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ASGR1抑制剂在促进胆固醇外排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8549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ASGR1抑制剂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ASGR1抑制剂在促进胆固醇外排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ASGR1抑制剂与第二降脂药的组合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抗ASGR1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步公开了抗ASGR1单克隆抗体及其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SGR1抑制剂在促进胆固醇外排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ASGR1抑制剂在促进胆固醇外排和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抗ASGR1的单克隆抗体以及ASGR1抑制剂与另一降脂药的联合使用。

技术介绍

[000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类慢性肝脏疾病,排除酒精、药物、遗传等明确的肝损伤因素所致的肝脏脂肪变性 (定义为存在>5%的脂肪变性),在西方国家中最为常见。据报道,NAFLD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为25%,并且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在肥胖和糖尿病人中的 NAFLD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NAFLD作为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中的表现,可分为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

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NAFL及 NASH被认为是主要的脂肪肝疾病,因为它们在患有升高的肝脂质的个体中占最大比例。NAFL/NASH的严重性评价指标包括脂质的存在、炎细胞浸润、肝细胞空泡样变性及纤维化程度。
[0003]NAFLD在早期主要表现为过量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以脂滴的形式大量堆积在肝脏中,肝脏没有或仅有少量的炎症或肝细胞损伤。大量的脂滴堆积在肝脏导致线粒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从而诱发产生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介素6(IL

6)在内的大量细胞因子,使NAFLD 发展为肝脏纤维化,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
[0004]II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心脑血管疾病等与NAFLD 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协作,共同促进了NAFLD的发生发展。由于NAFLD的发病及其症状极难察觉,因而,纵然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揭示 NAFLD背后发生的机制,也仍然是阻碍重重。
[0005]目前,国内外没有批准上市用于特异性治疗NAFLD的药物。控制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仍然是治疗NAFLD的主流方案。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的降脂药如他汀不能有效治疗脂肪肝,一方面降脂药会损伤肝脏,促使转氨酶升高,另一方面部分降脂药会将血液中的脂肪转移至肝脏,加重脂肪肝,再者脂肪肝的发生并非都由血脂高引起。如能够主动促使肝脏细胞中胆固醇外排,通过减少肝脏中过量脂质的堆积,则能在早期遏制NAFLD的发生,并防止NAFL向NASH转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人发现,Asgr1全身缺陷型小鼠的肝脏中脂质堆积得到显著缓解,进一步研究发现肝脏中总胆固醇外排至胆汁和粪便中的量显著增加。随后鉴定出 Asgr1缺陷小鼠通过调控胆固醇外排的转录因子LXRα的蛋白水平显著上调,促使ABCG5/8和ABCA1胆固醇外排转运蛋白增多;同时激活AMPK抑制肝脏中脂质合成的转录因子SREBP

1c入核下调下游的脂质
合成的靶基因,从而抑制肝脏中脂质的合成。
[0007]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ASGR1抑制剂在制备用于促进胆固醇外排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8]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ASGR1抑制剂在制备用于治疗NAFLD药物中的应用。
[0009]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促进胆固醇外排用途的ASGR1抑制剂。
[0010]在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治疗NAFLD用途的ASGR1抑制剂。
[0011]在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促进胆固醇外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对象施用治疗有效量的ASGR1抑制剂。
[0012]在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NAFLD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对象施用治疗有效量的ASGR1抑制剂。
[0013]在第七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NAFLD或促进胆固醇外排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治疗有效量ASGR1抑制剂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14]专利技术人还发现,ASGR1抑制剂与另一降脂药物的联合施用产生显著的协同降脂效果,血清和肝脏中总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显著降低。
[0015]在第八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ASGR1抑制剂与第二降脂药的组合在制备用于促进胆固醇外排、治疗NAFLD、降低血液和/或肝脏中总胆固醇水平、降低血液和/或肝脏中甘油三酯水平、或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6]在第九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促进胆固醇外排、治疗NAFLD、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水平、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或预防心血管疾病用途的ASGR1 抑制剂与第二降脂药的组合。
[0017]在第十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促进胆固醇外排、治疗NAFLD、降低血液和/或肝脏中总胆固醇水平、降低血液和/或肝脏中甘油三酯水平、或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对象施用治疗有效量的ASGR1抑制剂和治疗有效量的第二降脂药。
[0018]在第十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括治疗有效量的 ASGR1抑制剂和治疗有效量的第二降脂药。
[0019]在第十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药盒,其包括第一药物组合物和第二药物组合物,所述第一药物组合物包括治疗有效量的ASGR1抑制剂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第二药物组合物包括治疗有效量的第二降脂药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20]在上述任一方面,所述NAFLD是NAFL、NASH、伴随肝纤维化的NAFLD、伴随肝硬化的NAFLD或伴随肝细胞癌的NAFLD。
[0021]在上述任一方面,所述ASGR1抑制剂可以包括:(1)与ASGR1结合的抑制剂;(2)与ASGR1的配体(例如去唾液酸糖蛋白)结合的抑制剂;(3)降低或阻断ASGR1与其配体结合的抑制剂;(4)降低或阻断ASGR1内吞的抑制剂;(5)降低ASGR1的蛋白质水平的抑制剂;(6)降低或阻断ASGR1的蛋白质活性的抑制剂;以及(7)降低或阻断ASGR1的编码基因的表达的抑制剂。
[0022]在上述任一方面,所述ASGR1抑制剂可以是小分子化合物、反义寡核苷酸(ASO)、干扰核酸(例如shRNA、siRNA、gRNA)、靶向ASGR1的核酸适配体、抗ASGR1抗体或它们的组合。
[002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ASGR1抑制剂是ASGR1抗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ASGR1抗体是ASGR1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SGR1单克隆抗
体结合至包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人 ASGR1,并且抑制人ASGR1与其天然配体(例如去唾液酸糖蛋白)的结合和/或人ASGR1的内吞。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SGR1单克隆抗体结合至ASGR1 的碳水化合物结合区域并抑制人ASGR1与其天然配体(例如去唾液酸糖蛋白) 的结合和/或人ASGR1的内吞。在一些实施方式中,ASGR1的碳水化合物结合区域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1(ASGR1)抑制剂在制备用于促进胆固醇外排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用于促进胆固醇外排的药物用于降低肝脏中总胆固醇、降低肝脏中甘油三酯或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ASGR1抑制剂选自抗ASGR1单克隆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靶向ASGR1的编码核酸的核酸、靶向ASGR1的核酸适配体以及它们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抗ASGR1单克隆抗体结合至SEQ ID NO:1、SEQ ID NO:2或SEQ ID NO:3所示的序列并抑制或阻断ASGR1与其天然配体的结合和/或ASGR1的内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ASGR1单克隆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SEQ ID NO: 1中的Q240、D242、W244、E253、N265、D266、D267、R237、N209、H257、T259和Y273中的一个或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ASGR1单克隆抗体结合的表位包含SEQ ID NO: 1中的Q240、D242、W244、E253、N265和D266。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ASGR1单克隆抗体包含轻链可变区和重链可变区并且选自以下任一抗体:(a)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LCDR1、LCDR2、LCDR3,分别包含SEQ ID NO: 4

6所示的序列,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HCDR1、HCDR2、HCDR3,分别包含SEQ ID NO: 7

9所示的序列;(b)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LCDR1、LCDR2、LCDR3,分别包含SEQ ID NO:10

12所示的序列,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HCDR1、HCDR2、HCDR3,分别包含SEQ ID NO: 13

15所示的序列;(c) 所述轻链可变区包含LCDR1、LCDR2、LCDR3,分别包含SEQ ID NO:16

18所示的序列,所述重链可变区包含HCDR1、HCDR2、HCDR3,分别包含SEQ ID NO: 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保亮王菊琼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