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喷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2832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喷砂系统,包括机架和喷砂机器人,所述喷砂机器人位于所述机架上或所述机架一侧;所述机架上设有呈“T”形结构的喷砂平台,所述喷砂平台上具有喷砂端和上料端,所述喷砂端位于喷砂机器人一侧;以及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载台,所述旋转载台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在主旋转电机的驱动下在喷砂端和上料端能来回切换;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处均设有辅旋转电机,所述辅旋转电机上均设有用于夹持产品的治具。喷砂机器人对产品进行毛刺去除,并且集砂槽方便将沙回收起来,整体结构简洁,成本低廉,可靠性高,便于维修与保养;同时整体体积较小,便于在较小的空间中安装使用。便于在较小的空间中安装使用。便于在较小的空间中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喷砂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喷砂系统,属于喷砂


技术介绍

[0002]产品(石英舟)在完成生产完成后,会根据使用环境与要求,对产品进行喷砂去毛刺,达到半导体晶圆安装要求。
[0003]现有的对产品喷砂打磨都是人工喷砂,但是人工喷砂现场环境恶劣,对人身体伤害大,并且产品质量稳定性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效益营收。目前市场上的机器人喷砂系统,体积大,对空间的要求高,无法在较小空间内安装。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喷砂系统,安全可靠的提高产品的喷砂效率及质量,减少喷砂占用空间。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机器人喷砂系统,包括机架和喷砂机器人,所述喷砂机器人位于所述机架上或所述机架一侧;所述机架上设有呈“T”形结构的喷砂平台,所述喷砂平台上具有喷砂端和上料端,所述喷砂端位于喷砂机器人一侧;以及
[0008]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载台,所述旋转载台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在主旋转电机的驱动下在喷砂端和上料端能来回切换;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处均设有辅旋转电机,所述辅旋转电机上均设有用于夹持产品的治具。
[0009]进一步来说,所述机架外围设置有外壳,所述喷砂机器人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外壳密封连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放料窗口,所述放料窗口位于喷砂平台上方。
[0010]进一步来说,所述机架内或机架外侧设置有集砂槽。上述集砂槽可以为单独的槽体,也可以是底板与外壳合围而成的槽体。
[0011]进一步来说,所述放料窗口上设置有能上下移动的挡板。在放料窗口的上端具有磁吸件,所述挡板上设有与磁吸件对应的磁体,使挡板上移后能位置固定。挡板下移,挡板定位在旋转载台中部,使治具位于挡板内侧,对喷砂起到防护作用。
[0012]进一步来说,所述治具包括放料载具和压板,所述放料载具、压板上设置有对应的沟槽,所述压板通过螺栓锁固在放料载具上。
[0013]优选地,所述放料载具上设有限位杆。产品放置时,产品的顶住限位杆,方便产品定位,辅助产品放置。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具有触摸屏的悬臂电控盒。上述悬臂电控盒与控制柜相连,控制柜与喷砂机器人、旋转机构、喷砂机等电性连接。现场人员通过操控悬臂电控盒,实现产品的自动化喷砂作用。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喷砂机器人对产品进行毛刺去除,并且集砂槽方便将沙回收起来,整体结构简洁,成本低廉,可靠性高,便于维修与保养;同时整体体积较小,便于在较小的空间中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7]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缺少挡板)。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喷砂机器人、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缺产品、主旋转电机)。
[0023]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喷砂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5]实施例
[0026]参见图1

图6所示,一种机器人喷砂系统,包括机架1和喷砂机器人2,喷砂机器人2位于所述机架1上或机架一侧。本实施例中喷砂机器人2放置在机架1上。本实施例中机架1呈“T”字形结构,其上设置有喷砂平台3。上述喷砂平台3同样呈“T”字形结构。
[0027]本申请文件中喷砂平台3上具有喷砂端31和上料端32,喷砂端31位于喷砂机器人2一侧。喷砂平台3上设置有旋转机构4,上述旋转机构4包括旋转载台41,旋转载台41的下方居中位置设置有主旋转电机42。旋转载台上具有第一端411和第二端412,上述第一端411和第二端412在主旋转电机42的驱动下在喷砂端31和上料端32能来回切换。第一端411处设有辅旋转电机43a,第二端412处设有辅旋转电机43b。辅旋转电机43a上设有治具44a,辅旋转电机43b上设有治具44b,由于所夹持的产品S完全相同,本实施例中的辅旋转电机43a、辅旋转电机43b和治具44a、治具44b也完全相同。为了描述方便,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端411处的辅旋转电机43a和治具44a为例进行阐述。
[0028]辅旋转电机43a设置在旋转载台41上,治具44a与辅旋转电机43a的驱动轴连接,使
治具44a能旋转。本实施例中治具44a包括放料载具441a和压板442a,放料载具441a、压板442a上设置有对应的沟槽,产品S的一端放置在上述沟槽内,压板442a通过螺栓锁固在放料载具441a上,将产品S固定。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产品S不会出现水平偏差,在放料载具441a上设有限位杆443a,工作人员放料时能方便的对产品S水平位置定位,其与沟槽配合,共同实现产品S的精确定位。
[0029]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外围设置有外壳5,所述喷砂机器人2位于所述外壳5内,所述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外壳密封连接,使底板与外壳5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空间。外壳5上设置有放料窗口51,所述放料窗口51位于喷砂平台3上方。
[0030]本实施例中机架1内或机架外侧设置有集砂槽6。上述集砂槽可以为单独的槽体,也可以是底板与外壳合围而成的槽体。本实施例中的集砂槽6由底板与外壳合围而成。集砂槽6分布在喷砂平台3两侧且相互连通。喷砂机器人2上的喷砂头21的进砂端通过管路与集砂槽61导通,并在该管路上设有喷砂机。
[0031]喷砂机通过管路连接有喷砂头21,喷砂头21安装在喷砂机器人2上,通过喷砂机器人2的转动带动喷砂头21移动,对产品S进行作业。如图6所示,喷砂头21上具有固定支架211,用以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喷砂系统,包括机架和喷砂机器人,所述喷砂机器人位于所述机架上或所述机架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呈“T”形结构的喷砂平台,所述喷砂平台上具有喷砂端和上料端,所述喷砂端位于喷砂机器人一侧;以及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载台,所述旋转载台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在主旋转电机的驱动下在喷砂端和上料端能来回切换;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处均设有辅旋转电机,所述辅旋转电机上均设有用于夹持产品的治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内或机架外侧设置有集砂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喷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外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滑婷婷李新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