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带分条防跑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958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带分条防跑偏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导料滚轴体,所述导料滚轴体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首先由齿圈转动后通过与传动齿轮的啮合带动传动齿轮和固定螺纹杆转动,然后由固定螺纹杆转动后通过与螺纹口的螺纹连接推动限位环一和限位环二进行调节在导料滚轴体表面的限位位置,最后由调节螺杆在限位圈的限位下在限位环二的内部转动后,使限位环二调节与限位环一之间的限位距离,使不同宽度的铜条也可稳定稳定进行输送,从而具备了防跑偏效果好稳定输送的优点,替代了现有铜带分条中仅通过导料滚轴对铜带进行导向的方式,提高了铜带分条防止铜条跑偏的稳定性。带分条防止铜条跑偏的稳定性。带分条防止铜条跑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带分条防跑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带分条
,具体为一种铜带分条防跑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铜带是一种金属元件,主要用于生产电器元件、灯头、电池帽、钮扣、密封件、接插件,主要用作导电、导热、耐蚀器材,如电气元器件、开关、垫圈、垫片、电真空器件、散热器、导电母材及汽车水箱、散热片、气缸片等各种零部件。
[0003]在铜加工行业中,通常采用分条机对铜带坯切成片状、切成条状,但是现有的铜带分条中仅通过导料滚轴对铜带进行导向,铜带在光滑的导料滚轴上滑动输送中容易发生跑偏,导致后期分条过程中不能准确的分条,容易产生残次品。
[0004]因此,需要对铜带分条过程中的导料滚轴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铜带分条过程中容易在导料滚轴上滑动中发生跑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带分条防跑偏装置,具备了防跑偏效果好稳定输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铜带分条中仅通过导料滚轴对铜带进行导向,导致在光滑的导料滚轴上滑动输送中容易发生跑偏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带分条防跑偏装置,包括底座;
[0007]所述底座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导料滚轴体,所述导料滚轴体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一,所述限位环一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二,所述限位环二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外侧贯穿至限位环一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位于限位环一外侧的限位圈,所述限位环一远离限位环二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螺纹杆,所述底座的内侧开设有螺纹口,所述螺纹口的内部与固定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纹杆远离限位环一的一侧延伸至底座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与传动齿轮表面啮合的齿圈,所述齿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传动齿轮外侧的稳定环。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摩擦齿轮,所述摩擦齿轮的数量为若干个。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位于限位环二内侧的后侧,所述调节螺杆的数量为若干个。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的顶部与底部均活动镶嵌有滚珠,所述滚珠的表面与稳定环的内侧滑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限位环二的外侧设置有旋转圈,所述旋转圈的内壁与摩擦齿轮的表面啮合。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旋转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位于摩擦齿轮的外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首先由齿圈转动后通过与传动齿轮的啮合带动传动齿轮和固定螺纹杆转动,然后由固定螺纹杆转动后通过与螺纹口的螺纹连接推动限位环一和限位环二进行调节在导料滚轴体表面的限位位置,最后由调节螺杆在限位圈的限位下在限位环二的内部转动后,使限位环二调节与限位环一之间的限位距离,使不同宽度的铜条也可稳定稳定进行输送,从而具备了防跑偏效果好稳定输送的优点,替代了现有铜带分条中仅通过导料滚轴对铜带进行导向的方式,提高了铜带分条防止铜条跑偏的稳定性。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摩擦齿轮,能够与旋转圈配合,使调节螺杆便于使用者转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齿圈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1、底座;2、导料滚轴体;3、限位环一;4、限位环二;5、调节螺杆;6、限位圈;7、固定螺纹杆;8、螺纹口;9、传动齿轮;10、齿圈;11、稳定环;12、摩擦齿轮;13、滚珠;14、旋转圈;15、支撑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铜带分条防跑偏装置,包括底座1;
[0023]底座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导料滚轴体2,导料滚轴体2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一3,限位环一3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二4,限位环二4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5,调节螺杆5的外侧贯穿至限位环一3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位于限位环一3外侧的限位圈6,限位环一3远离限位环二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螺纹杆7,底座1的内侧开设有螺纹口8,螺纹口8的内部与固定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固定螺纹杆7远离限位环一3的一侧延伸至底座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9,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与传动齿轮9表面啮合的齿圈10,齿圈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传动齿轮9外侧的稳定环11。
[0024]参考图3,调节螺杆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摩擦齿轮12,摩擦齿轮12的数量为若干个。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摩擦齿轮12,能够与旋转圈14配合,使调节螺杆5便于使用者转动。
[0026]参考图3,调节螺杆5位于限位环二4内侧的后侧,调节螺杆5的数量为若干个。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将调节螺杆5设置为位于限位环二4内侧的后侧,能够使调节螺杆5不影响限位环一3对铜条滑动限位,使铜条流畅在限位环一3与限位环二4的之间进行滑动输送。
[0028]参考图4,传动齿轮9的顶部与底部均活动镶嵌有滚珠13,滚珠13的表面与稳定环11的内侧滑动连接。
[002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滚珠13,能够使传动齿轮9与稳定环11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使传动齿轮9与稳定环11之间流畅的滑动,便于使用者流畅的转动齿圈10。
[0030]参考图3,限位环二4的外侧设置有旋转圈14,旋转圈14的内壁与摩擦齿轮12的表面啮合。
[003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旋转圈14,能够与摩擦齿轮12的表面啮合,便于使用者转动旋转圈14后带动多个调节螺杆5和摩擦齿轮12同步转动,便于使用者同时对多个调节螺杆5转动。
[0032]参考图3,旋转圈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环15,支撑环15位于摩擦齿轮12的外侧。
[003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支撑环15,能够对旋转圈14进行限位,使旋转圈14稳定在传动齿轮9的表面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稳定的使用旋转圈14。
[003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根据铜条的位置对限位环一3的限位位置进行调节,首先转动在稳定环11和滚珠13限位下的齿圈10,使齿圈10转动后与齿圈10啮合的传动齿轮9转动,使传动齿轮9带动固定螺纹杆7在螺纹口8的内部转动,使固定螺纹杆7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带分条防跑偏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导料滚轴体(2),所述导料滚轴体(2)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一(3),所述限位环一(3)的表面套设有限位环二(4),所述限位环二(4)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杆(5),所述调节螺杆(5)的外侧贯穿至限位环一(3)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位于限位环一(3)外侧的限位圈(6),所述限位环一(3)远离限位环二(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固定螺纹杆(7),所述底座(1)的内侧开设有螺纹口(8),所述螺纹口(8)的内部与固定螺纹杆(7)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纹杆(7)远离限位环一(3)的一侧延伸至底座(1)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9),所述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与传动齿轮(9)表面啮合的齿圈(10),所述齿圈(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位于传动齿轮(9)外侧的稳定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宇易谢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实力金属分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