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化储存和取出系统的储存容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50934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9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储存和取出系统的储存容器(6),用于在自动化储存和取出系统(1)中储存产品物品(5;5a)。储存容器(6)包括基部(6B)、两个第一平行侧壁(6S1)、垂直于该两个第一平行侧壁的两个第二平行侧壁(6S2)、以及顶部开口(6TO)。储存容器还包括两个侧面开口(6SO),以允许一个或多个物品通过侧面开口中的一个侧面开口在卸载站点(10)处从储存容器(6)被卸载、或者在装载站点(10a)处被装载到储存容器中。储存容器(6)设置有约束件,该约束件被布置成在运送储存容器(6)期间约束一个或多个物品(5;5a)的移动以防通过侧面开口(6SO)中的一个侧面开口离开。中的一个侧面开口离开。中的一个侧面开口离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自动化储存和取出系统的储存容器
[0001]本申请为国际申请日为2019年11月28日、国际申请号为PCT/EP2019/082955、专利技术名称为“用于自动化储存和取出系统的储存容器”的中国国家阶段申请的分案申请,该中国国家阶段申请的进入国家阶段日为2021年5月27日、申请号为201980078314.4、专利技术名称为“用于自动化储存和取出系统的储存容器”。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储存和取出系统的储存容器。

技术介绍

[0003]图1A和图1C公开了具有框架结构100的典型的现有技术自动化储存和取出系统1。图1B和图1D分别公开了操作图1A和图1C中公开的系统1的现有技术容器搬运车辆200、300。
[0004]框架结构100包括多个直立构件102,并且任选地包括支撑直立构件102的多个水平构件103。构件102、103通常可由金属(例如经挤出的铝型材)制成。
[0005]框架结构100限定储存网格104,该储存网格包括成排布置的储存柱105,在储存柱105中,储存容器106(也被称为箱)一者堆叠在另一者的顶部上来形成堆叠物107。
[0006]每个储存容器106通常可容纳多个产品物品(未示出),并且储存容器106内的产品物品可为相同的,或者可取决于应用而为不同的产品类型。
[0007]储存网格104防止堆叠物107中的储存容器106的水平移动,并且引导储存容器106的竖直移动,但是在堆叠时一般不以其他方式支撑储存容器106。
[0008]自动化储存和取出系统1包括在储存网格104的顶部上按网格图案布置的容器搬运车辆轨道系统108,多个容器搬运车辆200、300(如图1B和图1D中例示的)在轨道系统108上操作,以将储存容器106从储存柱105中升高和将储存容器106降低到储存柱105中,并且还将储存容器106运送到储存柱105上方。构成网格图案的网格单元122中的一者的水平范围在图1A和图1C中用粗线标记。
[0009]每个网格单元122具有通常在30cm至150cm的区间内的宽度,以及通常在50cm至200cm的区间内的长度。每个网格开口115由于轨道110、111的水平范围而具有通常比网格单元122的宽度和长度小2cm至10cm的宽度和长度。
[0010]轨道系统108包括第一组平行轨道110和第二组平行轨道111,该第一组平行轨道被布置成引导容器搬运车辆200、300在框架结构100的顶部上沿第一方向X移动,该第二组平行轨道被布置成垂直于第一组平行轨道110以引导容器搬运车辆200、300沿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移动。以这种方式,轨道系统108限定网格柱112,在该网格柱上方容器搬运车辆200、300可在储存柱105上方横向(即在平行于水平X

Y平面的平面内)移动。
[0011]每个现有技术容器搬运车辆200、300包括车辆主体201和八个车轮的车轮装置301,其中第一组四个车轮使得容器搬运车辆200、300能够沿X方向横向移动,并且第二组剩余的四个车轮使得能够沿Y方向横向移动。可以将车轮装置中的一组或两组车轮提升和降低,使得第一组车轮和/或第二组车轮可以在任一时刻与一组相应轨道110、111接合。
[0012]每个现有技术容器搬运车辆200、300还包括提升设备(未示出),用于竖直运送储存容器106,例如将储存容器106从储存柱105中升高以及将储存容器106降低到储存柱105中。提升设备包括适于接合储存容器106的一个或多个夹持/接合设备(未示出),并且可以从车辆200、300降低这些夹持/接合设备,使得可沿正交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第三方向Z调节夹持/接合设备相对于车辆200、300的位置。
[0013]传统上,并且也出于本申请的目的,Z=1表示网格104的最上层,即紧靠轨道系统108下方的层,Z=2表示轨道系统108下方的第二层,Z=3表示第三层等。在图1A和图1C中公开的示例性现有技术网格104中,Z=8表示网格104的最下面的底层。因此,作为示例,并且使用图1A和图1D中表示的笛卡尔坐标系X、Y、Z,图1A中被表示为106

的储存容器可被称为占据网格位置或单元:X=10、Y=2、Z=3。容器搬运车辆200、300可被称为在层Z=0中行进,并且每个网格柱112可由其X坐标和Y坐标表示。
[0014]每个容器搬运车辆200包括储存隔间或空间(未示出),用于当在轨道系统108上运送储存容器106时容纳和装载储存容器106。储存空间可包括居中布置在车辆主体内的腔体,例如如WO2014/090684A1(该专利文献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所述。
[0015]可替换地,容器搬运车辆300可具有悬臂构造,如NO317366(该专利文献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所述。
[0016]容器搬运车辆200可具有覆盖区域(footprint),即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范围,该覆盖区域通常等于网格单元122的横向范围,即网格单元122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范围,例如如WO2015/193278A1(该专利文献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所述。本文所用的术语“横向”可意指“水平的”。
[0017]可替换地,容器搬运车辆200可具有大于网格柱112的横向范围(由网格柱限定的横向区域)的覆盖区域,例如如WO2014/090684A1中所公开的。
[0018]轨道系统108可为单轨道系统,如图2A所示。可替换地,轨道系统108可为双轨道系统,如图2B所示,因而允许具有通常对应于由网格柱112限定的横向区域的覆盖区域202、202

的容器搬运车辆201沿网格柱112的行行进,即使另一容器搬运车辆200邻近该行被定位在网格柱112上方也是如此。单轨道和双轨道系统,或在单轨道系统108中包括单轨道和双轨道装置的组合,在水平面P中形成包括多个矩形和均匀网格位置或网格单元122的网格图案,其中每个网格单元122包括网格开口115,该网格开口由第一轨道110的一对轨道110a、110b和第二组轨道111的一对轨道111a、111b界定。在图2B中,网格单元122由虚线箱指示。
[0019]结果,轨道110a和110b形成成对的相邻轨道,限定了在X方向上延伸的平行的网格单元行,并且轨道111a和111b形成成对的相邻轨道,限定在Y方向上延伸的平行的网格单元行。
[0020]如图2C所示,每个网格单元122具有宽度W
C
和长度L
C
,该宽度通常在30cm至150cm的区间内,该长度通常在50cm至200cm的区间内。每个网格开口115具有宽度W
O
和L
O
长度,该宽度和长度通常比网格单元122的宽度W
C
和长度L
C
小2cm至10cm。
[0021]在X方向和Y方向上,相邻网格单元122被布置成彼此接触,使得其间没有空间。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存容器(6),用于在自动化储存和取出系统(1)中储存产品物品(5;5a),其中所述储存容器(6)包括:

基部(6B);

两个第一平行侧壁(6S1);

两个第二平行侧壁(6S2),垂直于两个所述第一平行侧壁;

顶部开口(6TO);

两个侧面开口(6SO),以允许一个或多个物品通过所述侧面开口中的一个侧面开口在卸载站点(10)处从所述储存容器(6)被卸载,或者在装载站点(10a)处被装载到所述储存容器中;其中,所述储存容器(6)设置有约束件,所述约束件被布置成在将所述储存容器(6)运送至所述卸载站点(10)或所述装载站点(10a)期间约束所述一个或多个物品(5;5a)的移动以防通过所述侧面开口(6SO)中的一个侧面开口离开;其中所述约束件包括唇部(6G),所述唇部在所述侧面开口(6SO)中的一个侧面开口的下边缘处从所述基部(6B)向上突出;其中所述约束件包括可升高底板(6PS),所述可升高底板能在下列位置之间移动地连接至所述储存容器(6):

下部位置,所述下部位置被布置成在将所述储存容器运送至所述卸载站点或所述装载站点期间约束所述一个或多个物品的移动以防通过所述侧面开口中的一个侧面开口离开;以及

上部位置,所述上部位置被布置成在所述卸载站点或所述装载站点处不约束一个或多个物品通过所述侧面开口中的一个侧面开口离开的移动;其中:

在所述下部位置中,所述可升高底板(6PS)低于向上突出的所述唇部(6G);

在所述上部位置中,所述可升高底板(6PS)与向上突出的所述唇部(6G)竖直对齐或者高于向上突出的所述唇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存容器(6),其中所述唇部(6G)是连续的、间断的或断开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存容器(6),其中所述唇部(6G)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平行侧壁(6S1)的方向倾斜或弯曲,以允许产品物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特龙
申请(专利权)人:自动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