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盘换挡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978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绞盘换挡离合器,包括壳体(1)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离合凸轮齿轴(3),离合凸轮齿轴(3)内穿接有换挡凸轮轴(4)和换挡离合轴(5),所述离合凸轮齿轴(3)和换挡凸轮轴(4)上的凸轮曲面顺序联动拟合,所述离合凸轮齿轴(3)与壳体(1)之间设有离合复位弹簧(31),所述换挡凸轮轴(4)与壳体(1)之间设有换挡复位弹簧(41),所述换挡离合轴(5)上设有在凸轮曲面上滑动的定位部件,所述手柄(2)固定连接换挡离合轴(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绞盘用换挡离合器。
技术介绍
绞盘种类很多,有各类休闲越野车船用绞盘、各类特种工程作业绞盘、各 种军队特种用途绞盘及其它各行业专用绞盘等,广泛应用于休闲越野、工程救 援、冶金、勘探、林牧渔业及石油、矿产开采等,其中休闲越野是绞盘主要市 场。目前国内外绞盘通常由马达(电机、液压马达、气动马达等)、滚筒刹车、减 速器、离合器、控制器、钢丝绳及一些相应附件等几大部分组成,基本能够满 足各种工况的要求,但不能适应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及工况技术的要求,越来 越多的用户对绞盘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休闲越野绞盘主要应用市场上,往 往绞盘的动力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样解决绞盘速度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得绞盘减速器具有速度挡位。国际上目前仅有美国Milker(美军小型越野车绞盘 制造商)及德国Rotzer(全世界各国军用绞盘装备制造商)两公司为军方配备的双 速绞盘具有类似功能,德国公司双速绞盘只有高与低速挡,没有离合器,不具 有人工自由放绳功能;美军双速绞盘离合器与换挡手柄置于绞盘减速器两个不 同的位置,必须两个手柄配合使用才能得到高速;在高速挡工作时,离合器必 须在脱开位置,如果将挡位置于高速而离合不脱开绞盘减速器是锁定状态,操 作不当,很容易造成减速器或系统损坏。绞盘的(体积)重量与绞盘的拉力比是一个绞盘的重要指标,在各种小型机车 及越野救援作业时尤为重要。目前国际上生产的5000磅(两吨以下)绞盘,其比 值最高达到400倍,5000磅至12000磅绞盘其比值最高达到150倍,10000磅 至20000磅绞盘的比值达到100倍以上。以其这样小的体积与重量要求,要作 到绞盘即具有离合人工放绳功能,同时还需要减速挡位切换,并且绞盘的承载 能力还必须保证标准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Milker采取的方式是 去掉了绞盘的刹车功能,将绞盘作成了一级减速,而高速挡采取由马达自接驱 动滚筒,显然这样的方案其绞盘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救援作业,同时其双速功能采用另外一个换挡手柄,并且要与离合手柄配合使用,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绞盘换挡离合器,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绞盘在换挡和 离合操作时需要换挡手柄和离合手柄同时配合使用,不仅操作不便且操作不当 很容易造成减速器或系统损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绞盘换挡离合器,包 括壳体和手柄,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离合凸轮齿轴,离合凸轮齿轴内穿接 有换挡凸轮轴和换挡离合轴,离合凸轮齿轴和换挡凸轮轴上的凸轮曲面顺序联 动拟合,离合凸轮齿轴与壳体之间设有离合复位弹簧,换挡凸轮轴与壳体之间 设有换挡复位弹簧,换挡离合轴上设有在凸轮曲面上滑动的定位部件,手柄固 定连接换挡离合轴。进一步,定位部件采用定位销,定位销底部固定连接在换挡离合轴内,定 位销顶部高出换挡离合器外壁形成凸起,定位销的凸起部分抵住离合凸轮齿轴 和换挡凸轮轴的凸轮曲面上滑动,定位销底部固定于换挡离合轴内,且定位销 的运动过程与其本身相互垂直,不易使定位销产生滑动,工作可靠。进一步,离合凸轮齿轴上设有凸轮曲面i,换挡凸轮轴上设有凸轮曲面n, 换挡凸轮轴上还设有与凸轮曲面n相接的圆环曲面,圆环曲面与凸轮曲面i的 位置对应,当定位销在离合凸轮齿轴的凸轮曲面1滑动的同时其在换挡凸轮轴 上的圆环曲面滑动,实现离合,当定位销在换挡凸轮轴的凸轮曲面II滑动时实 现换挡,离合和换挡过程合二为一,操作简便可靠,结构紧凑。优选的,凸轮曲面i、凸轮曲面n和圆环曲面均为i/4圆弧,各曲面制造简 便,手柄转动弧度小。优选的,离合凸轮齿轴设有环状卡槽,离合复位弹簧一端穿入环状卡槽内 抵住槽底,离合复位弹簧另一端抵住壳体内壁,离合复位弹簧嵌入环状卡槽中, 可以防止离合复位弹簧发生径向形变、发生移位而影响换挡变速器的正常工作。更进一步,换挡凸轮轴内壁设有一径向阶梯,换挡复位弹簧一端抵住径向 阶梯底部,换挡复位弹簧另一端抵住壳体内壁,当换挡凸轮轴和换挡离合器装 配完成时,换挡复位弹簧相当于嵌入径向阶梯和换挡离合轴外壁形成的卡槽中, 同样可以防止换挡复位弹簧发生径向形变、发生移位,保证换挡变速器的正常4工作。进一步,换挡凸轮轴端部设有平面轴承,当换挡离合器与减速器装配后, 可以减小换挡锁定板与换挡凸轮轴之间的摩擦,保证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进一步,手柄通过沉头螺钉固定连接换挡离合轴,保证手柄与换挡离合轴 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固定可靠。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操作简便,工作可靠,本绞盘换挡离合 器在不减少绞盘的功能,也不降低绞盘的重量拉力比的情况下,增加双速功能, 离合与换挡合二为一,即换挡与离合共用一个操作手柄,减速器结构将换挡离 合组件产生的两个动作与减速器有机结合起来,并且各挡位切换时减速器各相 关齿轮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进行分离与啮合使得减速器产生一个大减速比工 位, 一个空挡位, 一个小减速比工位,使得在换挡离合操作时只需将操作手柄 置于相应的高速挡,空挡或低速挡位置,绞盘减速器齿轮将自动进行分离与啮 合,操作极其方便可靠,结构紧凑,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可推广应用到各种 绞盘减速器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绞盘换挡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离合凸轮齿轴的结构示意图3为离合凸轮齿轴的剖视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换挡凸轮轴的结构示意图5为换挡凸轮轴的主视图6为图5的俯视图7为图6的俯视图8为换挡离合器结合减速器的爆炸图9为减速器中太阳轮的结构示意图IO为减速器中离合齿圈的结构示意图11为减速器中输出级行星轮的结构示意图12为减速器中输入级行星轮的结构示意图13为换挡离合器手柄的三种状态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手柄处于状态I低速挡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绞盘换挡离合器,包括壳体1和手柄2,壳体 1内设有离合凸轮齿轴3,离合凸轮齿轴3内穿接有换挡凸轮轴4和换挡离合轴3上设有凸轮曲面I32,换挡凸轮轴4上设有凸轮曲面I142,换挡凸轮轴4上还 设有与凸轮曲面IM2相接的圆环曲面43,圆环曲面43与凸轮曲面I 32的位置 对应,凸轮曲面I32、凸轮曲面II42和圆环曲面43均为1/4圆弧。离合凸轮齿 轴3与壳体1之间设有离合复位弹簧31,离合凸轮齿轴3设有环状卡槽33,离 合复位弹簧31 —端穿入环状卡槽33内抵住槽底,离合复位弹簧31另一端抵住 壳体1内壁。换挡凸轮轴4与壳体1之间设有换挡复位弹簧41,换挡凸轮轴4 内壁设有一径向阶梯44,换挡复位弹簧41一端抵住径向阶梯44底部,换挡复 位弹簧41另一端抵住壳体1内壁,换挡凸轮轴4端部设有平面轴承45。换挡离 合轴5上设有在凸轮曲面上滑动的定位部件,手柄2通过沉头螺钉21固定连接 换挡离合轴5。定位部件采用定位销51,定位销51底部固定连接在换挡离合轴 5内,定位销51顶部高出换挡离合器外壁形成凸起52,定位销51的凸起52部 分抵住离合凸轮齿轴3和换挡凸轮轴4的凸轮曲面上滑动。定位销51的凸起52 部分穿过换挡凸轮轴4的凸轮曲面II42后抵住离合凸轮齿轴3的凸轮曲面I 32, 圆环曲面43与凸轮曲面I 32的位置对应,使定位销51的凸起52部分在凸轮曲 面I 32上滑动时,对应的定位销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绞盘换挡离合器,包括壳体(1)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离合凸轮齿轴(3),离合凸轮齿轴(3)内穿接有换挡凸轮轴(4)和换挡离合轴(5),所述离合凸轮齿轴(3)和换挡凸轮轴(4)上的凸轮曲面顺序联动拟合,所述离合凸轮齿轴(3)与壳体(1)之间设有离合复位弹簧(31),所述换挡凸轮轴(4)与壳体(1)之间设有换挡复位弹簧(41),所述换挡离合轴(5)上设有在凸轮曲面上滑动的定位部件,所述手柄(2)固定连接换挡离合轴(5)。

【技术特征摘要】
1、绞盘换挡离合器,包括壳体(1)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离合凸轮齿轴(3),离合凸轮齿轴(3)内穿接有换挡凸轮轴(4)和换挡离合轴(5),所述离合凸轮齿轴(3)和换挡凸轮轴(4)上的凸轮曲面顺序联动拟合,所述离合凸轮齿轴(3)与壳体(1)之间设有离合复位弹簧(31),所述换挡凸轮轴(4)与壳体(1)之间设有换挡复位弹簧(41),所述换挡离合轴(5)上设有在凸轮曲面上滑动的定位部件,所述手柄(2)固定连接换挡离合轴(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盘换挡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釆用 定位销(51),所述定位销(51)底部固定连接在换挡离合轴(5)内,所述定位销 (51)顶部高出换挡离合器外壁形成凸起(52),所述定位销(51)的凸起(52)部分 抵住离合凸轮齿轴(3)和换挡凸轮轴(4)的凸轮曲面上滑动。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绞盘换挡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凸轮 齿轴(3)上设有凸轮曲面I (32),所述换挡凸轮轴(4)上设有凸轮曲面I1(42),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忠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润华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