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光彬专利>正文

门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1215 阅读:7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门挡器,包括一套合座及一门挡组件,门挡组件包括一基座、一支撑杆、一枢轴及一止滑垫,支撑杆外端上的止滑垫在接触地面的低位置时,可借由该止滑垫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完全阻止门受到外力所产生的移动,反之,当支撑杆外端被移至基座上方的高位置时则不能阻挡门移动。故不论门在什么状态下均能避免门急开或急关而产生的巨响,具有防盗、结构简单、门内门外均可装设等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可阻止门受到外力而移动的器具,尤指一种门挡器。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一般传统的门1,是用来隔离第一空间21及第二空间22,通常,它是装设在一面墙23的门框11上的。当门1在全开状态P1时,此门1大体垂直该墙23而与另一侧墙24平行。若当门1受到强风吹袭,则门1极易被吹至半开状态P2,并快速的被关上而成为关闭状态P3,此刻,会发出一声巨响!近年来,也有人专利技术出一种设在侧墙24底部附近的磁性固定装置3,如图2所示,但是,这种装置3只适用于门1在全开状态P1,对于半开状态P2或关闭状态P3则无法发挥固定门1的功效,更无防盗的次要功能。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门挡器,能避免门因急开或急闭而产生的巨响,进而,使人们不致于突然受到惊吓或产生不悦的感受。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挡器,当门关闭上锁后,若此门锁不幸被打开时,本技术仍能阻挡此门不会被推开而兼具有防盗的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设于门上的门挡器,其包括一套合座,其固定于门的下半部靠近地面处;一挡组件,其设有一基座,该基座设有一可容纳一磁铁的凹口部、及一枢接部;一支撑杆,设有一枢接端及一外端;一枢轴,用以将所述的支撑杆的枢接端枢设于该基座的枢接部上;一止滑垫,其是设于支撑杆的外端上。本技术的上述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上述的枢接部是一孔;支撑杆设有一凹口,且该基座设有数个凸子;借此,支撑杆的一端是借由该枢轴而活动枢设于此基座上。上述的门挡组件的枢接部是一对平行板。上述的套合座为一铁片,且该铁片的一面被双面胶带黏固在门上,该套合座设有一可容纳该基座的环形外缘及一设在该套合座靠近地面处的凹卡部;另外,该基座的底端设有一凸卡部,以便能与该凹卡部相互卡合。支撑杆设有一凹口且该基座的枢接部周围设有数个凸子,借此,该支撑杆的一端是借由一枢轴而活动枢设于该基座的枢接部上,使该支撑杆可向一侧被旋开而使其止滑垫不接触地面。其又包括一固定簧片,该固定簧片设有一可固定于该基座上的固定部及一个以上由该固定部延伸出的弹片部,在每一弹片部末端上设有一能固定该支撑杆的扣合弯部。该对平行板上又分别设有一对扣合凹槽,且支撑杆设有一对弹片孔,该支撑杆内又设有一略呈U形的内弹片,该内弹片在其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凸出部,可穿透该对弹片孔。上述的该对平行板上又分别设有一对扣合凹槽;且支撑杆设有一对弹片孔;该支撑杆内又设有一塞入块,其设有一可供该枢轴插入的第一贯穿孔及一第二贯穿孔;一设于该第二贯穿孔中央的弹簧。上述的止滑垫一端固定于支撑轴的外端上,而另一端的斜面则可卡住门的底端。本技术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习用门的开启及关闭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习用门的开启及关闭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采用第一种套合座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采用第二种套合座的分解结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采用第二种套合座的组合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种套合座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采用第三种套合座及第一种固定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采用第一种固定结构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采用另一种固定簧片的第一种固定结构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采用第二种固定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采用第二种固定结构的剖视图。图13是本技术采用第三种固定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采用另一种止滑方式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采用第四种固定结构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的第四种固定结构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固定于门1的下半部靠近地面25处的套合座6及一门挡组件4。请参阅图4-图6,该门挡组件4包括一基座41,设有一可容纳一磁铁412的凹口部411、及一枢接部413,该枢接部413是一对平行板,且每一板上分别设有一孔;一支撑杆43,设有一枢接端43A及一外端43B;一枢轴42,其是将该支撑杆43的枢接端43A枢设于上述基座41上;及一止滑垫44,其设于支撑杆43的外端上,通常可采用表面摩擦力较大的软质橡胶或塑胶。借此,该支撑杆43的外端43B上的止滑垫44在接触地面25的低位置L状态时,可借由止滑垫44与地面25间的摩擦力而阻止门1受到门外的强风或手的推力所产生的移动,反之,当支撑杆43的外端43B被移至基座41上方的高位置H时则不起作用。在图4中,上述套合座为一圆形的铁片5,且该铁片5的一面被双面胶带51黏固在该门1上。在此种设计下,门1若受到强风吹袭时,由于磁铁412吸在该铁片5上,再加上止滑垫44的摩擦力,而使门1固定不动,故不会产生恼人的巨响。如图5-图7所示的套合座6则设有一可容纳基座41的环形外缘61、数个供螺钉62锁入固定用的固定孔63、以及一设在该套合座41靠近地面25处的凹卡部64;另外,基座41的底端设有一基座凸卡部414,以便能与该凹卡部64相互卡合,而形成图7的状态。在此种设计下,由于门挡组件4与套合座6两者互相紧密扣合,所以不仅能够阻止该门被风吹动而关闭,而且当门1完全关闭时,门外的人仍推不开此门1而无法进入室内。如图8所示的套合座65为另外一实施例,其设有四个可紧密套扣该基座41的固定片41A的扣合部66、四个孔67、一可阻挡该固定片41A的挡止部69,以及四个螺钉68,因此,该基座41能与扣合部66相互卡合。另外,当支撑杆43位于高位置H时其可如图8、图9所示,以一固定簧片7固定,该固定簧片7设有一可固定于基座41上的固定部71及一对弹片部72,在每一弹片部72末端上设有一扣合弯部73。当然,如图10所示,上述固定簧片7也可用一弹片部72来固定支撑杆43。如图11、图12所示,为又一种固定支撑杆43的构造,其中基座41的枢接部413上设有一对扣合凹槽415,且支撑杆43设有一对弹片孔431,该支撑杆43内又设有一略呈U形的内弹片8,该内弹片8在其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凸出部81,可穿透该对弹片孔431。如图13所示,是再一种固定支撑杆43的构造,其中基座41的枢接部413上设有扣合凹槽415,且该支撑杆43设有一对弹片孔431,该支撑杆43内又设有一塞入块9,其设有一可供枢轴42插入的第一贯穿孔93及一第二贯穿孔94,且该第二贯穿孔94中央设有一弹簧95及一对连结该弹簧95两端的凸卡子96。如图14所示,止滑垫45可以其斜面452卡住门1的底端,而对地面25产生更大的摩擦力。在实际使用上,可在此门1的第一门板13或第二门板14上装设本技术,当然,也可在此门1的第一门板13装上铁片5,同时,在该门1的第二门板14装上套合座6,这样,使用者可自行将门挡组件4移至第一门板13或第二门板14上,即可达到一物两用的目的。此外,如图15、图16所示的另外一种固定支撑杆43的结构,其中该支撑杆43设有一凹口433且基座41的枢接部413A周围设有数个凸子416,故,该支撑杆43的一端借由一枢轴46而活动枢设于基座41的孔状枢接部413上,在此例中,支撑杆43可向一侧被旋开而使其止滑垫44不接触地面。权利要求1.一种装设于门上的门挡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套合座,其固定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设于门上的门挡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套合座,其固定于门的下半部靠近地面处;一挡组件,其设有:一基座,该基座设有一可容纳一磁铁的凹口部、及一枢接部;一支撑杆,设有一枢接端及一外端;一枢轴,用以将所述的支撑杆的枢接端枢 设于该基座的枢接部上;一止滑垫,其是设于支撑杆的外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彬
申请(专利权)人:王光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