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9800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方法。含水污泥由第一泵输送至脱水塔顶部进入脱水塔,溶剂罐内溶剂通过第二泵输送至脱水塔底部进入脱水塔,在脱水塔内污泥脱水后由塔底部排出,再由第三泵输送到压滤机内压滤脱去溶剂,压滤脱除的溶剂返回至溶剂罐循环使用,压滤后的滤饼进入干燥塔,干污泥从干燥塔底部排出,溶剂蒸汽从干燥塔顶部排出经冷凝后返回到溶剂罐循环使用;从脱水塔顶部出来的是水和溶剂,进入到溶剂再生塔,废水从溶剂再生塔底部排出,溶剂从溶剂再生塔顶部排出经冷凝后返回到溶剂罐循环使用。可以将污泥中的水分脱除至30%(质量百分比)以下,达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目的,同时采用易挥发溶剂可以减小热能的需要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的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污泥是由各种工业废水和市政生活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水率 很高的絮状泥粒,它实际上是由污水中的悬浮物,微生物及所吸附的有机物以 及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物所形成的聚集体。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 农村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污泥的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污泥的安全处理 处置已成为我国当前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是污泥处理处置的发展方向。而污 泥的减量化(即将污泥脱水减少体积)是关键技术。现有减量化技术1.污泥 干化法,是通过蒸发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脱水,分为自然蒸发法和热能干燥法。 2.机械脱水法有真空过滤法,脱水后的污泥的含水率约为80%;加压过滤法,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70 85%;离心分离法,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70-85%,离 心分离法的优点是容易操作,比真空过滤法和加压过滤法节省运行费用,但分 离液中仍有50~60%的悬浮物,会给后续处理造成一定困难。污泥减量化技术中,自然蒸发法需要大的场地和良好的自然条件;热能干 燥法耗能高;机械脱水法含水率仍然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的方法,将污泥的水分降至30%以 下,解决了污泥减量化的关键技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的工艺流程为含水污泥由第一泵输送至脱水塔顶部进入脱水塔, 溶剂罐内溶剂通过第二泵输送至脱水塔底部进入脱水塔,在脱水塔内污泥脱水 后由塔底部排出,再由第三泵输送到压滤机内压滤脱去溶剂,压滤脱除的溶剂 返回至溶剂罐循环使用,压滤后的滤饼进入干燥塔,干污泥从干燥塔底部排出, 溶剂蒸汽从干燥塔顶部排出经冷凝后返回到溶剂罐循环使用;从脱水塔顶部出 来的是水和溶剂,进入到溶剂再生塔,废水从溶剂再生塔底部排出,溶剂从溶 剂再生塔顶部排出经冷凝后返回到溶剂罐循环使用。所述的溶剂罐内溶剂为丙酮、甲乙酮、丁酮、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可以将污泥中的水分脱除至30%以下,达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目的,同 时采用易挥发溶剂可以减小热能的需要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附图是污泥深度脱水工艺流程图。图中1、第一泵,2、溶剂罐,3、第二泵,4、脱水塔,5、第三泵,6、 压滤机,7、干燥塔,8、溶剂再生塔。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含水污泥由第一泵1输送至脱水塔4顶部进入脱水塔4, 溶剂罐2内溶剂通过第二泵3输送至脱水塔4底部进入脱水塔4,在脱水塔4内 污泥脱水后由塔底部排出,再由第三泵5输送到压滤机6内压滤脱去溶剂,压 滤脱除的溶剂返回至溶剂罐2循环使用,压滤后的滤饼进入干燥塔7,干污泥从 干燥塔7底部排出,溶剂蒸汽从干燥塔7顶部排出经冷凝后返回到溶剂罐2循 环使用;从脱水塔4顶部出来的是水和溶剂,进入到溶剂再生塔8,废水从溶剂 再生塔8底部排出,溶剂从溶剂再生塔8顶部排出经冷凝后返回到溶剂罐2循 环使用。所述的溶剂罐内溶剂为丙酮、甲乙酮、丁酮、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 实施例l:(文中浓度均指质量百分比)含水80%的市政污泥以1吨/小时由泵1输送至脱水塔4顶部进入脱水塔4, 溶剂罐2内含丙酮98%的溶剂以1吨/小时由泵3输送至脱水塔4底部进入脱水 塔4,在脱水塔4内污泥脱水后由塔底部以0.92吨/小时质量流率排出(其中含 丙酮76.1%,水2.2%,污泥21.7%),再由泵5输送到压滤机6内压滤脱去丙 酮(流率0.61吨/小时,含丙酮98%,水2%),压滤脱除的丙酮返回至溶剂罐2 循环使用,压滤后的滤饼(流率0.31吨/小时,含丙酮32%,水3%,污泥65 %)进入千燥塔7,干污泥(流率0.21吨/小时,含水5。Z,污泥95%)从干燥 塔7底部排出,丙酮蒸汽(流率O. l吨/小时)从干燥塔7顶部排出经冷凝后返 回到溶剂罐2循环使用;从脱水塔4顶部出来的是水和丙酮(流率1.08吨/小时, 含丙酮26%,水74%),进入到溶剂再生塔8,废水从溶剂再生塔8底部排出(流 率0.8吨/小时),丙酮从溶剂再生塔8顶部排出(流率0.28吨/小时)经冷凝后 返回到溶剂罐2循环使用。实施例2:含水85%的印染污泥以1.5吨/小时由泵1输送至脱水塔4顶部进入脱水塔4,溶剂罐2内含甲醇99%的溶剂以1.5吨/小时由泵3输送至脱水塔4底部进入脱 水塔4,在脱水塔4内污泥脱水后由塔底部以1.408吨/小时质量流率排出(其中 含甲醇80.3%,水3.8%,污泥15.9%),再由泵5输送到压滤机6内压滤脱去 甲醇(流率0.99吨/小时,含甲醇99%,水1%),压滤脱除的甲醇返回至溶剂 罐2循环使用,压滤后的滤饼(流率0.34卩屯/小时,含甲醇29.4%,水2.9%, 污泥67.7%)进入干燥塔7,干污泥(流率0.268吨/小时,含水16%,污泥84 %)从干燥塔7底部排出,甲醇蒸汽(流率O. 15吨/小时)从干燥塔7顶部排出 经冷凝后返回到溶剂罐2循环使用;从脱水塔4顶部出来的是水和甲醇(流率 1.592吨/小时,含甲醇22.3%,水77.7%),进入到溶剂再生塔8,废水从溶剂 再生塔8底部排出(流率1.237吨/小时),甲醇从溶剂再生塔8顶部排出(流率 0.355吨/小时)经冷凝后返回到溶剂罐2循环使用。 实施例3:含水82%的造纸污泥以1.2吨/小时由泵1输送至脱水塔4顶部进入脱水塔4 , 溶剂罐2内含乙醇95%的溶剂以1.2吨/小时由泵3输送至脱水塔4底部进入脱 水塔4,在脱水塔4内污泥脱水后由塔底部以1.3吨/小时质量流率排出(其中含 乙醇72.3%,水11.1%,污泥16.6%),再由泵5输送到压滤机6内压滤脱去乙 醇(流率0.82吨/小时,含乙醇94%,水6%),压滤脱除的乙醇返回至溶剂罐2 循环使用,压滤后的滤饼(流率0.48吨/小时,含乙醇35.4%,水19.6%,污泥 45%)进入干燥塔7,干污泥(流率0.3吨/小时,含水28%,污泥72%)从干 燥塔7底部排出,乙醇蒸汽(流率O. 18吨/小时,含乙醇94.4%, 7jC5.6%)从 干燥塔7顶部排出经冷凝后返回到溶剂罐2循环使用;从脱水塔4顶部出来的 是水和乙醇(流率1.1吨/小时,含乙醇18.2%,水81.8%),进入到溶剂再生塔 8,废水从溶剂再生塔8底部排出(流率0.89吨/小时),乙醇从溶剂再生塔8顶 部排出(流率0.21吨/小时,含乙醇95%,水5%)经冷凝后返回到溶剂罐2循 环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工艺流程为含水污泥由第一泵输送至脱水塔顶部进入脱水塔,溶剂罐内溶剂通过第二泵输送至脱水塔底部进入脱水塔,在脱水塔内污泥脱水后由塔底部排出,再由第三泵输送到压滤机内压滤脱去溶剂,压滤脱除的溶剂返回至溶剂罐循环使用,压滤后的滤饼进入干燥塔,干污泥从干燥塔底部排出,溶剂蒸汽从干燥塔顶部排出经冷凝后返回到溶剂罐循环使用;从脱水塔顶部出来的是水和溶剂,进入到溶剂再生塔,废水从溶剂再生塔底部排出,溶剂从溶剂再生塔顶部排出经冷凝后返回到溶剂罐循环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深度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工艺流程为含水污泥由第一泵输送至脱水塔顶部进入脱水塔,溶剂罐内溶剂通过第二泵输送至脱水塔底部进入脱水塔,在脱水塔内污泥脱水后由塔底部排出,再由第三泵输送到压滤机内压滤脱去溶剂,压滤脱除的溶剂返回至溶剂罐循环使用,压滤后的滤饼进入干燥塔,干污泥从干燥塔底部排出,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碎飞窦梅王慰王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