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760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6 23:23
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包括盲区探测传感器、重量检测模块、本地报警装置和刹车联动装置,重量检测模块可检测车辆的载重量,盲区探测传感器可检测车辆前方和右方盲区内是否存在物体,其可有效对车辆进行监控,并且可在车辆盲区存在物体时或超载行驶时通过本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并可通过刹车联动装置联动车辆的刹车踏板进行刹车,从而实现被动的安全提醒,及主动的刹车干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还设有云服务器,当车辆超载时,云端报警装置会进行报警以提示远程管理人员,从而利于远程管理人员下发指令远程控制车辆上的远程拦截装置而对车辆进行拦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设有升级接口和预留接口,其方便用户对系统进行升级及功能扩展。及功能扩展。及功能扩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在超载的情况下会造成车辆控制灵活度下降的问题,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还会造成路面超负荷工作,严重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数据统计显示,造成公路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车辆超载。车主或驾驶员盲目追求利润,不顾安全的“多装快跑”酿成了大量的车祸。目前对车辆的超载管理,主要是目测和过地秤的方式,其中,其中目测全凭经验,目测结果误差较大,容易造成错检漏检,而采用过地称检测的方式进行检测时,需要车辆行驶到地秤上进行,并且需要专门人员来操作执行,不仅人工投入成本高,而且检查时妨碍正常的交通,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0003]此外,生活中的一些大型车辆,尤其是运营车辆,如货车、工程运输车、大客车等,其体积庞大,驾驶室位置高,在行驶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视野盲区,特别是大型车辆的正前方和车辆右侧区域,盲区内的非机动车、行人无法观察到,极易发生事故,而且大型车辆在转弯时由于存在内轮差和视野盲区,特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本地控制模块、盲区探测传感器、重量检测模块、本地报警装置及刹车联动装置,所述盲区探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盲区内预定距离的物体并将数据发送至所述本地控制模块;所述重量检测模块用于采集车辆载重量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所述本地控制模块,所述本地报警装置用于发出警报信息;所述刹车联动装置与车辆的刹车踏板联动,用于控制刹车踏板进行辅助刹车;所述盲区探测传感器、重量检测模块、本地报警装置及刹车联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本地控制模块可在所述盲区探测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盲区内存在物体时或车辆超载时控制所述本地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信息,并可控制所述刹车联动装置工作而联动所述刹车踏板进行辅助刹车。
[0006]进一步地,所述盲区探测传感器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于车辆前方,用于探测车辆前方盲区,其通过盲区探测延长线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传感器设于车辆右方,用于探测车辆右侧盲区,其通过盲区探测延长线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重量检测模块设于车辆承重轴上,其通过载重检测延长线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本地报警装置设于车辆驾驶室,其通过报警延长线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刹车联动装置设于刹车踏板附近,其通过制动延长线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连接。
[0008]进一步地,其还包括车速传感器,所述车速传感器设于车辆本地,其用于获取车辆
当前行驶速度;所述车速传感器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连接;当所述盲区探测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盲区内存在物体时,所述本地控制模块可根据车辆的当前行驶速度而控制所述刹车联动装置进行辅助刹车。
[0009]进一步地,其还包括远程拦截装置,用于锁定车辆而使车辆无法行驶,所述远程拦截装置设于车辆本地,其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连接。
[0010]进一步地,其还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云服务器,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设于车辆本地,其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云服务器可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进行通信。
[0011]进一步地,所述云服务器包括第二通信模块、云端报警装置及云处理器,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可与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进行远程通信;所述云端报警装置用于报警提醒;所述云处理器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及云端报警装置连接;当所述本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重量检测模块分析出当前车辆超载时,所述云处理器可控制所述云端报警装置报警,并远程控制所述远程拦截装置工作而对超载车辆进行拦截。
[0012]进一步地,其还包括拆除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重量检测模块是否被非法拆除;所述拆除检测模块设于车辆本地,其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本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拆除检测模块检测到所述重量检测模块被非法拆除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报警信号,以联动所述云端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0014]进一步地,所述云服务器还包括云存储模块,预存有车辆的标准载重量;所述云存储模块与所述云处理器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设有盲区探测传感器、重量检测模块、本地报警装置和刹车联动装置,其中,重量检测模块可检测车辆的载重量,盲区探测传感器可检测车辆前方和右方盲区内是否存在物体,其可有效对车辆进行监控,并且可在车辆盲区存在物体时或超载行驶时通过本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并可通过刹车联动装置联动车辆的刹车踏板进行刹车,从而实现被动的安全提醒,及主动的刹车干预。本技术的系统还设有云服务器,当车辆超载时,除了本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以警示驾驶员外,云服务器的云端报警装置也会进行报警以提示远程管理人员,从而利于远程管理人员下发锁车拦截指令,以远程控制车辆本地上的远程拦截装置而对车辆进行拦截,从而有效的对超载车辆进行管控。本技术的系统还设有拆除检测模块,可检测重量检测模块是否被非法拆除,从而有效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本技术的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设有升级接口和预留接口,其可方便用户对本地控制模块进行升级,以及连接其他车辆安全检测模块,如分级限速模块等而进行功能扩展,从而使得一套系统即可满足当前需求,又可通过升级扩展而满足未来使用需求,从而无需搭载多套系统,进而可降低成本,并可减少安装难度,提高使用便利性。本技术的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具有功能实用、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的特点,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原理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原理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原理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原理框图。
[0021]附图标识:车载终端10、本地控制模块11、盲区探测传感器12、第一传感器121、第二传感器122、重量检测模块13、本地报警装置14、刹车联动装置15、车速传感器16、远程拦截装置17、拆除检测模块18、第一通信模块19、云服务器20、第二通信模块21、云端报警装置22、云处理器23、云存储模块24、刹车踏板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列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技术不构成任何限制。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包括本地控制模块11、盲区探测传感器12、重量检测模块13、本地报警装置14、刹车联动装置15,进一步的,如图2~图5所示,其还可包括车速传感器16、远程拦截装置17、拆除检测模块18、第一通信模块19及云服务器20等。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本地控制模块(11),盲区探测传感器(12),用于检测车辆盲区内预定距离的物体并将数据发送至所述本地控制模块(11);重量检测模块(13),用于采集车辆载重量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所述本地控制模块(11),本地报警装置(14),用于发出警报信息;刹车联动装置(15),与车辆的刹车踏板(30)联动,用于控制刹车踏板(30)进行辅助刹车;所述盲区探测传感器(12)、重量检测模块(13)、本地报警装置(14)及刹车联动装置(15)分别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11)连接;所述本地控制模块(11)可在所述盲区探测传感器(12)检测到车辆盲区内存在物体时或车辆超载时控制所述本地报警装置(14)发出警报信息,并可控制所述刹车联动装置(15)工作而联动所述刹车踏板(30)进行辅助刹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区探测传感器(12)包括:第一传感器(121),设于车辆前方,用于探测车辆前方盲区,其通过盲区探测延长线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11)连接;第二传感器(122),设于车辆右方,用于探测车辆右侧盲区,其通过盲区探测延长线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11)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检测模块(13)设于车辆承重轴上,其通过载重检测延长线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11)连接;所述本地报警装置(14)设于车辆驾驶室,其通过报警延长线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11)连接;所述刹车联动装置(15)设于刹车踏板(30)附近,其通过制动延长线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11)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超载管理的辅助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车速传感器(16),设于车辆本地,其用于获取车辆当前行驶速度;所述车速传感器(16)与所述本地控制模块(11)连接;当所述盲区探测传感器(12)检测到车辆盲区内存在物体时,所述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京哲任宝刚陈光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云起智慧车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