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伟民专利>正文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成形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5134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织方法,特别涉及电脑横机的编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日本塔茨米电脑针织横机原只能编织带花色的坯布,经采用分割设计技术、单针选针技术及纱道脱放技术,在不改变原机的机器硬件和专用软件基础上,只补充相应技术的软件,即可编织成衣光边衣片,成衣时减去了裁剪和锁边二道工序,既减少了设备,又节约了工时,更主要是消灭了裁剪的废料,为编织全毛、全绒及全丝的高档织物节约大量的成本。(*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针织方法,特别涉及电脑横机的编织方法。横机编织较环形编织有较大的发展,电脑横机可以在一个幅面上根据专用图形设计软件按要求设计多种颜色的图案并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编织出有图案的面料。日本生产的塔茨米(TATSUMI)电脑针织横机是其中之一,它可以一次设计八种颜色任意图案,由专用计算机按设计界面经程序设计软件将图象转换成数据存入数据库,并由专用计算机控制横机进行编织出要求的面料。其存在的间题在于设计程序中只允许纱嘴从针床(整幅面)的始端到末端,所以它只织成宽度等于纱床总长的坯布,制成成衣还需经过裁剪和包缝,这样衣片边缘不可能是光边,且造成边料的大量浪费(废料约占20%),尤其是制作全毛、全绒或全丝衣服时,其成本将大大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对该机型在不改变机器硬件环境和专用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基础上,提供一种新的编织方法,在原有的专用软件的基础上,采用相同的言语,增加新的专用程序,使机器能根据设计衣片尺寸,直接编织成所需尺寸的、两端都是光边的衣片,不需再进行裁剪和包缝工序,直接进行对接成衣,这样,既节约工序工时,减少设备,还大量节约原材料。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完成的(1)运用分割设计技术,使用原图形设计软件,由设置坯布改为设计成衣,在一幅面上根据各衣片的宽度,设置若干件相同或不同的衣片,根据所选针型,计算出每行总针数及衣片的全长总行数并布置各衣片在纱床上的针位,即每衣片的各行始、末针号。(2)利用单针选针原理,在设计程序中在不同的编织行上根据衣片在该行的长度和位置(区间)进行选针,衣片以外的位置不选针,即可直接织出成衣衣片。(3)采用纱道脱放技术,实行纱道定位脱放,使纱嘴的位置在针床的任意位置可以仃放,在不选针处不形成浮线,达到成形织物的光边收放针。(4)设计每编织行的程序流程(图5)和实用程序,由计算机根据实用程序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1)能直接按图和程序编织光边的成衣衣片,节约了裁剪和锁边两道工序及其所用的设备;(2)由于成衣衣片光边编织,不需裁剪,生产过程没有废料,原材料节约达20%以上;(3)由于原材料的大量节约,有可能直接编织全毛、全绒或全丝的高档织物,使产值能大幅度上升。 附图说明图1为原有技术编织图即全幅选针编织,A为有效区,C为被裁废料区。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编织图A为有效区(即选针编织区);B为不选针、不编织区。图3为方法加分割编织三片坯料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分割编织、单针选针和纱道脱放方法编织连续的三片成衣片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每行编织的程序流程6为本专利技术选针实施例选针图例图7为本专利技术运用原程序设计软件编制本专利技术的运行程序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是在原横机的硬、软件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程序语言和格式,开发新的软件,以控制横机直接编织出成形衣片。原专用计算机配有设计花式图案的图形设计软件,将此软件发展成设计衣片尺寸、在幅面的位置及图案,并根据针型的选择确定衣片每行针数和总行数。根据衣片图案设计,使用程序设计系统进行程序设计,即编制编织运行程序,并将设计数据进行有关的数据库供运行时调用。本实施例以一幅面编织三片相同的袖片为例(图4),根据图案设计并选择针型,确定全长的针数和针数/英寸值。利用程序设计系统首先进行边界程序设计,即在针床全长L范围内,设计若干个区间,(本专利技术的区间选择允许最多为6个),每一区间根据其位置设置选针值Xn-Xn′,本实施例是编织三片袖片,故其每行有三个区间,每个区间都没有重叠而是有一定间隙。原横机以八个纱道为一组,一组实际编织三行,如图6是其一组实际值的程序图,其中Desigh为文件号;12为文件名;4c为功能名称;Assembly为纱道脱放数(规定为0-63)现取21。Y1-Y8为8个纱道Y11纱道在1068-785针间脱放和在275-0针脱放;Y22纱道在1068-780针间脱放;Y33纱道在280-0针间脱放;Y44纱道在669-392针间脱放;Y55纱道在674-387针间脱放;Y66纱道在679-382针间脱放;Y77纱道不脱放;Y88纱道在1073-775针间脱放和285-0针脱放;除此外,进一步作以下设计(图7),以程序行19及20为例,在程序中Knit----编织,机针执行此命令时进行编织;HITUCK----翻针,执行此命令时机针上升,脱掉线圈;MITUCK----接针,执行此命令时机针接受对面针床的线圈; Yarn ----纱嘴号(从1-8)不输入则为0;Stitch----度目值(即线圈的大小);Pattern---花板号(共有63块);Courss----花行号(花板号的第几行,如无输入,按前面的花板号自动执行,执行完最后一行又返回到第一行);Color----色带号,共有8个色带号,如无输入号则自动执行即从1-8依次执行;Carri----机头速度0--高速、1--中速、2--低速;Assem----纱道脱放数(0-63)如不输入则不执行,纱道从右到左;Grpno ----循环号,最多有32个循环号;Rela----相对跳,执行此命令,相对跳n行;Sub----绝对跳,跳至Address所指定的行号;Address---执行Sub命令,跳至指定行,执行Rela时,跳至当前行的行数;Cycle----循环次数;例19程序行<pre listing-type="program-listing"><!]></pre>前、后床均执行为双面编织,只执行一边则为单面编织。本程序有四个编织系统,第五系统为预备系统,正常情况下不使用,表中0为执行,·为不执行,数字项为设计选值。19程序中第一编织系统用第1、4纱嘴,在Assem21状态下,前床编织花板46,后床编织花板2。第二编织系统用第2、3、5纱嘴在Assem21状态下,前床编织花板46,后床编织花板2。第三编织系统用第6、8纱嘴在Assem21状态下,前床编织花板46,后床编织花板24。第四编织系统不执行。20程序行中在Assem2状态下,循环号为2,相对跳2行,共循环8次(其余同19程序行)。根据上述二项设计,将需编织的参数确定,机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程序流程图(图5),每一行按照程序流程进行编织,流程完成后,在接到下一个针钟命令后进行下一行的编织,完成整个衣片长度后,重复连续的进行编织。流程图的说明1、所有编织系统准备包括原程序所有的命令(Com data;Patterm;Com-mon Information和Cyele);2、设定i=1针计数器从第一针开始计数;3、针计数器i=0如i=0,则为本行图案结束如i≠0,则继续执行图案的下一点;4、设定针计数器i为织针数目织针数目由针型决定,如10G或96英寸,总针数为960,i最大为960;5、图案是否超宽如图案的总针数超过10G(960针)则计数器取到960针后将不取而从第二行的第一针开始取图;6、i是否大于编织系统的数目编织系统是指机头所含有编织系统的数量,一般机型的编织系统为8个。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成形编织方法,由专用计算机中的专用图形设计系统,在纱道全长内,设计达八种颜色的各种花色图案,由程序设计系统根据图形设计程序表转换成数据存入数据库,横机有前后纱床可以单面或双面编织,横机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成形编织方法,由专用计算机中的专用图形设计系统,在纱道全长内,设计达八种颜色的各种花色图案,由程序设计系统根据图形设计程序表转换成数据存入数据库,横机有前后纱床可以单面或双面编织,横机有多种针型(以针/英寸计)供设计者选择并由计算机控制横机执行,其特征在于:(1)运用分割设计技术,在图形设计系统上,设置按成衣衣片(A)图形设计;(2)利用单针选针原理,在程序设计系统上有选择地使(A)区选针(编织),使(B)区不选(不编织),即根据纱道全长,按衣片实际宽 ,分成若干个区间,在每一纱道上确定该行在第Xn-Xn′针间选针,Xn-Xn′以外的区间不选针;(3)利用纱道脱放技术,在程序设计系统上实行纱道定位脱放,即在选针在Xn-Xn′以外的区间不形成浮线,实现衣片的光边收放针;(4)每一行按 照程序框图,由电脑控制选针和脱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