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5263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8 23: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包括下肢垫和上肢垫,所述下肢垫与上肢垫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接固定,且上肢垫为倾斜结构,上肢垫的顶部一侧开有第二垫槽,且上肢垫靠近第二垫槽的一侧外壁粘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外壁卡接有手臂垫,手臂垫顶部开有第一垫槽,所述第一垫槽的底部中端面为平面结构,且第二垫槽底部内壁为弧形结构,所述上肢垫靠近第二垫槽一侧粘接有侧挡垫,所述第一垫槽和第二垫槽的顶部两侧均为弧形缓冲面。本技术可有效减轻肩部和上肢的压力,起到保护神经组织的作用,也可避免手掌下垂导致手背水肿的问题,克服了垫枕使用时间久了出现变形的问题,促进了抗痉挛体位摆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


技术介绍

1、抗痉挛体位可有效地克服异常痉挛肌,使其与拮抗肌处于平衡状态,防止痉挛加重或持续。减轻脑卒中后遗症。抗痉挛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患侧卧位,健侧卧位等。仰卧摆放时患侧肩胛骨及骨盆下需垫薄枕,肩关节稍外展,上臂旋后,肘与腕关节伸直,掌心向上平放于枕上,下肢患侧髋下、臀部、大腿外侧放垫枕,防止下肢外展、外旋;健侧卧位时,患侧上肢前曲不超过90度,置于枕上,下肢呈迈步状放于垫枕上,踝关节不能内翻垫枕边缘,防止足下垂;患侧卧位时,健侧下肢跨过患侧下肢呈迈步状放于垫枕上,避免压在患侧下肢。

2、传统的抗痉挛体位摆放垫通常使用枕头,使用的垫枕数量多,时间久了枕头会出现变形的问题,且使用枕头摆位,枕头厚度大小不合适,体位摆放不易达到效果,且体位不易保持,对于病床窄面积小的,体位摆放很难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包括下肢垫和上肢垫,所述下肢垫与上肢垫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接固定,且上肢垫为倾斜结构,上肢垫的顶部一侧开有第二垫槽,且上肢垫靠近第二垫槽的一侧外壁粘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外壁卡接有手臂垫,手臂垫顶部开有第一垫槽。

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垫槽的底部中端面为平面结构,且第二垫槽底部内壁为弧形结构。</p>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肢垫靠近第二垫槽一侧粘接有侧挡垫。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垫槽和第二垫槽的顶部两侧均为弧形缓冲面。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肢垫的顶部一侧粘接有腿垫。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腿垫靠近侧挡垫的一侧开有弧形卡槽。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腿垫顶部两侧为平滑结构。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1.该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使用时,通过魔术贴将下肢垫与上肢垫进行连接,通过支撑板将手臂垫固定于第二垫槽的一侧,紧接着,躺于下肢垫与上肢垫上,患者侧卧,肩部置于第二垫槽中,手臂卡入手臂垫的第一垫槽内,且手掌向上,由此,可有效减轻肩部和上肢的压力,起到保护神经组织的作用,也可避免手掌下垂导致手背水肿的问题,克服了垫枕使用时间久了出现变形的问题,促进了抗痉挛体位摆放的效果。

12、2.该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通过腿垫的设置,方便了患者一只腿侧放,同时,另一只脚的膝关节屈曲,膝盖头卡入到弧形卡槽内,且踝关节与脚面呈九十度,不仅可有效让另一只脚保持屈曲状态,而且避免了踝关节垫于枕边缘造成足下垂的问题,解决了枕头厚度大小不合适的为问题,保证了抗痉挛体位摆放的质量。

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包括下肢垫(1)和上肢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垫(1)与上肢垫(3)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接固定,且上肢垫(3)为倾斜结构,上肢垫(3)的顶部一侧开有第二垫槽(10),且上肢垫(3)靠近第二垫槽(10)的一侧外壁粘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顶部外壁卡接有手臂垫(5),手臂垫(5)顶部开有第一垫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槽(6)的底部中端面为平面结构,且第二垫槽(10)底部内壁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垫(3)靠近第二垫槽(10)一侧粘接有侧挡垫(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槽(6)和第二垫槽(10)的顶部两侧均为弧形缓冲面(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垫(1)的顶部一侧粘接有腿垫(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垫(2)靠近侧挡垫(7)的一侧开有弧形卡槽(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腿垫(2)顶部两侧为平滑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包括下肢垫(1)和上肢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垫(1)与上肢垫(3)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接固定,且上肢垫(3)为倾斜结构,上肢垫(3)的顶部一侧开有第二垫槽(10),且上肢垫(3)靠近第二垫槽(10)的一侧外壁粘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顶部外壁卡接有手臂垫(5),手臂垫(5)顶部开有第一垫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槽(6)的底部中端面为平面结构,且第二垫槽(10)底部内壁为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抗痉挛体位摆放垫,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晋华
申请(专利权)人:吕梁市人民医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吕梁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