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式编织机导纱器,设置于一导纱器导轨上,相对于该导纱器导轨进行横向位移。该横式编织机导纱器包括有一滑动连接于该导纱器导轨的基板,设置于该基板上的一第一摇杆、一第二摇杆以及一喂纱单元。该第一、第二摇杆分别包含有与该基板相连的一第一枢接端与一第二枢接端,以及水平受力以该第一枢接端以及该第二枢接端为支点偏摆的一第一推掣端以及一第二推掣端。该喂纱单元包含有一设置于该第一、第二摇杆之间的喂纱臂,以及分别连动枢设该喂纱臂与该第一摇杆的一第一连动杆以及连动枢设该喂纱臂与该第二摇杆的一第二连动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横式编织机导纱器,尤指一种连杆式的横式编织机导纱器。
技术介绍
横式编织机在编织布料时,常使用多个嵌花导纱器相互形成布料上的特殊嵌花。 为了能够有效率于布料上形成编织复杂的嵌花组合,通常横式编织机利用电脑控制嵌花导 纱器的位移作动。为了避免嵌花导纱器于位移时,或者结束进行嵌花编织后,下部织针将嵌 花导纱器的喂纱嘴纱线勾取而产生误织的情形,嵌花导纱器的设计除了具有可以将喂纱嘴 的纱线供给织针同时进行嵌纱编织的状态,也包含将该喂纱嘴脱离前述位置而使织针不会 勾取喂纱嘴纱线的状态。传统的嵌花导纱器,主要是利用偏摆的方式让喂纱嘴的纱线脱离针织的位置, 如美国第US 6,981,393号专利案,披露一种横编织机的导纱器(Yarn Feeders of Flat Knitting Machine),包含有导纱器壳体部分可滑动地配合在设置于针床上部的纱道导轨 上,并于连动机构有选择地实行连动的结构,在导纱器壳体上设有将供纱口转换于供纱位 置与待机位置而摆动的转换机构,该转换机构包含在导纱器壳体能摆动并上下升降枢轴支 撑供纱杆的中间部分,并于该供纱杆下端形成供纱口,在中间部分形成摆动操作部,在上端 形成克服上升弹力而使供纱口下降到供纱位置的按压操作部,还设有对摆动操作部上升复 位的方向进行设定的设定器具,当在使供纱口位于供纱位置的供纱杆下降时,转换为由设 定器具设定的摆动操作部的上升复位方向。除了以上利用按压选择杆的摆动来使供纱杆进行偏摆之外,尚有其他使供纱杆进 行位移的设计,如齿轮带动供纱杆位移。欧洲第EP 1788132号专利案,披露一种用于横机 的导纱器,可沿着一个导纱器导轨通过一个布置在三角座滑架上的传动滑轮进行纵向移 动,并具有一个可以从其工作位置朝至少一个停止工作位置移动且可返回的导纱器臂,该 导纱器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导纱器臂的调节元件,该调节元件具有一齿部,并且通过一小齿 轮作用于第二调节元件上,使导纱器臂调节运动。由以上不同带动导纱器臂的设计可知,传统嵌花导纱器的作动方式复杂,必须设 计多种调节组件相互结合后才能使导纱器臂进行摆动,而使制造以及加工成本的增加。另 外,由于调节组件众多,容易在作动过程中相互卡制而使得导纱器臂作动停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嵌花导纱器设计复杂以及零件众多而导致成本 增加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横式编织机导纱器,设置于一导纱器导轨上,相对 于该导纱器导轨进行横向位移,该横式编织机导纱器包括有滑动连接于该导纱器导轨的一 基板,设置于该基板上的一第一摇杆、一第二摇杆以及一喂纱单元。该第一摇杆与该第二摇 杆分别包含有与该基板相连的一第一枢接端与一第二枢接端,以及水平受力以该第一枢接端与该第二枢接端为支点偏摆的一第一推掣端以及一第二推掣端。该喂纱单元包含有一设 置于该第一摇杆与该第二摇杆之间的喂纱臂,以及分别连动枢设该喂纱臂与该第一摇杆的 一第一连动杆以及连动枢设该喂纱臂与该第二摇杆的一第二连动杆。该喂纱臂包含有该第 一摇杆的第一推掣端或该第二摇杆的第二推掣端未摆动的一工作位置,以及该第一摇杆的 第一推掣端或该第二摇杆的第二推掣端受水平力偏摆连动该第一连动杆以及该第二连动 杆带动该喂纱臂偏离的至少一停止位置。于一实施例中,该喂纱臂包含有一导引部,该基板相对于该导引部具有一导引轨 道。于一实施例中,该导引轨道包含有两个偏移段以及设置于该偏移段之间的限位 段,该限位段为一凹陷结构。于一实施例中,该导引部为一导引滚轮。于一实施例中,该导引轨道设置于一与该导引部抵接的导引凸块上。于一实施例中,该基板上具有一弹片,该喂纱臂具有一相抵于该弹片使该导引部 抵接于该导引轨道的顶掣件。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推掣端包含有一第一切换部,该第二推掣端包含有一第二 切换部,该第一切换部与该第二切换部之间以一连动弹簧相连接。于一实施例中,该基板具有一第一定位栓以及一第二定位栓,该第一切换部与该 第二切换部分别包含有于喂纱臂工作位置时抵靠于该第一定位栓与该第二定位栓的抵接 面,以及于喂纱臂停止位置时卡扣该第一定位栓与该第二定位栓的卡勾面。于一实施例中,该喂纱臂具有一滑动开口,该基板具有一插设于该滑动开口以限 制该喂纱臂偏转行程的固定件。于一实施例中,还包含有一连接于该基板的盖板,该盖板覆盖于该第一摇杆、第二 摇杆以及该喂纱单元上。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于基板上的连杆结构带动喂纱臂进行偏摆运动,使该喂纱臂得以 于工作位置与停止位置之间切换。本专利技术横式编织机导纱器的效果在于1.简化导纱器驱动喂纱臂偏摆的结构,降低制造以及加工成本。2.避免驱动喂纱臂偏摆的结构之间相互干涉而影响元件之间的正常作动,减少故 障机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1及图3-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连续作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涉及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现就配合图式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横式编织机导纱器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以及结构分解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应用于一横式编织机中,该横式编织机包含至少一设置导纱 器轨道10。该导纱器轨道10供一导纱器20进行横向位移,该导纱器20得以相对于该导纱器轨道10滑动至进行添纱的位置。该横式编织机导纱器20主要包括有滑动连接于该导 纱器导轨10的一基板21,设置于该基板21上的第一摇杆22、第二摇杆23以及一喂纱单兀 24。该第一摇杆22包含有与该基板21相连的第一枢接端221,以及水平受力以该第一枢接 端221为支点摆动的第一推掣端222。该第二摇杆23包含有与该基板21相连的第二枢接 端231,以及水平受力以该第二枢接端231为支点摆动的第二推掣端232。该喂纱单元24 包含有一设置于该第一摇杆22与该第二摇杆23之间的喂纱臂25,以及分别连动枢设该喂 纱臂25与该第一摇杆22的一第一连动杆241以及连动枢设该喂纱臂25与该第二摇杆23 的一第二连动杆242。该喂纱臂25包含有该第一摇杆22的第一推掣端222或该第二摇杆 23的第二推掣端232未摆动的一工作位置,以及该第一摇杆22的第一推掣端222或该第二 摇杆23的第二推掣端232受水平力偏摆连动该第一连动杆241以及该第二连动杆242带 动该喂纱臂25偏离的至少一停止位置。该喂纱臂25具有一滑动开口 253,该基板21具有 一插设于该滑动开口 253以限制该喂纱臂25偏转行程的固定件30,该喂纱臂25以该固定 件30为支点于该工作位置以及该停止位置之间进行摆动。为了能稳定该喂纱臂25于该工作位置以及于该停止位置之间的运动行程,该喂 纱臂25包含有一导引部251,该基板21相对于该导引部251具有一与该导引部251抵接的 导引凸块26。该导引凸块26具有一供该导引部251进行位移的一导引轨道261,该导引轨 道261包含有两个偏移段262、262a以及设置于该偏移段262、262a之间的一限位段263 ; 该限位段263为一凹陷结构。于本实施例中,该导引部251为一导引滚轮,该导引滚轮沿着 该导引轨道261而于该偏移段262、262a以及该限位段263之间移动。另外,该基板21上 具有一弹片27,该喂纱臂25具有一相抵于该弹片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横式编织机导纱器,设置于一导纱器导轨上,相对于所述导纱器导轨进行横向位移,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式编织机导纱器包括有:一基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导纱器导轨;一第一摇杆以及一第二摇杆,分别包含有与所述基板相连的一第一枢接端与一第二枢接端、以及水平受力以所述第一枢接端与所述第二枢接端为支点偏摆的一第一推掣端以及一第二推掣端;以及一喂纱单元,包含有一设置于所述第一摇杆与所述第二摇杆之间的喂纱臂、以及分别连动枢设所述喂纱臂与所述第一摇杆的一第一连动杆以及连动枢设所述喂纱臂与所述第二摇杆的一第二连动杆,所述喂纱臂包含有所述第一摇杆的第一推掣端或所述第二摇杆的第二推掣端未摆动的一工作位置、以及所述第一摇杆的第一推掣端或所述第二摇杆的第二推掣端受水平力偏摆连动所述第一连动杆以及所述第二连动杆带动所述喂纱臂偏离的至少一停止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裕盛,陈羿蓁,郑凯霙,彭建豪,
申请(专利权)人:佰龙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