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自动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8710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自动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三角底板,以及置于三角底板上的选针三角区A和编织三角区B,其特征在于:挺针三角固装在三角底板上的编织三角区B内,挺针三角具有一个挺针面和一个受圈压针面,移圈挺针三角紧挨挺针三角的挺针面安装于三角底板上,移圈挺针三角可在三角底板上伸缩活动,移圈压针三角固定在移圈挺针三角上方的三角底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性高,能提高机速减少故障增加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控自动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属纺织机械配套 部件的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国内外横机制造技术中,应用四段针(织针、针脚、弹簧针脚选 针片)的高档电脑控制横机已相当成熟,但机构复杂、成本高。为此 代替大量的手摇横机为目标,应用二段针(即织针和选针片)研制一 种低成本、简易式电脑控制横机。但原有的二段针三角系统,其结构多采用如图5所示的形式,它包括安装在三角底板r上的选针区A,和编织三角区B,二部分组成,在选针区A'内固定有左平针镶板4,, 右平针镶板5,,受圈起针三角6,,可伸縮活动的左起针三角7'、 右起针三角8,及挺针三角14,均安装于选针区A,内,通过左起针三角 7,、右起针三角8'及挺针三角14,动作来控制织针的动程,并配合移 圈挺针三角15,来完成成圈、移圈等工作,但该电脑控制横机存在着 下述缺陷1、由于挺针三角14,设计在选针区A,内,使织针上升的 全部动程在选针区A'内全部由选针片承担。由于二段针设计中,选 针片在针槽中是悬空运动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而这种不稳定性影响 了机速提高;2、在现有的简易式二段针横机中挺针三角14,均应用线 性起针三角,且由于挺针三角都设计在选针区内,为了避开移圈时工 作上的冲突;必须退出工作,这样造成以下弊病a、线性起针三角对选针片踵的起始冲击力增大是造成折断其踵的重要因素。b、大大增加了选针片的工作动程,增加了控制机件,使横机的工作稳定性减少,成本增加,影响机速提高。本专利技术为克服这种缺点设计了一套成本低、稳定性好、机速高的简易式电脑横机编织三角系统能最大限度克服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可靠的电控自动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控自动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包括三角底板l,以及置于三角底板1上的选针三角区A和编织三角区B,其特征在于挺针三角14固装在三角底板1上的编织三角区B内,挺针三角14具有一个挺针面和一个受圈压针面,移圈挺针三角15紧挨挺针三角14的挺针面安装于三角底板1上,移圈挺针三角15可在三角底板1上伸縮活动,移圈压针三角16固定在移圈挺针三角15上方的三角底板1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选针三角区A包括固定在三角底板1上的左下拉三角2、右下拉三角3、左平针镶板4、右平针镶板5、受圈起针三角6、左回针镶板9、右回针镶板10,左选针器11、右选针器12,在左选针器11、右选针器12内安装有选针刀片13,以及可以在三角底板1上伸缩活动的左起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组成。编织三角区B还包括有固定在三角底板1上的左成圈三角17,右成圈三角18,左护针镶板19,右护针镶板20,左回针镶板21,右 回针镶板22。更进一步地设置为左起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设计成非线性的曲线三角,即左起 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的起始段具有一个缓冲的角度,这个起始缓 冲角可设置为小于30° ,这样就可以减少对起针三角的冲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把挺针三角直接固定在织针走针 工作区,并把挺针三角的底面设计成受圈织针的压针面,把移圈挺针 三角设计成能伸縮活动的并紧贴挺针三角面,当选中的选针片沿起针 三角上升推动织针上升到移圈挺针三角或挺针三角工作到位时,织针 就能沿着其工作面上升完成移圈(当移圈挺针三角进入工作);或完 成编织成圈(当移圈挺针三角縮进底板退出工作时);这样选针区起 针三角和选针片可设计成最小的上升动程。这样大大提高选针片工作 中的稳定性。2、三角系统的起针三角的走针工作面设计程非线性三 角,使选针片起始冲击角减少到30°以下,使选针片起始冲击受力 大大减少,有利机速提高。3、三角系统仅用三只活动三角完成电控 自动横机中的各种基本功能(除集圈外),减少了控制机件提高了工 作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系统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性高,能提 高机速减少故障增加产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控自动横机编织系统的整体结构示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控自动横机编织系统的编织走针示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控自动横机编织系统的移圈走针示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控自动横机编织系统的受圈走针示图;图5是现有电控自动横机编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一图5中阴影标注部分表示为收缩的活动三角,虚线标注部分表示为织针的运动轨迹。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主要由安装在三角底板1上的选针区A和编织三角区B二部分组成。其中选针三角区A包括固定在三角底板1上的左下拉三角2,右下拉三角3,左平针镶板4,右平针镶板5,受圈起针三角6,左回针镶板9,右回针镶板IO,左选针器ll,右选针器12,左选针器11、右选针器12内安装有选针刀片13,以及受电磁吸铁控制可以在三角底板1上伸縮活动的左起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组成,左起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兼有受圈三角的作用,左起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设计成非线性的曲线三角,即左起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的起始段具有一个缓冲的角度,这个起始缓冲角可设置为小于30° ,这样就可以减少对起针三角的冲击。编织三角区B包括,固定在三角底板1上的移圈压针三角16,左成圈三角17,右成圈三角18,左护针镶板19,右护针镶板20,左回针镶板21,右回针镶板22,挺针三角14固装在三角底板1上,挺针三角14具有一个挺针面(上端面)和一个受圈压针面(底面),移圈挺针三角15紧贴挺针三角14的挺针面(上端面)安装于三角底板1上,移圈挺针三角15可由电磁吸铁控制在三角底板1上伸縮活动,移圈压针三角16固定在移圈 挺针三角15上方的三角底板1上。带有针踵25的织针24和带有片踵27的选针片26插在针板23 的槽子中,通过电控选针刀片13的作用,经过三角的控制作上下运 动进行编织。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如图2所示,当固装在机头上的三角底板 1向右运动时,左起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进入工作,移圈挺针三 角15退出工作时,选针A区的选针刀片13在电脑控制系统的控制 下,对选针片26控制,使选中的选针片26的踵27按箭头方向的点 划线I — I作上升运动,经左起针三角7把选针片26同一针槽的织 针24上升到其踵25沿挺针三角14的挺针面,按I ' 一 I '点划线 作上升运行,从而完成退圈动作,经移圈压针三角16,左成圈三角 17使织针24完成编织动作。未选中的选针片26的踵27按I 一 I直 线运动,相应同槽中的织针按I , 一J ,直线运动,织针24不成圈。 如图3所示,当固装在机头上的三角底板l向右运动作移圈时,左起 针三角7、右起针三角8进入工作,移圈挺针三角15进入工作,选 针区A被选中的选针片踵27按IT一II点划线作上升运动,相应的织 针踵25沿移圈挺针三角15的工作面按点划线IT 一IT运行,织针 24上升到移圈高度,实现移圈动作。请再结合图4所示,当紧固在机头上的三角底板1向右作受圈运 动时,右起针三角8退出工作,而左起针三角7进入工作,选针A 区的选针刀片13在电脑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对选针片26控制使选中的选针片26的踵27沿受圈起针三角6和左起针三角7的受针面按m—III点划线运行。相应针槽中的织针24的踵25沿挺针三角14的受圈压针面按m' ^m'运行完成织针接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自动横机的编织三角系统,包括三角底板(1),以及置于三角底板(1)上的选针三角区A和编织三角区B,其特征在于:挺针三角(14)固装在三角底板(1)上的编织三角区(B)内,挺针三角(14)具有一个挺针面和一个受圈压针面,移圈挺针三角(15)紧挨挺针三角(14)的挺针面安装于三角底板(1)上,移圈挺针三角(15)可在三角底板(1)上伸缩活动,移圈压针三角(16)固定在移圈挺针三角(15)上方的三角底板(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兆奎王虎傅珠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虎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