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掘进自移支护装置及掘进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694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掘进自移支护装置及掘进机,包括:支护梁,通过支撑立柱固定于行走部的上方,支撑立柱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护梁与行走部,以使支护梁能够对顶板进行支护,行走部能够带动支撑立柱与支护梁移动;支护梁包括滚筒与甲带,滚筒设有多个且甲带套设于多个滚筒的外周,甲带的移动可带动滚筒的转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掘进自移支护装置及掘进机,通过支撑立柱实现支护梁与行走部的固定连接,行走部能够根据隧道内掘进设备的掘进程度移动支护梁,支护梁的甲带抵接于隧道内的顶板,甲带随行走部移动带动滚筒转动,使支护梁能够对掘进设备正上方的顶板实现连续支护,无需反复设置支护装置,大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掘进自移支护装置及掘进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综掘面临时支护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掘进自移支护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支护装置的掘进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大多数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普遍使用的临时支护有:一是吊挂环穿管式前探梁临时支护,该支护机械化程度较低,工人在空顶区域没有支护的环境下工作,危险程度大,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二是掘进机机载临时支护装置,机载临时支护由于安装固定在掘进机上,影响掘进机司机视线,影响截割质量;三是采用多排单体液压支柱加高强度工字钢棚梁支护法,支设每根单体液压支柱时至少3人配合进行,工人劳动强度大,成本高,回柱危险性大,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影响人员及设备同行,支护效果和安全保障不理想。这些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掘进工作面迎头支护的压力,改善了工作面的支护状况,但临时支护装置机械化程度较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施工安全性差且需要反复支护,反复支护的过程中会对顶板造成损坏。
[0003]综上所述,如何提高支护装置的支护性能,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掘进自移支护装置,该装置通过支护梁支护顶板,支护梁通过支护立柱与行走部连接,行走部能够带动支护梁移动,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支护装置的掘进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掘进自移支护装置,包括:
[0008]支护梁,通过支撑立柱固定于行走部的上方,支撑立柱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护梁与行走部,以使支护梁能够对顶板进行支护,行走部能够带动支撑立柱与支护梁移动;
[0009]支护梁包括滚筒与甲带,滚筒设有多个且甲带套设于多个滚筒的外周,甲带的移动可带动滚筒的转动。
[0010]优选地,支撑立柱共设有六个且对称设置于行走部的两侧,支撑立柱为可伸缩组件且支撑立柱内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伸缩油缸,伸缩油缸用于实现支撑立柱的伸缩。
[0011]优选地,行走部两侧对应设置的任意一对支撑立柱均通过两根长轴连接,长轴上设置有多个滚筒,滚筒沿垂直于长轴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布且同一根长轴上的滚筒之间的间距相同,沿垂直于长轴的延伸方向的同一直线上设置的滚筒的外周套设有甲带。
[0012]优选地,长轴通过支架固定于支撑立柱,支架包括支撑架与连接支架,连接支架设有两个且用于分别从两端连接相邻的两个长轴,支撑架为U形件,支撑架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两个连接支架固定连接。
[0013]优选地,行走部包括第一行走部与第二行走部且第一行走部与第二行走部均为履带状结构,行走部通过支架与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位于支护梁两端的两个长轴上的滚筒上设有张紧装置,张紧装置用于使甲带保持张紧状态。
[0015]优选地,行走部与动力装置固定连接,动力装置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0016]优选地,滚筒上设置有防脱带结构。
[0017]一种掘进机,包括掘进自移支护装置,所述掘进自移支护装置为上述任一项的掘进自移支护装置。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掘进自移支护装置,其支护梁通过支撑立柱与行走部固定连接,行走部能够带动支护梁与支撑立柱移动,其中,支护梁包括甲带与多个滚筒,甲带抵接于隧道的上端部的顶板并对顶板起到支护作用,因此在行走部移动的过程中,甲带随着行走部的移动能够使得甲带能够在顶板上移动,从而能够带动滚筒转动;使得整个支护装置能够起到稳定的支护作用,且支护梁能够随着掘进机器的施工进程调整位置,无需反复支护,能够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掘进自移支护装置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掘进自移支护装置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掘进自移支护装置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掘进自移支护装置固定铺设锚网的过程示意图。
[0024]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包括:
[0025]1为支护梁、2为支撑立柱、3为行走部、4为滚筒、5为甲带、6为长轴、7为支架、8为张紧装置、9为锚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掘进自移支护装置,该支护装置能够随着掘进机器的施工进程调整位置,大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无需反复支护。
[002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支护装置的掘进机。
[0029]请参考附图1至附图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掘进自移支护装置,包括:支护梁1,通过支撑立柱2固定于行走部3的上方,支撑立柱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护梁1与行走部3,以使支护梁1能够对顶板进行支护,行走部3能够带动支撑立柱2与支护梁1移动;支护梁1包括滚筒
4与甲带5,滚筒4设有多个且甲带5套设于多个滚筒4的外周,甲带5的移动可带动滚筒4的转动。
[0030]具体来说,支护梁1通过支撑立柱2与行走部3固定连接,支护梁1通过支撑立柱2抵接于隧道顶部的顶板并对顶板起到支撑作用,行走部3包括滚筒4与甲带5,行走部3能够带动支护梁1与支撑立柱2的移动,能够根据隧道内掘进设备的掘进程度移动支护梁1,该过程中甲带5随行走部3的移动贴合顶板移动,从而带动滚筒4转动,使得支护梁1始终能够对掘进设备正上方的顶板进行支护,实现连续支护,无需反复设置支护装置,能够避免对顶板造成损坏,且大幅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0031]可选的,甲带5为加强式甲带。
[0032]可选的,行走部3的两侧的竖直方向上可设置侧支护梁,侧支护梁的结构与支护梁1的结构相同,能够实现侧向的支护。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本申请提出的支护装置移动前,可将支撑立柱2下降一定距离,并在甲带5上设置锚网9,锚网9的宽度可设置为与隧道宽度一致,将支撑立柱2升起,支护装置移动过程中,锚网9通过支撑立柱2与支撑梁1的挤压,可使锚网9固定于隧道顶端的顶板上,此时工作人员可在锚网9的下部空间进行锚护等作业,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其中,掘进自移支护装置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参数均根据隧道及用户司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定制。
[0034]在上述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掘进自移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梁(1),通过支撑立柱(2)固定于行走部(3)的上方,所述支撑立柱(2)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护梁(1)与所述行走部(3),以使所述支护梁(1)能够对顶板进行支护,所述行走部(3)能够带动所述支撑立柱(2)与所述支护梁(1)移动;所述支护梁(1)包括滚筒(4)与甲带(5),所述滚筒(4)设有多个且所述甲带(5)套设于多个所述滚筒(4)的外周,所述甲带(5)的移动可带动所述滚筒(4)的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自移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2)共设有六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行走部(3)的两侧,所述支撑立柱(2)为可伸缩组件且所述支撑立柱(2)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用于实现所述支撑立柱(2)的伸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掘进自移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3)两侧对应设置的任意一对所述支撑立柱(2)均通过两根长轴(6)连接,所述长轴(6)上设置有多个滚筒(4),所述滚筒(4)沿垂直于所述长轴(6)的延伸方向均匀排布且同一根所述长轴(6)上的所述滚筒(4)之间的间距相同,沿垂直于所述长轴(6)的延伸方向的同一直线上设置的所述滚筒(4)的外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良吴成峰姜彪徐凯李文亮高启章葛蔓崔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兖矿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