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2501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包括:缸套,所述缸套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设有活塞环和油环,所述油环位于所述活塞环的下方,所述缸套的内表面上部设有容碳槽,所述容碳槽的两端设有刮碳刃口。当活塞燃烧做功行程,活塞下行时,活塞头部环岸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积碳,通过容碳槽的刮碳刃口进行刮掉,刮掉的积碳暂时储存在容碳槽里,在随后的排气行程时排除出去,减少活塞环岸积碳,同时缸套表面干净,防止出现刮下的积碳造成的拉伤和磨损缸套、活塞环及活塞。活塞环及活塞。活塞环及活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柴油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船用发动机中,考虑燃油价格因素,通常使用重柴油和重油,由于重柴油和重油中含硫、灰分和颗粒物的比重较大,导致缸套和活塞环润滑状态变差和活塞头部积碳较多,出现活塞、缸套和活塞环早期磨损问题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以延缓活塞、缸套和活塞环的磨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包括:缸套,所述缸套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设有活塞环和油环,所述油环位于所述活塞环的下方,所述缸套的内表面上部设有容碳槽,所述容碳槽的两端设有刮碳刃口。
[0006]优选地,所述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所述刮碳刃口的下端边缘平齐或者高出位置最高的所述活塞环的上边缘。
[0007]优选地,所述容碳槽两端与所述缸套内表面之间圆角过渡形成所述刮碳刃口。
[0008]优选地,所述容碳槽呈圆弧形,包括主体圆弧段和位于所述主体圆弧段两端的圆角过渡段,所述圆角过渡段与所述缸套内表面的衔接点处的切线与所述缸套内表面夹角为φ,9
°
≤φ≤10
°

[0009]优选地,所述容碳槽的深度为T1,T1=(0.8~1.2)mm,宽度为T2,T2=(12~18)mm,半径为Rx,Rx=(15~20)mm。
[0010]优选地,所述缸套下部周向均布有多条储油槽。
[0011]优选地,所述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所述储油槽的上端平齐或者低于位置最高的所述活塞环的下边缘,且所述储油槽的上端高于位置第二高的所述活塞环的上边缘,所述储油槽的下端低于所述油环的上边缘。
[0012]优选地,所述活塞位于下止点时,所述储油槽的下端低于所述油环的下边缘。
[0013]优选地,所述储油槽呈圆弧形,所述储油槽的两端与所述缸套的内表面之间圆角过渡。
[0014]优选地,所述储油槽的深度为T3,T3=(2~3)mm,所述储油槽的半径为Ry,Ry=(3~5)mm,所述储油槽的两端与所述缸套的内表面之间的过渡圆弧半径为Rz,Rz=(2~3)mm。
[00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申请在缸套的上部设有容碳槽,容碳槽的两端边缘设有刮碳刃口,当活塞燃烧做功行程,活塞下行时,活塞头部环岸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积碳,通过容碳槽的刮碳刃口进行刮掉,刮掉的积碳暂时储存在容碳槽里,在随后的排气行程时排除出去,减少活塞环岸积
碳,同时缸套表面干净,防止出现刮下的积碳造成的拉伤和磨损缸套、活塞环及活塞。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活塞位于上止点);
[0018]图2是本技术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活塞位于下止点);
[0019]图3是图1中活塞位于上止点时容碳槽和活塞环的位置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中容碳槽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缸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图5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缸套;11、容碳槽;12、刮碳刃口;13、储油槽;2、活塞;3、活塞环;4、油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且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如图1

图4共同所示,一种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包括:缸套1,缸套1内设有活塞2,活塞2设有活塞环3和油环4,油环4位于活塞环3的下方,缸套1的内表面上部设有容碳槽11,容碳槽11的两端设有刮碳刃口12。图示实施例中,活塞环3设有三条,从上往下依次为活塞一环、活塞二环和活塞三环,油环4位于活塞三环的下方。
[0026]当活塞2燃烧做功行程,活塞2下行时,活塞2头部环岸燃烧不完全产生的积碳,通过容碳槽11的刮碳刃口12进行刮掉,刮掉的积碳暂时储存在容碳槽11里,在随后的排气行程时排除出去,减少活塞环岸积碳,同时缸套1表面干净,防止出现刮下的积碳造成的拉伤和磨损缸套1、活塞环3及活塞2。
[0027]优选地,活塞2位于上止点时,下方的刮碳刃口12的下端边缘平齐或高出活塞一环的上边缘,避免容碳槽11与容纳活塞一环的环槽相通,活塞一环存储的机油进入容碳槽11中,在做功冲程中被烧掉。
[0028]优选地,容碳槽11两端与缸套1内表面之间圆角过渡形成刮碳刃口12。图示实施例中,容碳槽11呈圆弧形,包括主体圆弧段和位于主体圆弧段两端的圆角过渡段,圆角过渡段与缸套1内表面的衔接点处的切线与缸套1内表面夹角为φ,9
°
≤φ≤10
°
,进行平缓过渡,防止吊装或拆装活塞2时出现卡环现象。容碳槽11的深度为T1,T1=(0.8~1.2)mm,宽度为T2,T2=(12~18)mm,半径为Rx,Rx=(15~20)mm,防止过分削弱缸套1强度。
[0029]如图2、图5和图6共同所示,缸套1下部周向均布有多条储油槽13,活塞2位于下止点时,储油槽13的上端平齐或者低于活塞一环的下边缘,且储油槽13的上端高于位于活塞二环的上边缘,防止容纳活塞一环的环槽与储油槽13相通,油气上窜到缸内形成过度损耗,储油槽13的下端低于油环4的上边缘。活塞2位于下止点时,储油槽13分别与容纳活塞二环、活塞三环及油环4的环槽相通,储油槽13里的润滑油充分储存在活塞二环和油环4之间,随后活塞2上行,存储的润滑油通过活塞2和油环4进行布油,从而改善缸内润滑状况,降低活塞2、活塞环3和缸套1的磨损,提升其使用寿命。
[0030]进一步地,储油槽13的下端低于油环4的下边缘,以使容纳油环4的环槽能够充分
储油。
[0031]储油槽13呈圆弧形,储油槽13的两端与缸套1的内表面之间圆角过渡,分散应力,圆角过渡的半径为Rz,Rz=(2~3)mm。
[0032]储油槽13的深度为T3,T3=(2~3)mm,储油槽的半径为Ry,Ry=(3~5)mm,满足储油要求的同时避免削弱缸套1强度。
[0033]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包括:缸套,所述缸套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设有活塞环和油环,所述油环位于所述活塞环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套的内表面上部设有容碳槽,所述容碳槽的两端设有刮碳刃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所述刮碳刃口的下端边缘平齐或者高出位置最高的所述活塞环的上边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碳槽两端与所述缸套内表面之间圆角过渡形成所述刮碳刃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碳槽呈圆弧形,包括主体圆弧段和位于所述主体圆弧段两端的圆角过渡段,所述圆角过渡段与所述缸套内表面的衔接点处的切线与所述缸套内表面夹角为φ,9
°
≤φ≤10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清理积碳的缸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碳槽的深度为T1,T1=(0.8~1.2)mm,宽度为T2,T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长平邓刚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潍柴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