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530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高精度地进行线圈形成时的定线圈密度、脱圈,也能抑制线圈的鼓起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由于由固定沉降片(10)支承成为顶齿(11)的线材,也设置定线圈密度部(10b),所以能高精度地进行线圈形成时的定线圈密度、脱圈。可动沉降片(12)能切换作用状态和不作用状态。由于在可动沉降片(12)的作用状态下,使前端部(12a)进入顶齿(11)的齿口中心(3a)侧,所以能抑制线圈(6)的鼓起,固定沉降片(10)的突起部(10c)能抑制来自相向的针床(2)的鼓起。在可动沉降片(12)上也设置突起部(12b),在作用状态下,与固定沉降片(10)的突起部(10c)相比在靠近齿口中心(3a)的顶齿(11)侧,能抑制来自相向的针床(2)的线圈(6)的鼓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具备夹着齿口地相向的一对针床的横编机中,设置在针床的齿口侧前端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具有夹着齿口的前后一对针床的横编机上,在针床的齿口侧前端设置沉降片。沉降片具有在将进入齿口而向钩供纱的编织针拉入针床时,作为与由钩形成的针环(needle loop)—起形成沉降片环(sinker loop)这样的编织的基本的功能。作为沉降片,使用了固定式的沉降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可动式的沉降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固定沉降片中,由设置在齿口侧前端附近的孔对成为顶齿的线材进行支承。顶齿,在通过钩的拉入形成新的线圈时,在使卡定在钩上的线圈脱圈时发挥重要的功能。在专利文献I公开的固定沉降片中,能改变成为顶齿的线材的位置。可动沉降片,当在进入了齿口的钩上接受供纱时等,以从齿口退避的方式进行移动。专利文献2公开的那样的可动沉降片,能以成为定线圈密度部的弧状的前端部分摆动地进入齿口的方式由弹簧加载,由设置在前端部分的上部的齿口中心侧的编织纱线承受部一边压下形成的线圈一边进行保持。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5-8566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5-83657号公报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其一对针床夹着齿口地相向,在如果离开齿口则低地倾斜的状态下,在使设置在被收容在并列设置于各针床上的针槽内的编织针的齿口侧前端的钩进退于齿口而编织线圈时,在编织针之间形成沉降片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沉降片,该固定沉降片在与齿口面对的前端附近设置成为顶齿的线材的支承孔,在齿口中心侧的前端设置在线圈编织时挂沉降片环的定线圈密度部;可动沉降片,该可动沉降片与固定沉降片邻接地设置,具有在使编织针的钩进入齿口时抑制被卡定在钩内的线圈与钩一起进入齿口的鼓起的前端部,能切换使前端部进入顶齿的齿口中心侧的作用状态及使前端部从顶齿的齿口中心侧退出的不作用状态,可动沉降片以如下的方式被控...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28 JP 2011-2898201.一种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其一对针床夹着齿口地相向,在如果离开齿口则低地倾斜的状态下,在使设置在被收容在并列设置于各针床上的针槽内的编织针的齿口侧前端的钩进退于齿口而编织线圈时,在编织针之间形成沉降片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沉降片,该固定沉降片在与齿口面对的前端附近设置成为顶齿的线材的支承孔,在齿口中心侧的前端设置在线圈编织时挂沉降片环的定线圈密度部; 可动沉降片,该可动沉降片与固定沉降片邻接地设置,具有在使编织针的钩进入齿口时抑制被卡定在钩内的线圈与钩一起进入齿口的鼓起的前端部,能切换使前端部进入顶齿的齿口中心侧的作用状态及使前端部从顶齿的齿口中心侧退出的不作用状态, 可动沉降片以如下的方式被控制:在使卡定线圈的钩进入齿口而使线圈从钩内向针杆侧清除时成为作用状态,在向进入了齿口的钩供给纱线而使钩从齿口退出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崎宜纪森敦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