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折处牵引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727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骨折处牵引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包括第一弧形臂板,第一弧形臂板上设有第一窗口,第一弧形臂板底端还固定设有第一双向伸缩缸,第一双向伸缩缸的两侧输出端均固定连接第一弧形夹板,第一弧形臂板上固定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设有伸缩缸,伸缩缸的输出端与横杆固定连接,横杆上固定连接有U形活动槽,U形活动槽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上转动设有齿轮,转动块上方设有第二弧形臂板,第二弧形臂板上位于转动块一侧固定设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与齿轮之间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弧形臂板和第二弧形臂板,且第一弧形壁板与第二弧形臂板之间间距可调,用于对患者骨折端关节进行牵引,便于医生对其进复位操作。进复位操作。进复位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折处牵引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骨折处牵引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患者在骨折后通常需要对其骨折处进行复位,骨折手法复位方法大致如下:拔伸牵引,这种复位方法对所有骨折都有可能用到,是一类基本复位手法,在对骨折进行复位的时候,要先把骨折端进行牵引;提拉牵抖,在对骨折端进行牵拉复位之后,还有小的错位可以通过轻轻的抖动使其复位;折顶回旋,适用于骨折部位有比较长的尖齿,要先用牵拉的方式使尖齿初步复位,之后再以其为支点进行反折;旋转复位,适用于骨折部位有旋转、移位,要先对其进行牵拉,再进行反方向的旋转使其复位;端提挤按,适用于骨折端有短缩、成角,骨折端比较紧张难以牵拉,可以通过对骨折端的按压以达到复位;拿捏合拢和挤压分骨,前者主要适用于骨折端有分离,此时要使其进行合拢;后者则见于有两个骨同时并排出现骨折,此时要使用分开的方式使两个骨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以达到复位。
[0003]在对患者骨折处进复位时主要由医生握住患者骨折两端,并对其骨折端进行牵引、转动等操作,对骨折处进行复位,此过程通常是由医生手动完成,有时还需要好几个医护人员协助完成,过程比较耗时耗力,所以提出一种辅助医生进行骨折复位的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折处牵引固定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骨折处牵引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弧形臂板,第一弧形臂板上两侧开设有第一窗口,第一弧形臂板底端还固定设有第一双向伸缩缸,第一双向伸缩缸的两侧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一连接杆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板;
[0007]第一弧形臂板上固定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设有伸缩缸,伸缩缸的输出端与横杆固定连接,横杆上固定连接有U形活动槽,U形活动槽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上转动设有齿轮,转动块上方设有第二弧形臂板,第二弧形臂板上位于转动块一侧固定设有弧形齿条,弧形齿条与齿轮之间啮合;
[0008]弧形齿条上还设有第一滑槽,弧形齿条上还固定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之间相对应,转动块顶端固定连接有L形杆,L形杆上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夹板上位于弧面凹陷处固定设有第一软质布料,且第一弧形夹板的大小略小于第一窗口,可以在第一窗口内移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弧形臂板内中间位置设有第一软垫。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位于伸缩缸的一旁固定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伸长端均与横杆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上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可以驱动转动块在U形活动槽上转动,齿轮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可以驱动齿轮转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弧形臂板内中间位置同样固定设有第二软垫,第二弧形臂板上位于第二软垫两侧开设有第二窗口,第二弧形臂板底端固定设有第二双向伸缩缸,第二双向伸缩缸的两端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杆。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固定设有第二弧形夹板,第二弧形夹板上位于弧面凹陷处固定设有第二软质布料,第二弧形夹板略小于第二窗口。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弧形臂板和第二弧形臂板,且第一弧形壁板与第二弧形臂板之间间距可调,用于对患者骨折端关节进行牵引,便于医生对其进复位操作,同时装置中第二弧形臂板与第一弧形臂板之间的角度可以调节,且第二弧形臂板还可以是转动一定进度,方便在复位过程中对患者错位处骨头进转动复位,第一弧形臂板与第二弧形臂板之间位置没有障碍物,便于医生对患者骨折处进行复位操作。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Ⅰ;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Ⅱ;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Ⅲ;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说明:
[0023]1、第一弧形臂板;2、第一窗口;3、第一弧形夹板;4、第一连接杆;5、第一双向伸缩缸;6、第一软质布料;7、第一软垫;8、连接板;9、伸缩杆;10、伸缩缸;11、第二弧形臂板;12、第二窗口;13、第二弧形夹板;14、第二软质布料;15、第二软垫;16、第二双向伸缩缸;17、第二连接杆;18、横杆;19、U形活动槽;20、转动块;21、齿轮;22、弧形齿条;23、第一电机;24、第二电机;25、支架;26、第二滑槽;27、第一滑槽;28、L形杆;2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6]如图1

4所示,一种骨折处牵引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弧形臂板1,第一弧形臂板1内
中间位置设有第一软垫7,第一弧形臂板1上位于第一软垫7两侧开设有第一窗口2,第一弧形臂板1底端还固定设有第一双向伸缩缸5,第一双向伸缩缸5的两侧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两个第一连接杆4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板3,第一弧形夹板3上位于弧面凹陷处固定设有第一软质布料6,且第一弧形夹板3的大小略小于第一窗口2,可以在第一窗口2内移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软质布料6的材质可以是硅胶材质、棉制品、海绵材质等,同时第一双向伸缩缸5还可以设置成两个单向伸缩缸,分别与第一连接杆4连接,可以实现与本技术方案相同的作用。
[0027]第一弧形臂板1上固定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固定设有伸缩缸10,连接板8上位于伸缩缸10的一旁固定设有伸缩杆9,伸缩缸10的输出端和伸缩杆9的伸长端均与横杆18固定连接,横杆18上固定连接有U形活动槽19,U形活动槽19上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0,转动轴上连接有第一电机23,第一电机23可以驱动转动块20在U形活动槽19上转动,转动块20上转动设有齿轮21,齿轮2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可以驱动齿轮21转动,转动块20上方设有第二弧形臂板11,第二弧形臂板11上位于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折处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弧形臂板(1),第一弧形臂板(1)上两侧开设有第一窗口(2),第一弧形臂板(1)底端还固定设有第一双向伸缩缸(5),第一双向伸缩缸(5)的两侧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两个第一连接杆(4)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夹板(3);第一弧形臂板(1)上固定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上固定设有伸缩缸(10),伸缩缸(10)的输出端与横杆(18)固定连接,横杆(18)上固定连接有U形活动槽(19),U形活动槽(19)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0),转动块(20)上转动设有齿轮(21),转动块(20)上方设有第二弧形臂板(11),第二弧形臂板(11)上位于转动块(20)一侧固定设有弧形齿条(22),弧形齿条(22)与齿轮(21)之间啮合;弧形齿条(22)上还设有第一滑槽(27),弧形齿条(22)上还固定设有支架(25),支架(25)上设有第二滑槽(26),第一滑槽(27)与第二滑槽(26)之间相对应,转动块(20)顶端固定连接有L形杆(28),L形杆(28)上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9),滑块(29)与第一滑槽(27)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折处牵引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夹板(3)上位于弧面凹陷处固定设有第一软质布料(6),且第一弧形夹板(3)的大小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