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典进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外源DNA浸胚育种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6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稻外源DNA浸胚育种法,其育种步骤为:一、提取外源DNA;二、配制外源DNA溶液:将上述玉米总DNA加水配制成浓度为40-120μg/ml的玉米DNA溶液,再在玉米DNA溶液中加入赤霉素配制成赤霉素浓度为10-60ppm的外源DNA溶液,制成外源DNA溶液;三、导入外源DNA:将稻米浸泡入上述外源DNA溶液内;四、种植外源DNA浸胚第一代;五、种植外源DNA浸胚第二代;六、选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它能使水稻与玉米的优良性状结合成一体,培育成具有玉米优良性状的水稻品种。克服了水稻与玉米之间有性杂交难以成功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育种方法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农作物育种大多采取有性杂交育种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当进行远缘杂交时,往往难以成功,尤其是水稻与玉米之间的有性杂交几乎是不可能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用常规有性杂交育种方法进行远缘杂交时,往往难以成功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水稻外源DNA浸胚育种法。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它能使水稻与玉米的优良性状结合成一体,培育成具有玉米优良性状的水稻品种。克服了水稻与玉米之间有性杂交难以成功的缺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一、提取外源DNA将玉米品种慈利一斤白(慈利一斤白为湖南地方玉米品种)的种子萌发,产生3cm的幼叶,剪下幼叶,通过常规的植物DNA提取法(CTAB法)提取玉米总DNA,二、配制外源DNA溶液将上述玉米总DNA加水配制成浓度为80μg/ml的玉米DNA溶液,再在玉米DNA溶液中加入赤霉素(赤霉素的作用在于促使外源DNA进入受体细胞中)配制成赤霉素浓度为30ppm的外源DNA溶液,制成外源DNA溶液;三、导入外源DNA将200粒水稻品种湘早籼8号的米浸泡入上述外源DNA溶液内,在适合稻米发芽的温度条件下,浸泡48小时;四、种植外源DNA浸胚第一代将经过外源DNA溶液浸泡过的稻米进行发芽后,植入稻田种植,即为外源DNA浸胚第一代;五、种植外源DNA浸胚第二代将外源DNA浸胚第一代的种子继续种植,群体株数要在1万株以上,即为外源DNA浸胚第二代,在第二代的群体株中选取万分之几的变异株;六、选育将在外源DNA浸胚第二代分离株中选取的变异株的种子继续种植,即为外源DNA浸胚第三代,在第三代中会出现广幅分离,是选种的关键世代,按育种目标选取优株。并将优株的种子继续种植,培育成株系,即为外源DNA浸胚第四代。从第四代中选取的优良株系,之后繁育成品系,至性状稳定,不再分离时,即成为含有外源DNA片段的新的水稻品种。用本方法已成功选育出性状稳定的遗传工程水稻1号、遗传工程水稻2号和遗传工程水稻3号。遗传工程水稻3号高抗稻瘟病,米粒为红色,且米粒没有心、腹白,透明,故称之为红宝石米,其铁、钙、锌、维生素B1、B2均高于普通籼稻、粳稻及黑米、紫米等有色米,为农业部颁标准一级优质米,有较高的医用保健和食品加工价值。遗传工程水稻1号和遗传工程水稻3号于1994年在云南丽江种植亩产达1000kg以上。遗传工程水稻1号于1993年10月通过了湖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委员会的鉴定,鉴定认为“遗传工程水稻1号根据DNA分子检测研究,初步发现部分DNA片段,并已稳定遗传(已至七代),同时细胞学鉴定以及解剖、农艺、生理生化的研究,观察到遗传工程水稻1号中有类似于玉米的某些特征和特性,遗传工程水稻1号的获得是外源DNA导入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外源DNA浸胚育种法,其特征在于其育种步骤为:一、提取外源DNA:将玉米种子萌发,产生幼叶,剪下幼叶,通过常规的植物DNA提取法提取玉米总DNA;二、配制外源DNA溶液:将上述玉米总DNA加水配制成浓度为40-120 μg/ml的玉米DNA溶液,再在玉米DNA溶液中加入赤霉素配制成赤霉素浓度为10-60ppm的外源DNA溶液,制成外源DNA溶液;三、导入外源DNA:将稻米浸泡入上述外源DNA溶液内,在适合稻米发芽的温度条件下,浸泡24-72小时; 四、种植外源DNA浸胚第一代:将经过外源DNA溶液浸泡过的稻米进行发芽后,植入稻田种植,即为外源DNA浸胚第一代;五、种植外源DNA浸胚第二代:将外源DNA浸胚第一代的种子继续种植,即为外源DNA浸胚第二代,在第二代的群体中 选取变异株;六、选育:将在外源DNA浸胚第二代群体中选取的变异株的种子继续种植,然后在分离群体中选取优株,并将优株培育成株系,继续种植,直至选取的优株后代性状稳定,不再分离时,即成为具有外源DNA的新的水稻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外源DNA浸胚育种法,其特征在于其育种步骤为一、提取外源DNA将玉米种子萌发,产生幼叶,剪下幼叶,通过常规的植物DNA提取法提取玉米总DNA;二、配制外源DNA溶液将上述玉米总DNA加水配制成浓度为40-120μg/ml的玉米DNA溶液,再在玉米DNA溶液中加入赤霉素配制成赤霉素浓度为10-60ppm的外源DNA溶液,制成外源DNA溶液;三、导入外源DNA将稻米浸泡入上述外源DNA溶液内,在适合稻米发芽的温度条件下,浸泡24-72小时;四、种植外源DNA浸胚第一代将经过外源DNA溶液浸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潘典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