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Syk和VEGFR2双靶点抑制剂的1H-吡唑衍生物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52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2
一类脾酪氨酸激酶(Sy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EGFR2)双抑制剂,具体公开了式(I)所示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在制备脾酪氨酸激酶(Sy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EGFR2)双抑制剂相关药物中的应用。抑制剂相关药物中的应用。抑制剂相关药物中的应用。抑制剂相关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为Syk和VEGFR2双靶点抑制剂的1H

吡唑衍生物及应用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180005288X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脾酪氨酸激酶(Sy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EGFR2)双靶点抑制剂,具体涉及式(I)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在制备脾酪氨酸激酶(Sy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2(VEGFR2)双抑制剂相关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4]蛋白激酶(最大家族的人类激酶)包括超过500种蛋白。脾酪氨酸激酶(Syk)为Syk家族酪氨酸激酶的一员,且为早期B

细胞发育以及成熟B

细胞活化、信号转导和存活的调节子。
[0005]Syk为非受体酪氨酸激酶,其在多种细胞类型中的免疫受体

介导的和整联蛋白

介导的信号转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B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树突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血小板和破骨细胞。本申请中描述的免疫受体包括典型的免疫受体和免疫受体样分子。典型的免疫受体包括B

细胞和T

细胞抗原受体以及多种免疫球蛋白受体(Fc受体)。免疫受体样分子为结构上与免疫受体相关的或参与类似信号转导路径,且其主要涉及于非适应性免疫(non

adaptive immune)功能(包括嗜中性粒细胞活化、自然杀伤细胞识别和破骨细胞活性)。整联蛋白是细胞表面受体,其在白细胞粘连和先天和后天免疫性二者的活化中起着关键作用。
[0006]配体结合导致免疫受体和整联蛋白二者的活化,其导致Src家族激酶被活化,和受体

相关的跨膜适配体的细胞质表面中的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s)的磷酸化。Syk结合至该适配体的磷酸化的ITAM基序,导致Syk的活化以及随后的磷酸化和下游信号转导路径的活化。
[0007]Syk对于通过B

细胞受体(BCR)信号转导的B

细胞活化是关键的。Syk一旦结合至磷酸化的BCR,其被活化,因此在BCR活化后引起早期信号转导事件。通过BCR的B

细胞信号转导可以导致大范围的生物输出,其又依赖于B

细胞的发育阶段。BCR信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必须被精确调节。异常的BCR

介导的信号转导可以造成B

细胞活化失调和/或致病性自体抗体的形成,从而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或炎性疾病。缺乏Syk的小鼠表现出B

细胞成熟受损、免疫球蛋白产生降低、危害T

细胞

非依赖性免疫响应,和对于BCR刺激的持续的钙信号的显著减弱。
[0008]大量的证据支持了B

细胞和人免疫体系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或炎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开发用于减少B

细胞的基于蛋白的治疗(如Rituxan)代表了一种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性疾病的方法。已知自体抗体和它们得到的免疫复合物在自身免疫性
疾病和/或炎性疾病中起到致病作用。对于这些抗体的致病响应依赖于通过Fc受体的信号转导,其反过来又依赖于Syk。由于Syk在B

细胞活化中的作用以及FcR依赖性信号转导,Syk的抑制剂可以用作B

细胞介导的致病性活性(包括自体抗体产生)的抑制剂。因此,细胞中Syk酶的活性的抑制被提出可以通过其对自体抗体产生上的作用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0009]Syk也在FCεRI介导的肥大细胞脱粒和嗜曙红细胞活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Syk涉及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包括哮喘)。Syk结合至FCεRI的磷酸化的γ链(通过其SH2域),且其对于下游信号转导非常关键。Syk缺乏的肥大细胞表明缺乏脱粒、花生四烯酸和细胞因子分泌。这也还表明了于肥大细胞中抑制Syk活性的药理试剂。在哮喘的动物模型中,使用Syk反义寡核苷酸的治疗抑制抗原

诱导的嗜酸粒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浸润。Syk缺乏的嗜酸粒细胞也显示出响应FCεRI刺激的活化受损。因此,Syk的小分子抑制剂会用于治疗过敏诱导的炎性疾病(包括哮喘)。
[0010]Syk还表达于肥大细胞和单核细胞,已经显示出对于这些细胞的功能是重要的。例如,小鼠中Syk缺乏与IgE

介导的肥大细胞活性受损(其为TNF

α和其他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显著减少)相关。Syk激酶抑制剂也已经显示出在细胞测试中抑制肥大细胞脱粒。
[0011]VEGFR2,也称为KDR或Flk

1,被确定为VEGF和VEGFC的受体,是内皮细胞祖细胞的早期标记物,其表达仅限于体内内皮细胞。VEGFR2被证明是血管生成和病理状况(例如癌症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发展的主要信号转导者。已有研究表明表明,抗VEGF可以对促炎因子的表达和激活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减轻眼表炎症。VEGFR2通过其强大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转导血管生成的主要信号。但是,与其他代表性的酪氨酸激酶受体不同,VEGFR2并不使用Ras途径作为主要的下游信号传导,而是使用磷脂酶C蛋白激酶C途径来表达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MAP)激酶激活和DNA合成。因此,抑制VEGFR2活性及其下游信号传导是治疗涉及血管生成及炎症等疾病的重要靶标。
[0012]在肿瘤等疾病中,血管新生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如果能抑制血管新生,(Folkman,2002,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Semin Oncol。29(6Suppl 16):15

8;Witmer et al。,2003),眼病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Prog Retin Eye Res。22:1

2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分泌性血管生成的促有丝分裂原,Science,246:1306

130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诱导血管新生的关键因子。Ferrara等,2003,VEGF及其受体的生物学,自然医学9:9

22)。VEGFR2蛋白分子由细胞外区,跨膜区和胞质区三部分组成。VEGF能与VEGFR2的细胞外区相结合,这一结合可诱导VEGFR2胞质区酪氨酸激酶基团的磷酸化,从而启动细胞内的信号传递,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迁移和血管形成,并阻止血管内皮细胞的纠正。针对VEGFR2在促进血管新生信号传递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抑制VEGF与VEGF2的结合达到达到阻止血管新生,抑制炎症的作用。血管生成异常与许多疾病的病理学有关,包括癌症、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和眼表炎症(DED)等疾病。血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式1的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式1

1的化合物与咪唑反应合成式1

2的化合物;步骤2:通过式1

2的化合物合成式1

3的化合物;步骤3:通过式1

3的化合物合成式1

4的化合物;步骤4:通过式1

4的化合物合成式1

5的化合物;步骤5:通过式1

5的化合物与4

吗啉苯胺反应合成式1

6的化合物;步骤6:通过式1

6的化合物与式1

7的化合物反应合成式1

8的化合物;步骤7:通过式1

8的化合物合成式1的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具体为:步骤1:向式1

1的化合物的乙腈溶液中,加入咪唑和DIEA,反应液在90摄氏度下搅拌16小时,反应液浓缩,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干燥过滤浓缩后得到式1

2的化合物;步骤2:向式1

2的化合物的乙醇溶液中,加入二水合氯化亚锡,90摄氏度下搅拌3小时,反应液减压浓缩,加入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至pH=9有白色固体析出,滤除析出的固体,滤液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后得到式1

3的化合物;步骤3:氮气保护下,在式1

3的化合物的二氯苯溶液中加入CDI,在190摄氏度下搅拌2小时,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饼干燥后得到式1

4的化合物;步骤4:向三氯氧磷中加入式1

4的化合物和二甲基苯胺,在110摄氏度下搅拌1.5小时,反应液浓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调节pH至9有固体析出,将析出的固体过滤,滤饼干燥后得到式1

5的化合物;步骤5:向式1

5的化合物的异丙醇溶液中加入4

吗啉苯胺和DIEA,反应液在100摄氏度下搅拌32小时,反应液过滤,滤饼干燥后得到式1

6的化合物;步骤6:向1,4

二氧六环和水中加入式1

6的化合物、式1

7的化合物、碳酸钾和Pd(dppf)Cl2,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反应液80摄氏度搅拌4小时,向反应液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后得到式1

8的
化合物;步骤7:向式1

8的化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在25摄氏度下搅拌1小时,反应液用氨水调节pH至8,加入水,用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浓缩,粗品加入丙酮,加热至60摄氏度搅拌0.5小时后降至室温,过滤,真空干燥得到式1的化合物。3.一种制备式2的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式1

6的化合物与式2

1的化合物反应合成式2

2的化合物;步骤2:通过式2

2的化合物合成式2的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具体为:步骤1:向1,4

二氧六环和水中加入式1

6的化合物、式2

1的化合物、碳酸钾和Pd(dppf)Cl2,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反应液80摄氏度搅拌4小时,向反应液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后得到式2

2的化合物;步骤2:向式2

2的化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中加入三氟乙酸,在25摄氏度下搅拌2小时,反应液用氨水调节pH至8,加入水,用二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浓缩,粗品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式2的化合物。5.一种制备式3的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式3

1的化合物与咪唑反应合成式3

2的化合物;步骤2:通过式3

2的化合物合成式3

3的化合物;步骤3:通过式3

3的化合物合成式3

4的化合物;步骤4:通过式3

4的化合物合成式3

5的化合物;步骤5:通过式3

5的化合物与4

吗啉苯胺反应合成式3

6的化合物;步骤6:通过式3

6的化合物与式1

7的化合物反应合成式3的化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具体为:步骤1:向式3

1的化合物的乙腈溶液中,加入咪唑和DIEA,反应液在90摄氏度下搅拌16小时,反应液浓缩,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一次,无
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后得到式3

2的化合物;步骤2:向式3

2的化合物的乙醇溶液中,加入二水合氯化亚锡,80摄氏度下搅拌3小时,反应液减压浓缩,加入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和至pH=9有白色固体析出,滤除析出的固体,滤液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后得到式3

3的化合物;步骤3:氮气保护下,在式3

3的化合物的二氯苯溶液中加入CDI,在190摄氏度下搅拌2小时,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过滤,滤饼干燥后得到式3

4的化合物;步骤4:向三氯氧磷中加入式3

4的化合物和二甲基苯胺,在110摄氏度下搅拌1.5小时,反应液浓缩,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调节pH至9有固体析出,将析出的固体过滤,滤饼干燥后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式3

5的化合物;步骤5:向式3

5的化合物的异丙醇溶液中加入4

吗啉苯胺和DIEA,反应液在100摄氏度下搅拌16小时,反应液过滤,滤饼干燥后得到式3

6的化合物;步骤6:向1,4

二氧六环和水中加入式3

6的化合物、式1

7的化合物、碳酸钾和Pd(dppf)Cl2,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反应液80摄氏度搅拌4小时,向反应液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到粗品;粗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式3的化合物。7.一种制备式4的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式3

6的化合物与式2

1的化合物反应合成式4的化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包括:向1,4

二氧六环和水中加入式3

6的化合物、式2

1的化合物、碳酸钾和Pd(dppf)Cl2,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反应液90摄氏度搅拌4小时,向反应液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后得到粗品;粗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分离纯化得到式4的化合物。9.一种制备式5的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式5

1的化合物与式5

2的化合物反应合成式5

3的化合物;步骤2:通过式5

3的化合物合成式5

4的化合物;步骤3:通过式5

4的化合物合成式5

5的化合物;步骤4:通过式5

5的化合物合成式5

6的化合物;步骤5:通过式5

6的化合物与式1

5的化合物反应合成式5

7的化合物;步骤6:通过式5

7的化合物与式5

8的化合物反应合成式5

9的化合物;步骤7:通过式5

9的化合物合成式5的化合物。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具体为:步骤1:向式5

1的化合物的DMSO溶液中,加入碳酸钾和式5

2的化合物,反应液在80摄氏度下搅拌16小时,反应液浓缩,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干燥,过滤,浓缩后得到式5

3的化合物;步骤2:将式5

3的化合物少量分批加入盐酸二氧六环溶液中,室温条件下搅拌16小时,然后反应液减压浓缩后得到式5

4的化合物;步骤3:氮气保护下,在式5

4的化合物的乙醇溶液中加入乙酸钠,室温条件下搅拌1小时后加入氧杂环丁酮和氯化锌,室温条件下搅拌2小时后再加入氰基硼氢化钠,在40摄氏度下搅拌16小时,然后向反应液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然后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后得到式5

5的化合物;步骤4:氮气保护下,在式5

5的化合物的甲醇溶液中加入钯碳,用氢气球置换三次,然后在氢气条件下,反应液室温搅拌16个小时,然后反应液过滤,滤液浓缩干燥后得到式5

6的化合物;步骤5:向式1

5的化合物的异丙醇溶液中加入式5

6的化合物和DIEA,反应液在100摄氏度下搅拌16小时,然后使反应液降至室温后,过滤,滤饼干燥后得到式5

7的化合物;步骤6:向1,4

二氧六环和水中加入式5

7的化合物、式5

8的化合物、碳酸钾和Pd(dppf)Cl2,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反应液100摄氏度搅拌16小时,向反应液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得到式5

9的化合物;
步骤7:向式5

9的化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中加人四丁基氟化铵和乙二胺,反应液在75摄氏度下搅拌16小时,然后反应液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8,加入水,用二氯甲烷萃取两次,然后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浓缩得到粗品;粗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式5的化合物。11.一种制备式6的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式6

1的化合物与式1

5的化合物反应合成式6

2的化合物;步骤2:通过式6

2的化合物与式5

8的化合物反应合成式6

3的化合物;步骤3:通过式6

3的化合物合成式6的化合物。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具体为:步骤1:向式1

5的化合物的二甲亚砜溶液中加入式6

1的化合物和DIEA,反应液在120摄氏度下搅拌16小时,然后使反应液降至室温后,加入水中,固体析出,过滤,滤饼用异丙醇打浆,过滤干燥后得到式6

2的化合物;步骤2:向1,4

二氧六环和水中加入式6

2的化合物、式5

8的化合物、碳酸钾和Pd(dppf)Cl2,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反应液100摄氏度搅拌16小时,向反应液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后得到粗品;粗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后得到式6

3的化合物;步骤3:将式6

3的化合物加入到盐酸二氧六环中,反应液在25摄氏度下搅拌16小时,然后反应液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8,加入水,用二氯甲烷萃取两次,然后,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后浓缩得到粗品;粗品加入丙酮,搅拌0.5小时后,过滤,滤饼干燥后得到式6的化合物。13.一种制备式7的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式7

1的化合物与式1

5的化合物反应合成式7

2的化合物;步骤2:通过式7

2的化合物与式5

8的化合物反应合成式7

3的化合物;步骤3:通过式7

3的化合物合成式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文远王宏健谭亮陈曙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康维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