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牵引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968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牵引治疗装置,其主要包括有与肘关节吊具相匹配的保护壳体,在所述保护壳体内固定有内衬护垫,所述内衬护垫包括有肘关节周径护垫体、以及在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周径护垫体,在每个周径护垫体的开口两端上均固定有绑紧带,位于同一肘关节周径护垫体上的两个所述绑紧带通过魔术贴或卡扣件相连接将所述保护壳体固定在所述肘关节吊具的外侧上,在所述保护壳体的外壁上沿前臂平行方向设置有重力牵引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通过重力牵引机构持续的牵引,恢复肱骨骨折断端力线,达到保守治疗的目的。达到保守治疗的目的。达到保守治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牵引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行业中骨科辅助治疗器械的
,具体涉及为一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牵引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各骨折的2%左右。最常见于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常由低能量损伤所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临床中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针对患者年龄较大且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如合并三种及以上的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或者心肺功能极差的患者以及不能耐受麻醉或者耐受手术的患者,临床上通常不采用手术治疗,只能进行传统的保守治疗,即尺骨鹰嘴牵引治疗。
[0003]传统的尺骨鹰嘴牵引治疗,需要要求患者卧床,即将患者患肢前臂吊于头顶,保持肘关节屈曲90
°
,并在肱骨干内缘的延长线(即沿尺骨鹰嘴下3cm)进行牵引悬吊,从而使患肢恢复力线,达到牵引治疗的目的。由于骨牵引时间较长,患者长时间保持这一姿势会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考虑到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长期卧床牵引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肌力耐力减退、深静脉血栓等一系列致残的并发症,如若处理不当,则会遗留下不可挽回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尺骨鹰嘴牵引的保守治疗过程中由于长期卧床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为此,我们利用尺骨鹰嘴骨牵引的生物力学原理,在现有肘关节吊具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牵引治疗装置。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牵引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肘关节吊具相匹配的保护壳体,在所述保护壳体内固定有内衬护垫,所述内衬护垫包括有肘关节周径护垫体、以及在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肢周径护垫体,每个所述上肢周径护垫体的开口两端上均固定有绑紧带,位于同一上肢周径护垫体上的两个所述绑紧带通过魔术贴或卡扣件相连接将所述保护壳体固定在所述肘关节吊具的外侧上,在所述保护壳体的外壁上沿前臂垂直方向滑动设置有重力牵引机构。
[000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重力牵引机构包括有固定在保护壳体相对两外壁上的滑槽,在两个所述滑槽内共同滑动设置有重力牵引组件。
[000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解释及限定,所述重力牵引组件包括有设置于每个所述滑槽内的滑块,在每个滑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牵引杆,在两个所述牵引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承重板,在所述承重板的中间上固定连接有内螺孔座内,在所述内螺孔座内螺纹连接有牵引重物,在所述牵引重物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内螺孔座相对应的螺纹柱,在每个滑块上还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用于将所述滑块锁合在滑槽内,以此防止所述牵引重物上下滑动。
[000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补充,在所述螺纹柱上还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
栓位于所述内螺孔座的上方,其用于将是牵引重物锁合在内螺孔座上并限制所述牵引重物相向滑动。
[000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牵引重物的重量为2

4kg,其在肱骨近端骨折起到持续牵引的同时进而保证患者佩戴肘关节吊具挂脖的舒适度。
[0010]与传统的尺骨鹰嘴牵引治疗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针对肘关节吊具设计了保护壳体,并在保护壳体内固定有内衬护垫以及在其外壁上沿前臂垂直方向滑动设置有重力牵引机构,本技术适用于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通过重力牵引机构持续的牵引,恢复肱骨骨折断端力线,达到保守治疗的目的,为该类保守治疗的老年患者提供一种舒适、方便、可靠的治疗方案。2、本技术针对重力牵引组件进行滑动设计可根据不同患者肘关节周径大小调整牵引点的位置,以此改善牵引治疗的牵引效果和患者因牵引重物带来的不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重力牵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参考原理图。
[0015]图中:保护壳体1,重力牵引机构2,内衬护垫3,滑槽4,重力牵引组件5,牵引重物6,螺纹柱7,限位螺栓8,肘关节吊具9。
[0016]所述内衬护垫3包括肘关节周径护垫体301,上肢周径护垫体302,绑紧带303。
[0017]所述重力牵引组件5包括滑块501,在每个滑块501,牵引杆502,承重板503,内螺孔座504,紧固螺栓50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9]如附图1至4所示,一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牵引治疗装置,其包括有保护壳体1,其中保护壳体1的内槽与肘关节吊具9的外形相匹配,在所述保护壳体1内固定有内衬护垫3,所述内衬护垫3包括有肘关节周径护垫体301、以及在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肢周径护垫体302,每个所述上肢周径护垫体302的开口两端上均固定有绑紧带303,位于同一上肢周径护垫体302上的两个所述绑紧带303通过魔术贴或卡扣件相连接将所述保护壳体1固定在所述肘关节吊具9的外侧上,在所述保护壳体1的外壁上沿前臂垂直方向滑动设置有重力牵引机构2,所述重力牵引机构2包括有固定在保护壳体1相对两外壁上的滑槽4,在两个所述滑槽4内共同滑动设置有重力牵引组件5,所述重力牵引组件5包括有设置于每个所述滑槽4内的滑块501,在每个滑块5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牵引杆502,在两个所述牵引杆502之间固定连接有承重板503,在所述承重板503的中间上固定连接有内螺孔座504内,在所述内螺孔座504内螺纹连接有牵引重物6,在所述牵引重物6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内螺孔座504相对应的螺纹柱7,在每个滑块501上还设置有紧固螺栓505,所述紧固螺栓505用于将所述滑块501锁合在滑槽4内,以此防止所述牵引重物6上下滑动,在所述螺纹柱7上还设置有限位螺栓8,
所述限位螺栓8位于所述内螺孔座504的上方,其用于将是牵引重物6锁合在内螺孔座504上并限制所述牵引重物6相向滑动。
[0020]进一步,所述牵引重物6的重量为2

4kg,其在肱骨近端骨折起到持续牵引的同时进而保证患者佩戴肘关节吊具挂脖的舒适度。其中牵引重物6优选金属铅材质制成,无论是从成本而言,还是牵引效果而言,或是体积大小而言,目前金属铅材质为最佳。当然,不排除其他密度较大的非金属材料。
[0021]其治疗原理及方式:
[0022]我们现将肘关节吊具9佩戴在患者骨折手臂上上,其中肘关节吊具9的远端覆盖于前臂的1/2,其近端覆盖于掌关指节,且患者的掌心朝上,然后通过四根绑紧带303将该牵引装置固定在肘关节吊具9的外侧上,并将牵引重物6连接在内螺孔座504内,上、下滑动两个滑块501调整牵引重物6合适位置,采用紧固螺栓505锁死,患者就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牵引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与肘关节吊具(9)相匹配的保护壳体(1),在所述保护壳体(1)内固定有内衬护垫(3),所述内衬护垫(3)包括有肘关节周径护垫体(301)、以及在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肢周径护垫体(302),每个所述上肢周径护垫体(302)的开口两端上均固定有绑紧带(303),位于同一所述上肢周径护垫体(302)上的两个绑紧带(303)通过魔术贴或卡扣件相连接将所述保护壳体(1)固定在所述肘关节吊具(9)的外侧上,在所述保护壳体(1)的外壁上沿前臂垂直方向滑动设置有重力牵引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牵引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牵引机构(2)包括有固定在保护壳体(1)相对两外壁上的滑槽(4),在两个所述滑槽(4)内共同滑动设置有重力牵引组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牵引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牵引组件(5)包括有设置于每个所述滑槽(4)内的滑块(501),在每个滑块(501)的下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兵乔晓红尚晋章超杨慧峰牛建军任立新郭振华郭秀珍
申请(专利权)人: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吕梁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