或第二布层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2个层面中至少1个层面设置有淋膜层。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一布层和/或第二布层中包括PE篷布和/或PVC篷布。
[0023]优选地,所述底布的尺寸范围为长4m~18m,宽2m~4m;和/或所述侧布的尺寸范围为长4m~18m,高1.4m~2.7m。
[0024]3.有益效果
[0025]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1)本技术中保温篷布的侧布采用模块化结构,以若干侧布帘的形式与车架固定,装卸货物时,可以灵活根据装卸需要打开对应位置的侧布帘,相邻侧布帘之间采用可重复使用的侧连接件,不需要将整个侧布完全放下。一方面减少了装卸的工作量,满足运输市场高效率的需求;同时也能够避免非必要磨损,延长保温篷布的使用寿命。
[0027](2)本技术的保温篷布包括底布、侧布和前挡片,底布、侧布以及前挡片内设置有保温层,侧布包括相对设置于底布两侧边的第一侧布和第二侧布,前挡片与第一侧布以及第二侧布相邻设置;第一侧布和/或第二侧布包含若干侧布帘,相邻侧布帘之间可分离设置。通过以上设置,保温篷布的保存更为简便,首先将两侧的侧布向内对折与底布贴合,再从底布尾部向前挡片方向卷动,即可轻松收揽起整个保温篷布,大幅度缩短了保温篷布的收纳时间。
[0028](3)本技术的保温篷布通过侧顶固定件以及片顶固定件的设置,使得保温篷布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与车架连接的稳固性,降低保温篷布与车架之间的磨损,提升保温篷布的防风性能。
[0029](4)本技术中保温篷布采用珍珠棉以及PE/PVC篷布结合的形式,以实现对货物的保温效果。其中,PE/PVC篷布起到两面防水的作用,珍珠棉具有隔绝空气、隔水防潮以及保温的性能,二者结合能够对货物进行长时间的保温。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保温篷布使用参考图Ⅰ;
[0031]图2为保温篷布使用参考图Ⅱ;
[0032]图3为保温篷布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保温篷布收卷过程示意图;
[0034]图5为保温篷布收卷后示意图;
[0035]图6为保温篷布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6]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0037]110、底布;111、第一布层;112、第二布层;113、保温层;
[0038]120、侧布;121、第一侧布;122、第二侧布;123、侧顶固定件;124、侧连接件;
[0039]130、前挡片;131、片顶固定件;
[0040]200、车;201、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42]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篷布,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布(110)、侧布(120)和前挡片(130),所述底布(110)、所述侧布(120)以及所述前挡片(130)内设置有保温层(113),所述侧布(120)包括相对设置于底布(110)两侧边的第一侧布(121)和第二侧布(122),所述前挡片(130)与所述第一侧布(121)以及第二侧布(122)相邻设置;所述第一侧布(121)和/或所述第二侧布(122)包含若干侧布帘,相邻所述侧布帘之间可分离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篷布,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侧布帘之间设置有侧连接件(124),所述侧连接件(124)用于相邻所述侧布帘的结合与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连接件(124)为粘扣带,或拉链,或磁吸,或绑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布(120)顶侧设置有侧顶固定件(123),所述侧顶固定件(123)用于将侧布(120)顶侧固定至车架(20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温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布(120)上相对于设置侧顶固定件(123)的另一侧与所述底布(110)之间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保温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片(130)顶侧设置有片顶固定件(131),所述片顶固定件(131)用于将前挡片(130)顶侧与车架(201)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保温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片(130)上相对于设置片顶固定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超香洪重建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雨虹篷布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