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5307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高精度地进行线圈形成时的定线圈密度、脱圈,也能抑制线圈的鼓起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由于由固定沉降片(10)支承成为顶齿(11)的线材,也设置定线圈密度部(10b),所以能高精度地进行线圈形成时的定线圈密度、脱圈。可动沉降片(12)能切换作用状态和不作用状态。由于在可动沉降片(12)的作用状态下,使前端部(12a)进入顶齿(11)的齿口中心(3a)侧,所以能抑制线圈(6)的鼓起,固定沉降片(10)的突起部(10c)能抑制来自相向的针床(2)的鼓起。在可动沉降片(12)上也设置突起部(12b),在作用状态下,与固定沉降片(10)的突起部(10c)相比在靠近齿口中心(3a)的顶齿(11)侧,能抑制来自相向的针床(2)的线圈(6)的鼓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具备夹着齿口地相向的一对针床的横编机中,设置在针床的齿口侧前端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具有夹着齿口的前后一对针床的横编机上,在针床的齿口侧前端设置沉降片。沉降片具有在将进入齿口而向钩供纱的编织针拉入针床时,作为与由钩形成的针环(needle loop)—起形成沉降片环(sinker loop)这样的编织的基本的功能。作为沉降片,使用了固定式的沉降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可动式的沉降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固定沉降片中,由设置在齿口侧前端附近的孔对成为顶齿的线材进行支承。顶齿,在通过钩的拉入形成新的线圈时,在使卡定在钩上的线圈脱圈时发挥重要的功能。在专利文献I公开的固定沉降片中,能改变成为顶齿的线材的位置。可动沉降片,当在进入了齿口的钩上接受供纱时等,以从齿口退避的方式进行移动。专利文献2公开的那样的可动沉降片,能以成为定线圈密度部的弧状的前端部分摆动地进入齿口的方式由弹簧加载,由设置在前端部分的上部的齿口中心侧的编织纱线承受部一边压下形成的线圈一边进行保持。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5-8566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公平5-836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固定沉降片,由于定线圈密度部、顶齿的位置稳定,所以能高精度地进行线圈形成时的定线圈密度、脱圈,通过罗纹编织中的线圈密度增加、添纱编织等,能获得漂亮的编织物。其反面,在固定沉降片中,在使卡定了线圈的钩进入齿口而形成新的线圈时,存在产生卡定的线圈与钩一起进入齿口的鼓起的情况,线圈密度增加侧的线圈长度区域狭窄。在弹簧加载的可动沉降片中,能一边由编织纱线承受部作用适当的下推力一边保持编织纱线。在使卡定了线圈的钩进入齿口时,由于由编织纱线承受部抑制线圈的鼓起,所以也能可靠地进行使卡定的线圈从钩向针杆侧过渡的清除。但是,如果在进行定线圈密度时接受向编织纱线承受部的反力,可动沉降片摆动,则也存在定线圈密度位置变动,特别是在线圈密度增加、添纱的编织中,对编织物的均匀性产生影响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高精度地进行线圈形成时的定线圈密度、脱圈,也能抑制线圈的鼓起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本技术是一种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其一对针床夹着齿口地相向,在如果离开齿口则低地倾斜的状态下,在使设置在被收容在并列设置于各针床上的针槽内的编织针的齿口侧前端的钩进退于齿口而编织线圈时,在编织针之间形成沉降片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沉降片,该固定沉降片在与齿口面对的前端附近设置成为顶齿的线材的支承孔,在齿口中心侧的前端设置在线圈编织时挂沉降片环的定线圈密度部;可动沉降片,该可动沉降片与固定沉降片邻接地设置,具有在使编织针的钩进入齿口时抑制被卡定在钩内的线圈与钩一起进入齿口的鼓起的前端部,能切换使前端部进入顶齿的齿口中心侧的作用状态及使前端部从顶齿的齿口中心侧退出的不作用状态,可动沉降片以如下的方式被控制:在使卡定线圈的钩进入齿口而使线圈从钩内向针杆侧清除时成为作用状态,在向进入了齿口的钩供给纱线而使钩从齿口退出形成新的线圈时成为不作用状态,固定沉降片或者可动沉降片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抑制与从相向的针床向齿口进入的编织针的钩一起要鼓起的线圈的突起部。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本技术的上述固定沉降片上,以从上述定线圈密度部的上部向齿口中心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了上述突起部。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本技术的上述可动沉降片上,以在上述作用状态下从上述前端部的上部向齿口中心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了上述突起部。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本技术的上述固定沉降片上,以从上述定线圈密度部的上部向齿口中心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了上述突起部,而且在上述可动沉降片上,以在上述作用状态下从上述前端部的上部向齿口中心侧突出的方式设置了上述突起部。另外,其特征在于,在本技术中上述可动沉降片的突起部,在上述作用状态下,与上述固定沉降片的突起部相比,位于顶齿侧。[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由于由固定沉降片支承成为顶齿的线材,也设置了定线圈密度部,所以能高精度地进行线圈形成时的定线圈密度、脱圈。由于在可动沉降片的作用状态下,使前端部进入顶齿的齿口中心侧,所以能在顶齿附近抑制线圈的沉降片环的鼓起。进而,能由固定沉降片或者可动沉降片的至少一方设置的突起部抑制从相向的针床与编织针的钩一起鼓起的线圈。另外,根据本技术,由于在固定沉降片上设置突起部,所以能抑制来自相向的针床的线圈的针环的鼓起。另外,根据本技术,由于在可动沉降片上设置突起部,所以能在可动沉降片的作用状态下,抑制来自相向的针床的线圈的针环的鼓起。另外,根据本技术,由于在固定沉降片及可动沉降片的双方设置突起部,所以能更可靠地抑制来自相向的针床的线圈的针环的鼓起。另外,根据本技术,在可动沉降片的作用状态下,与固定沉降片相比,能早期地抑制来自相向的针床的线圈的针环的鼓起。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I的概要的结构的简化的俯视图及主视图。图2是表示与图1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I关联的零件的侧视图,及一部分的俯视图、右侧视图。图3是表示与设置图1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I的针床2关联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4是包括对图1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I的可动沉降片12进行控制的沉降片用三角32在内的三角配置图。图5是表示图1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I的动作状态的简化的正面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1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I的动作状态的简化的正面剖视图。图7是表示图1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I的动作状态的简化的正面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实施技术的优选方式下面,由图1 图7说明作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I的结构及动作。在各图的说明中,存在使用在该附图中不存在而在先前说明的图中存在的符号进行说明的情况。另外,线圈的形成,虽然表示仅在相向的针床的一方进行的状态,但是在罗纹编织等使用双方的针床的情况下,也能同样地适用本技术。[实施例]图1,对于作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I的主要部分,由(a)表不俯视结构,由(b)表不正面结构。在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I中,一对针床夹着齿口相向。各针床2,在齿口 3侧高、如果离开齿口 3则低地倾斜的状态下,被配置成关于齿口中心3a面对称。编织针4被收容在并列设置于各针床2上的针槽5内。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1,在使设置在编织针4的齿口侧前端的钩4a进退于齿口 3而编织线圈6时,在收容各编织针4的针槽5的齿口 3侧前端形成沉降片环是基本的功能。编织针4,使用由针舌4b开闭钩4a的舌针。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1,包括固定沉降片10。固定沉降片10,在与齿口 3面对的前端附近设置成为顶齿11的线材的支承孔10a,在齿口中心3a侧的前端设置在线圈编织时挂沉降片环的定线圈密度部10b。定线圈密度部10b,以使编织针4的钩4a从齿口 3退出并与向针床2拉入的方向正交的方式形成。因此,能高精度地进行线圈形成时的定线圈密度。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1,也包括可动沉降片12。可动沉降片12,与固定沉降片10邻接地设置,具有前端部12a,该前端部12a在使编织针4的钩4a进入齿口 3时,在顶齿11附近抑制卡定在钩4a内的线圈6的沉降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其一对针床夹着齿口地相向,在如果离开齿口则低地倾斜的状态下,在使设置在被收容在并列设置于各针床上的针槽内的编织针的齿口侧前端的钩进退于齿口而编织线圈时,在编织针之间形成沉降片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沉降片,该固定沉降片在与齿口面对的前端附近设置成为顶齿的线材的支承孔,在齿口中心侧的前端设置在线圈编织时挂沉降片环的定线圈密度部;可动沉降片,该可动沉降片与固定沉降片邻接地设置,具有在使编织针的钩进入齿口时抑制被卡定在钩内的线圈与钩一起进入齿口的鼓起的前端部,能切换使前端部进入顶齿的齿口中心侧的作用状态及使前端部从顶齿的齿口中心侧退出的不作用状态,可动沉降片以如下的方式被控制:在使卡定线圈的钩进入齿口而使线圈从钩内向针杆侧清除时成为作用状态,在向进入了齿口的钩供给纱线而使钩从齿口退出形成新的线圈时成为不作用状态,固定沉降片或者可动沉降片之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抑制与从相向的针床向齿口进入的编织针的钩一起要鼓起的线圈的突起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28 JP 2011-2898201.一种横编机的沉降片装置,其一对针床夹着齿口地相向,在如果离开齿口则低地倾斜的状态下,在使设置在被收容在并列设置于各针床上的针槽内的编织针的齿口侧前端的钩进退于齿口而编织线圈时,在编织针之间形成沉降片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沉降片,该固定沉降片在与齿口面对的前端附近设置成为顶齿的线材的支承孔,在齿口中心侧的前端设置在线圈编织时挂沉降片环的定线圈密度部; 可动沉降片,该可动沉降片与固定沉降片邻接地设置,具有在使编织针的钩进入齿口时抑制被卡定在钩内的线圈与钩一起进入齿口的鼓起的前端部,能切换使前端部进入顶齿的齿口中心侧的作用状态及使前端部从顶齿的齿口中心侧退出的不作用状态, 可动沉降片以如下的方式被控制:在使卡定线圈的钩进入齿口而使线圈从钩内向针杆侧清除时成为作用状态,在向进入了齿口的钩供给纱线而使钩从齿口退出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崎宜纪森敦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