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冷却液自动补给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74927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02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自动补给回收系统。提出的一种发动机冷却液自动补给回收系统具有用以对发电机组进行冷却液补给、回收的冷却液储存箱(1);冷却液储存箱(1)包括有补给箱和回收箱;补给箱的出口通过手动球阀Ⅰ(2)、电动泵Ⅰ(3)、过滤器(4)、手动球阀Ⅱ(5)分别与每个发动机组的自动补给回收支路相连通;发电机组(13)的回水口通过截止阀Ⅱ(15)、手动球阀Ⅲ(7)、手动球阀Ⅳ(16)、电动泵Ⅰ(3)、手动球阀Ⅴ(17)与回收箱相连通;对应每个发电机组设置有用以对发电机组的冷却液进行实时补给的膨胀水箱(1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集中处理或再次利用,避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发电机组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液自动补给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冷却液对发动机具有冷却、防腐、防锈、防冻功能,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蒸发及泄露等缘故会引起冷却液的损失,当冷却液损失较大时若补充不及时造成发动机冷却液缺少会导致冷却液温度过高,严重者造成发动机气蚀,零部件热负荷过高,降低发动机使用寿命;发电机组冷却液在手动补充时,受液位报警及现场巡查影响,对现场人员依赖性强,自动化程度不高;若液位低报警故障或现场巡查没及时发现冷却液量不足,易造成冷却液补充不及时,该情况对多台机组的发电站影响更大;此外,由于冷却液回收较麻烦,在发电机组检修、保养或拆迁时,冷却液直接放掉,不仅造成了浪费,还污染了环境。现有相关专利(申请号:201310274300.4和201520870390.8)均涉及的冷却液补给、回收具有如下特点:(1)补给系统管路复杂,占地广,且不适用于多燃气发电机组电站;(2)回收系统新旧冷却液混合存放,污染新鲜冷却液,且需借助高压气流吹压,系统复杂;(3)冗余设计不够,可靠性不高;(4)对严寒地区使用存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自动补给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自动补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液自动补给回收系统具有用以对发电机组进行冷却液补给、回收的冷却液储存箱(1);所述的冷却液储存箱(1)包括有补给箱和回收箱;冷却液储存箱(1)的所述补给箱的出口通过手动球阀Ⅰ(2)、电动泵Ⅰ(3)、过滤器(4)、手动球阀Ⅱ(5)分别与每个发动机组的自动补给回收支路相连通;所述的自动补给回收支路具有与手动球阀Ⅱ(5)串联的手动球阀Ⅲ(7)和防爆电磁阀(6),且所述的手动球阀Ⅲ(7)与防爆电磁阀(6)并联;所述的自动补给回收支路上还设置有位于串联在发电机组的回水管路中的电动泵Ⅱ(8),所述电动泵Ⅱ(8)一端通过截止阀Ⅱ(15)与发电机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冷却液自动补给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冷却液自动补给回收系统具有用以对发电机组进行冷却液补给、回收的冷却液储存箱(1);所述的冷却液储存箱(1)包括有补给箱和回收箱;冷却液储存箱(1)的所述补给箱的出口通过手动球阀Ⅰ(2)、电动泵Ⅰ(3)、过滤器(4)、手动球阀Ⅱ(5)分别与每个发动机组的自动补给回收支路相连通;所述的自动补给回收支路具有与手动球阀Ⅱ(5)串联的手动球阀Ⅲ(7)和防爆电磁阀(6),且所述的手动球阀Ⅲ(7)与防爆电磁阀(6)并联;所述的自动补给回收支路上还设置有位于串联在发电机组的回水管路中的电动泵Ⅱ(8),所述电动泵Ⅱ(8)一端通过截止阀Ⅱ(15)与发电机组(13)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动三通球阀(9)、热交换器(10)与回水管道相连通,且所述的电动泵Ⅱ(8)与手动球阀Ⅲ(7)、防爆电磁阀(6)串联;所述的电动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伟任晓辉李文彬彭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