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基橡胶三釜汽提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50700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丁基橡胶三釜汽提方法及其装置,包括汽提釜A、汽提釜C、过滤器A、过滤器C、喷射器组B、换热器A、换热器B、分离罐及进料泵A、进料泵C,增加了汽提釜B、过滤器B、喷射器组A、进料泵B。自汽提釜A分离的重组分物料,通过进料泵A,进入汽提釜B进行二次汽提;自汽提釜B分离的气相物料,返回汽提釜A;自汽提釜B分离的重组分物料通过进料泵B,进入汽提釜C进行三次汽提;自汽提釜C分离的气相物料,返回汽提釜B。本发明专利技术降低了操作温度和真空度,降低了能耗,降低了体系中溶剂残留量,提高了溶剂循环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的汽提方法,尤其涉及卤化丁基橡胶溶剂的汽提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卤化丁基橡胶是一种以丁基橡胶和卤素为原料进一步反应生成的特种胶,属高附 加值的化工产品。在生产卤化丁基橡胶过程中,以溶剂为载体,进行卤化反应,因此反应完 成后需将溶剂分离并循环使用。现有技术的卤化丁基橡胶多采用二釜汽提的操作方法。两釜分别加入加热蒸汽, 第二釜闪蒸汽汇同第一釜闪蒸汽冷凝后得到溶剂循环使用。卤化丁基橡胶具有表面粘性 大、热稳定性差的特点。在现有二釜汽提方法条件下,为了使溶剂的分离效果较佳,则要求 较高的操作温度和真空度条件。然而,由于卤化胶的热稳定性差,温度过高对卤化胶性能不 利。同样,为了保证卤化胶的性能而降低汽提温度,对溶剂汽提不利,会使体系中溶剂残留 量增大。中国专利CN86108612A公开了一种溶剂再利用方法。该方法是将溶剂烃与氧化铝 填充柱连续接触,能有效脱除溶剂中的卤化烃,减少溶剂循环使用累积的杂质。该方法的缺 陷是溶剂分离的效果不佳,且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三釜汽提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利 于物料的充分混合,降低操作温度和真空度,降低体系中溶剂残留量,提高溶剂循环利用率。本专利技术之一的三釜汽提方法是这样实现的a.第一次汽提,由溶剂和卤化丁基橡胶组成的物料,进入汽提釜A1进行第一次汽提;一次汽提所 得到的气相物料经过过滤器A4、换热器B10后输出;一次汽提所得到的重组分物料通过进 料泵A12,进入下一步的汽提釜B2 ;b.第二次汽提,进入汽提釜B2的物料,进行第二次汽提;二次汽提所得到的气相物料依次通过过 滤器B5、喷射器组A7,经气相返回线A15返回汽提釜A1 ;二次汽提所得到的重组分物料通 过进料泵B13,进入下一步的汽提釜C3 ;c.第三次汽提,进入汽提釜C3的物料,进行第三次汽提;三次汽提所得到的气相物料依次通过过 滤器C6、换热器A9、分离罐11及喷射器组B8,经气相返回线B16返回汽提釜B2 ;三次汽提 所得到的重组分物料经过进料泵C14输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的第三次汽提釜和第二次汽提釜得到的气相物料分别进入第二次汽提釜和 第一次汽提釜上的下部,所述的第一次汽提釜和第二次汽提釜得到的重组分物料分别进入 第二次汽提釜和第三次汽提釜的底部;所述汽提釜A1、汽提釜B2、汽提釜C3设有底部搅拌器;所述汽提釜A1、汽提釜B2、汽提釜C3的操作压力为0. 01 0. 2Mpa。所述喷射器组B8的气相入口 19的吸入气量与进料口 20的进料量之比可以为 1 400 500。所述汽提釜A1搅拌转速可以为55 100转/分钟,搅拌器形式可以为四 六叶 直桨形或四叶45度斜桨形;所述汽提釜B2和汽提釜C3的搅拌转速可以为45 85转/分钟,搅拌器形式可 以为四叶45度斜桨形。本专利技术之二的三釜汽提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丁基橡胶三釜汽提方法的装置,包括汽提釜、过滤器、喷射器、换热器、分离罐 和进料泵,其特征是汽提釜A1顶部的气相物料输出口通过管线依次与过滤器A4、输出管线相连;汽提 釜A1的重组分物料输出口通过管线依次与进料泵A12、汽提釜B2中部的进料口相连;汽提釜B2顶部的气相物料输出口通过管线依次与过滤器B5、喷射器组A7相连,然 后经气相返回线A15与汽提釜A1相连;汽提釜B2底部的重组分物料输出口通过管线依次 与进料泵B13、汽提釜C3中部的进料口相连,;汽提釜C3顶部的气相物料输出口通过管线依次与过滤器C6、换热器A9、分离罐11 及喷射器组B8相连接,然后经气相返回线B16与汽提釜B2相连;汽提釜C3底部的重组分 物料输出口依次与进料泵C14、输出管线相连。在具体实施中,所述气相返回线A15返回至汽提釜A1底切线向上400mm处;所述气相返回线B16返回至汽提釜B2底切线向上400mm处。所述喷射器组A7、喷射器组B8中心线的安装位置可以位于汽提釜A1、汽提釜B2、 汽提釜C3顶部切线1. 5米以上。所述过滤器A4、过滤器B5、过滤器C6的有效过滤面积可以为进料管内截面积的 2 5倍,滤网为20 40目。所述换热器A9底部的安装位置可以高于分离罐11顶部切线1. 5米以上;所述换热器B10底部安装位置可以高于汽提釜A1顶部切线2米以上。所述进料泵A12、进料泵B13、进料泵C14进口处PH计顶部探头探入位置可以设置在测量管道近管壁处。本专利技术通过三釜汽提的方法和装置,增加了平衡次数和停留时间,降低了操作温 度和真空度;通过采用物料的逆流接触方式,优化了传质过程;分两次有效利用了后釜的 闪蒸热,降低了能耗,使体系中溶剂残留量低,溶剂的循环利用率增高,且提高了橡胶的性 能。本专利技术三釜汽提后胶中含溶剂的量低于0. 15wt%,而现有技术的二釜汽提后胶中含溶 剂量低于0. 3wt%0本专利技术的三釜汽提方法提供了独特的温度压力范围,适用于卤化丁基橡胶生产,也适用于进行其它热稳定性差且易残留溶剂体系的汽提。 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三釜汽提方法装置示意图。图中,1-汽提釜A,2-汽提釜B,3-汽提釜C,4_过滤器A,5_过滤器B,6_过滤器C, 7-喷射器组A,8-喷射器组B,9-换热器A,10-换热器B,11-分离罐,12-进料泵A,13-进 料泵B,14-进料泵C,15-气相返回线A,16-气相返回线B,17-喷射器组A物料气相入口,18-喷射器组A水蒸汽进料口,19-喷射器组B物料气相入口,20-喷射器组B水蒸汽进料□。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三釜汽提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描述如下来自上工序的溴化丁基胶液(10_20衬%溴化丁基橡胶和80_90wt%己烷溶剂)先 进入汽提釜A,在汽提釜A底部通入水蒸汽,将胶液中的己烷溶剂从胶中蒸出,同时溴化丁 基橡胶凝聚成胶粒,下游工序来的大量循环热水送入汽提釜A,汽提釜A中的胶粒浓度被稀 释至4wt%左右,形成溴化胶粒水。汽提釜A底部设有搅拌器。在汽提釜A中溴化丁基橡胶 溶液中的大部分己烷被蒸发成蒸汽,与部分水蒸汽一起先经过滤器A过滤后进入换热器B, 换热器B的凝液自流至下游工序。汽提釜A底的溴化胶粒水仅含少量2_4wt %己烷,由进料泵A送入汽提釜B,溴化 胶粒水在汽提釜B中进一步减压汽提,汽提釜B的压力由顶部蒸汽喷射器组A的抽吸维持, 喷射器组A由水蒸汽驱动。汽提釜B顶部抽吸的含己烷蒸汽先经过滤器B过滤返回汽提釜 A0含0.5-1% wt己烷的溴化胶粒水自汽提釜B底部用送料泵B送入汽提釜C。溴 化胶粒在汽提釜C中进一步减压汽提。自汽提釜C底得到溴化丁基橡胶中己烷含量小于 0. 15% wt的溴化胶粒水,用进料泵C送入下游工序。汽提釜C顶部含有己烷的水蒸汽通过 换热器A冷凝进入到分离罐,分离罐上的物料送到下游工序。汽提釜C的压力由顶部蒸汽 喷射器组B的抽吸维持,喷射器组B由水蒸汽驱动。蒸汽喷射器组B排出的气体返回汽提 釜B。汽提釜A、B中都设置了搅拌器。所述汽提釜A、汽提釜B、汽提釜C的操作压力分别为0. 15Mpa、0. IMPa和0. 05MPa。所述喷射器组A气相入口的吸入气量与进料口进料量之比为1 30;所述喷射器 组B的气相入口的吸入气量与进料口的进料量之比为1 400。所述汽提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丁基橡胶三釜汽提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第一次汽提,  由溶剂和卤化丁基橡胶组成的物料,进入汽提釜A(1)进行第一次汽提;一次汽提所得到的气相物料经过过滤器A(4)、换热器B(10)后输出;一次汽提所得到的重组分物料通过进料泵A(12),进入下一步的汽提釜B(2);  b.第二次汽提,  进入汽提釜B(2)的物料,进行第二次汽提;二次汽提所得到的气相物料依次通过过滤器B(5)、喷射器组A(7),经气相返回线A(15)返回汽提釜A(1);二次汽提所得到的重组分物料通过进料泵B(13),进入下一步的汽提釜C(3);  c.第三次汽提,  进入汽提釜C(3)的物料,进行第三次汽提;三次汽提所得到的气相物料依次通过过滤器C(6)、换热器A(9)、分离罐(11)及喷射器组B(8),经气相返回线B(16)返回汽提釜B(2);三次汽提所得到的重组分物料经过进料泵C(14)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畔丁文有陈茂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