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业车辆的发动机冷却装置,详细地,涉及具备由发动机的动力驱动并向散热器进行冷却风通风的风扇、能够将风扇在向冷却用的正转方向旋转驱动的正转状态和向除尘用的倒转方向旋转驱动的倒转状态之间切换的旋转状态切换机构的作业车辆的发动机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上述作业车辆的发动机冷却装置通过使风扇在正转状态下旋转来冷却散热器,并通过将风扇切换至倒转状态来吹走附着于散热器的除尘部的尘埃。而且,以往,旋转状态切换机构构成为具备:利用发动机的动力旋转的传动带(驱动侧的环状转动体);与该传动带的内周面相接的正转用带轮(一个从动轮体);与外周面相接的倒转用带轮(另一个从动轮体);在风扇的输入带轮上卷绕的从动侧带(从动侧的环状转动体);并且通过电动马达的动作切换至正转用带轮压接于传动带的正转状态和倒转用带轮压接于传动带的倒转状态下的任一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63063号公报上述以往的结构中,由于旋转状态切换机构是切换至正转状态和倒转状态下的任一个的结构,因此存在如下缺点。作业结束后,在对旋转状态切换机构进行修理检查等维护作业的情况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作业车辆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由发动机(13)的动力驱动并向散热器(19)进行冷却风通风的风扇(20);能够将所述风扇(20)在向冷却用的正转方向旋转驱动的正转状态和向除尘用的倒转方向旋转驱动的倒转状态之间切换的旋转状态切换机构(22);所述旋转状态切换机构(22)具备:利用所述发动机(13)的动力旋转的驱动侧的环状转动体(23);与所述驱动侧的环状转动体(23)的内周面相接的内侧从动轮体(24);与所述驱动侧的环状转动体(23)的外周面相接的外侧从动轮体(25);卷绕在所述外侧从动轮体(25)、所述内侧从动轮体(24)及风扇驱动用轮体(26)上的从动侧的 ...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9.17 JP 2015-1841891.一种作业车辆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由发动机(13)的动力驱动并向散热器(19)进行冷却风通风的风扇(20);能够将所述风扇(20)在向冷却用的正转方向旋转驱动的正转状态和向除尘用的倒转方向旋转驱动的倒转状态之间切换的旋转状态切换机构(22);所述旋转状态切换机构(22)具备:利用所述发动机(13)的动力旋转的驱动侧的环状转动体(23);与所述驱动侧的环状转动体(23)的内周面相接的内侧从动轮体(24);与所述驱动侧的环状转动体(23)的外周面相接的外侧从动轮体(25);卷绕在所述外侧从动轮体(25)、所述内侧从动轮体(24)及风扇驱动用轮体(26)上的从动侧的环状转动体;能够对所述外侧从动轮体(25)及所述内侧从动轮体(24)一体地进行位置变更操作的执行机构(40);控制所述执行机构(40)的控制部(56)设置成在正常运转模式和维护模式之间自由切换控制模式,在所述正常运转模式中,所述控制部(56)以在所述正转状态和所述倒转状态之间交替切换的方式控制所述执行机构(40)的动作,在所述正转状态下使所述内侧从动轮体(24)压接于所述驱动侧的环状转动体(23)并且使所述外侧从动轮体(25)从所述驱动侧的环状转动体(23)离开,在所述倒转状态下使所述外侧从动轮体(25)压接于所述驱动侧的环状转动体(23)并且使所述内侧从动轮体(24)从所述驱动侧的环状转动体(23)离开,在所述维护模式中,所述控制部(56)以切换成中立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执行机构(40)的动作,在所述中立状态下所述内侧从动轮体(24)及所述外侧从动轮体(25)双方都不接受来自所述驱动侧的环状转动体(23)的动力传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车辆的发动机冷却装置具备检测处于所述中立状态的中立状态检测机构(54),所述控制部(56)构成为控制所述发动机(13)的动作,并且构成为在所述维护模式中,当所述发动机(13)动作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崎诚,北野达也,福井佑己,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