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动机性能测试的冷却液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2553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发动机性能测试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包括冷却液内循环系统、热交换装置、温度监测及控制装置和冷却液外循环系统,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统与所述冷却液外循环系统分别与所述热交换装置连接,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统与发动机连接,所述温度监测及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统、热交换装置及冷却液外循环系统连接,其冷却液内循环系统为闭式内循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现有的水温控制系统上增加除气管,连通发动机缸盖水道至膨胀水箱,确保发动机循环水道排气正常,在发动机进出水端加装旁通管和旁通阀,利用出水压力补偿进水压力,进一步降低进出水压差,并提高进出水流量,达到发动机试验冷却水系统模拟整车运行工况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性能测试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发动机性能测试的冷却液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发动机在试验中运转正常,循环水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规的循 环水温度控制方法是开式循环(也就是循环水靠发动机水泵流出后,经散热器交换冷却后 再进入发动机),即依靠发动机水泵带动冷却液流出发动机后,经散热器热交换冷却后再返 回发动机,参见图1。此方法虽能达到控制发动机冷却的目的,但不能对水压有效控制,且当 冷却液温控在沸点100°c左右时,会在发动机与水循环中产生大量水蒸气,不能有效排气, 同发动机在整车实际状况差距较大,不能全面考察和验证发动机的实际冷却能力,试验结 果不能够真实体现发动机测试需求。专利号为“200620116208. 0”,为“发动机冷 却液温控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液温控装置,即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性能测试的可控制发动机进 出水压力及模拟发动机在整车上运行状况的冷却液温控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性能测试的冷却液温控系统, 包括冷却液内循环系统、热交换装置、温度监测及控制装置和冷却液外循环系统,所述冷却 液内循环系统与所述冷却液外循环系统分别与所述热交换装置连接,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 统与发动机连接,所述温度监测及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统、所述热交换装 置及所述冷却液外循环系统连接,其中,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统为闭式内循环系统,所述闭 式内循环系统设置有用于降低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统的进出水压差的管路。上述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的闭式内循环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发动机出 水管、膨胀水箱、热交换管和发动机进水管以及旁通装置,所述旁通装置包括旁通管和旁通 阀,所述旁通阀设置在所述旁通管上,所述旁通管连通所述发动机进水管与所述发动机出 水管,以降低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统的进出水压差,所述发动机出水管与所述发动机的出 水口连接,所述发动机进水管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热交换管与所述热交换装 置连接。上述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的闭式内循环系统还包括除气装置,所述除气 装置包括加长管和除气管,所述加长管一端与所述膨胀水箱顶部连接,所述加长管另一端 设置有阀门,所述除气管连接所述发动机的缸盖水道和所述加长管。上述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其中,所述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包括互相连接的温度传 感器和温控电器箱,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出水管上,所述温控电器箱与所述 热交换装置及所述冷却液外循环系统连接。上述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的热交换装置为板式换热器。上述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热交换管上还设置有手动放气阀和自动放气阀。上述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其中,所述发动机进水管上还设置有补水阀。上述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热交换管上靠近所述膨胀水箱一端还设置有冷却液过滤器。上述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热交换管与所述发动机进水管连接处设置有 调节阀。上述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其中,所述发动机出水管与所述膨胀水箱连接处设置有 阀门,所述热交换管与所述发动机进水管连接处设置有阀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功效在于在现有的冷却液温控系统上增加除气管,连通发动机缸 盖水道至膨胀水箱,确保了发动机循环水道排气正常,在发动机进出水端加装旁通管和旁 通阀,利用出水压力补偿进水压力,进一步降低了进出水压差,并提高了进出水流量,达到 发动机试验冷却水系统模拟整车运行工况的目的,可使发动机在沸点100°c处稳定运行,并 使进水压力提高20 50kPa以上。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的冷却液温控系统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温控系统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工作原理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温控系统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发动机11出水口12进水口13缸盖水道2冷却液内循环系统20 闭式内循环系统201 发动机出水管2011 阀门 I202 发动机进水管2021 阀门 II2022 补水阀203 热交换管2031 自动放气阀2032 手动放气阀2033 调节阀2034、2035 冷却液过滤器204 旁通装置2041旁通阀2042旁通管205除气装置2051阀门2052加长管2053除气管207膨胀水箱2071限压阀2072压力表21开式内循环系统3热交换装置31板式换热器4温度监测及控制装置41温度传感器42温控电器箱5冷却液外循环系统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冷却液可以是水或者其他冷却液,本实施例在内循环系统中用水或 者冷却液循环,外循环系统用水循环,但不以此作为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外循环系统为现有技 术,在此不作赘述。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循环系统作详细说明。在发动机试验过程中,经常需要模拟整车状况及各种复杂试验条件进行试验控制。发动机循环水控制在发动机试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保证了发动机能否正 常试验及工作。常规的循环水温度控制方法是开式循环(也就是循环水靠发动机水泵流出 后,经散热器交换冷却后再进入发动机),参见图1,图1为现有技术的冷却液温控系统示意 图,如图所示,该冷却液内循环系统为开式内循环系统21。这种方法虽然有效地控制了发 动机循环水温度,但是同整车实际状况差距较大,且进水压力不能够有效控制,试验结果不 能够真实体现发动机测试需求。本专利技术综合了发动机试验要求的不同试验条件,设计了一 种简单的可控制发动机进出水压力及模拟发动机在整车上运行状况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参 见图2、图3及图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温控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温控系 统工作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液温控系统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发动机性能测 试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包括冷却液内循环系统2、热交换装置3、温度监测及控制装置4和冷 却液外循环系统5,冷却液内循环系统2与冷却液外循环系统5分别与热交换装置3连接, 冷却液内循环系统2与发动机1连接,温度监测及控制装置4分别与冷却液内循环系统2、 热交换装置3及冷却液外循环系统5连接,冷却液内循环系统2为闭式内循环系统20,该 闭式内循环系统20在发动机进水管202与发动机出水管201之间增设一旁通装置204,该 旁通装置204连通发动机进水管202与发动机出水管201,使得发动机冷却液内循环系统 自行闭合,通过该旁通装置204利用出水压力补偿进水压力,以降低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统的进出水压差,并提高进出水流量。本实施例中,该冷却液内循环系统2包括顺次连接的发动机出水管201、膨胀水箱207、热交换管203和发动机进水管202以及旁通管2042和旁 通阀2041,发动机出水管201与发动机1的出水口 11连接,发动机进水管202与发动机1 的进水口 12连接,旁通阀2041设置在旁通管2042上,旁通管2042连通所述发动机进水管 202与所述发动机出水管201,热交换管203与热交换装置3连接。发动机进水管202上还 设置有补水阀2022,当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液体时,需要时,打开该补水阀2022可以连通 冷却液外循环系统5,而将冷却液外循环系统5中的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发动机性能测试的冷却液温控系统,包括冷却液内循环系统、热交换装置、温度监测及控制装置和冷却液外循环系统,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统与所述冷却液外循环系统分别与所述热交换装置连接,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统与发动机连接,所述温度监测及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统、所述热交换装置及所述冷却液外循环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统为闭式内循环系统,所述闭式内循环系统设置有用于降低所述冷却液内循环系统的进出水压差的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盛军尹伟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