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极自动投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115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铜的火法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残极自动投炉装置,包括输送轨道、提升机架、移载小车和倾转卸料机,在输送轨道上设置有运载平车,在运载平车上并排摆放有残极斗;提升机架包括垂直提升架体和水平行走架体;移载小车行走支撑在行走轨道上,移载小车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第一驱动部驱动移载小车在行走轨道上行进,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残极斗升降动作;倾转卸料机用于将对应工位处的残极斗向一侧倾斜顶推。本申请实现斗内物料自动投加入炉,代替繁琐的残极斗提升移动和人工投炉,达到全覆盖的自动化流程,解决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流程繁琐的问题,降低了安全方面的隐患,确保符合冶炼工艺要求。确保符合冶炼工艺要求。确保符合冶炼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残极自动投炉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铜的火法冶炼
,具体涉及一种残极自动投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冶炼过程中,铜阳极板经过电解后剩余的残极以及冷铜需重新投料回炉,既可再利用重新精炼铸成阳极板,也可通过适当的配比调整炉内工艺温度和冶炼工况。残极和冷铜装入专用的残极斗内,炉窑加料口设置的高度位置较高,残极斗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经过电葫芦提升平移至加料口,再通过人工将斗内的物料加入炉内,整体流程较为繁琐冗长,劳动强度较大,操作过程中存在不安全因素,时效性差,不利于适时添加对炉内的温度及工况进行调整。
[0003]申请号202111219415 .4提供了一种残极加料系统和残极加料方法,包括竖直机架、水平机架、适于放置残极垛的提升架、用于检测残极垛是否完全被推入竖直机架内的光幕传感器、用于检测提升架是否移动到位的提升架位置检测模块、第一卷扬机、变频器、整形装置、用于将提升架上的残极垛推入冶金炉内的水平推运装置、拉绳编码器、遥控发射器和控制器。其整体动作结构灵活性差,定位困难,整体制作成本高,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残极自动投炉装置,实现斗内物料自动投加入炉,代替繁琐的残极斗提升移动和人工投炉,达到全覆盖的自动化流程,解决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流程繁琐的问题,降低了安全方面的隐患,确保符合冶炼工艺要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残极自动投炉装置,包括:r/>[0007]输送轨道,在所述输送轨道上设置有运载平车,在所述运载平车上并排摆放有残极斗;
[0008]提升机架,其跨设在所述输送轨道上,所述提升机架包括呈倒L型布置的垂直提升架体和水平行走架体;
[0009]移载小车,在所述水平行走架体上设置有行走轨道,所述移载小车行走支撑在所述行走轨道上,所述移载小车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移载小车在行走轨道上行进,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残极斗升降动作;以及
[0010]倾转卸料机,所述倾转卸料机布设在所述水平行走架体的端部下侧,所述倾转卸料机用于将对应工位处的残极斗向一侧倾斜顶推。
[0011]根据本技术残极自动投炉装置,优选地,所述倾转卸料机包括:
[0012]第一支座;
[0013]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上的卸料架,所述卸料架的其中一端通过转轴和轴承座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上;以及
[0014]翻转动力推杆,所述翻转动力推杆驱动所述卸料架俯仰摆动动作。
[0015]根据本技术残极自动投炉装置,优选地,所述残极斗的其中一侧为敞口结构,所述残极斗的底部设置有档杆,所述档杆与所述残极斗的开口方向垂直,所述卸料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档杆对应的限位杆;当所述残极斗放置于卸料架上时,所述档杆与所述限位杆错位贴合。
[0016]根据本技术残极自动投炉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设置在移载小车上的多组支撑滚轮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滚轮对应支撑在行走轨道上,在所述移载小车上设置有连接相对的其中两组支撑滚轮的同步轴,所述驱动电机与同步轴传动连接。
[0017]根据本技术残极自动投炉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设置在移载小车上的卷扬机,在所述残极斗上设置有多对吊耳,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下端设置有于吊耳一一对应的吊钩。
[0018]根据本技术残极自动投炉装置,优选地,所述运载平车上设置有残极斗放置架,所述残极斗放置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档杆对应贴合导向。
[0019]根据本技术残极自动投炉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设置在移载小车上的卷扬机,在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下端设置有提升框,所述提升框上下滑动设置在垂直提升架体中,所述提升框的底部下部前后对应设置有两呈L型提升臂,两L型提升臂的下侧的托杆与残极斗的底部贴合支撑。
[0020]根据本技术残极自动投炉装置,优选地,所述行走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挡块。
[0021]根据本技术残极自动投炉装置,优选地,还包括炉门升降机构,所述炉门升降机构包括炉门、门架和第三驱动部,所述炉门上设置有投料口,所述投料口处设置有投料挡板,所述炉门上设置有与投料挡板对应的滑移导槽,所述第三驱动部设置在门架上,所述第三驱动部驱动所述投料挡板升降动作。
[0022]根据本技术残极自动投炉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三驱动部包括气缸和设置在门架上的多组滑轮,所述气缸通过绕设在滑轮上的拉绳与投料挡板连接。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申请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整体采用普通型钢材料、通用备件制作,制作成本、难度较低,前期制作完成后5

7天时间可完成现场安装。
[0025]2、本申请安装、调试方便。电动平车安装、移载小车构成及现场设备安装基本不影响正常生产作业,可利用生产空闲时间完成安装、调试。
[0026]3、本申请自动化程度较高,可大幅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优化人员结构,减少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0027]4、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过程流畅快捷,效率较高,可提升周期内物料投加量,投加数量和频次可随时调整,契合工艺及炉况要求,减少烟气外溢排放。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残极自动投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移载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炉门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倾转卸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序号:
[0034]100为输送轨道、101为运载平车、102为残极斗、103为档杆、104为吊耳、105为导向杆;
[0035]210为垂直提升架体、220为水平行走架体、221为行走轨道、222为限位挡块;
[0036]300为移载小车、301为支撑滚轮、302为驱动电机、304为卷扬机、305为提升框、306为提升臂、307为提升框;
[0037]400为倾转卸料机、401为第一支座、402为卸料架、403为翻转动力推杆、404为限位杆;
[0038]500为炉门升降机构、501为炉门、502为门架、503为气缸、504为滑轮、505为拉绳、506为投料挡板、507为滑移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残极自动投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轨道,在所述输送轨道上设置有运载平车,在所述运载平车上并排摆放有残极斗;提升机架,其跨设在所述输送轨道上,所述提升机架包括呈倒L型布置的垂直提升架体和水平行走架体;移载小车,在所述水平行走架体上设置有行走轨道,所述移载小车行走支撑在所述行走轨道上,所述移载小车上设置有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移载小车在行走轨道上行进,所述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残极斗升降动作;以及倾转卸料机,所述倾转卸料机布设在所述水平行走架体的端部下侧,所述倾转卸料机用于将对应工位处的残极斗向一侧倾斜顶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极自动投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转卸料机包括:第一支座;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上的卸料架,所述卸料架的其中一端通过转轴和轴承座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座上;以及翻转动力推杆,所述翻转动力推杆驱动所述卸料架俯仰摆动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残极自动投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极斗的其中一侧为敞口结构,所述残极斗的底部设置有档杆,所述档杆与所述残极斗的开口方向垂直,所述卸料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档杆对应的限位杆;当所述残极斗放置于卸料架上时,所述档杆与所述限位杆错位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残极自动投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设置在移载小车上的多组支撑滚轮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滚轮对应支撑在行走轨道上,在所述移载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体茂范七营狄英豪牛建伟李艺许向波曹军超张红星王兵徐亚峰韩普龙孔新龙党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