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的水稻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16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的水稻育种方法,属于水稻育种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所选核心种质丰华占、丰丝占为主体亲本,通过与其遗传距离较远的性状互补的品种杂交,对杂交后代农艺性状、食味品质和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筛选、稻瘟病抗性和白叶枯病的筛选,进而培育出一系列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本发明专利技术育种效率高,缩短了育种时间,节约了育种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育种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率的水稻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杂交育种是培育水稻新品种的主要途径,正确选择亲本并予以合理组配是 杂交育种成败的关键。长期以来,如何选配杂交亲本方面的研究显得十分薄弱, 杂交育种依然沿用几十年前形成的经典亲本选配原则,杂交育种面临着工作量 大、盲目性大、育种成功率低等问题。核心种质是指具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遗传基础广泛和配合力好等特征的 品种或者中间材料,利用核心种质进行育种可以减少杂交育种的工作量、减少 育种工作的盲目性,可以提高育种效率。丰华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具备核心种质特性的水稻品 种,丰华占已分别通过广东、国家、江西和湖南品种审定。它具有(1)综合农 艺性状优良,米质外观好,心腹白少,饭性软,食味好。丰华占精米率、整精 米率、粒长、粒长宽比、垩白度、碱消值、胶稠度七项指标达农业部部颁布优 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垩白率、透明度、直链淀粉含量四项指标达部颁优质 米二级标准。丰华占中抗稻瘟病,抗白叶枯病和白背飞虱;(2)遗传基础广泛, 它带有特高产品种特青、早晚兼用型品种青六矮1号、中籼品种中籼3588、华 南晚籼品种晚华矮1号、特优质品种七丝占2号、银丝占、工RRI优良材料 IR37704-131-2-1-3-2的血缘;(3)配合力强等特征。丰华占苗期生长壮旺, 叶姿翠绿,分蘖力中等,中后期叶直,穗子中等偏大,后期熟色好,青枝蜡秆, 结实率高,抗倒性强,抗寒性强,适应性广。丰华占是一个集合了优良外观品 质、碾米品质、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白背飞虱、丰产 稳产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丰丝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具备核心种质特性的水稻品 种,它具有(1)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丝占2004年通过广东品种审定。丰丝 占稻米外观品质鉴定为早季一级,整精米率57. 0% 57. 8%,垩白粒率13% 20°/D, 垩白度3. 9% 7. 0°/。,直链淀粉13. 77% 14. 46%,胶稠度55 80毫米。高抗稻 瘟病,中抗白叶枯病;(2)遗传基础广泛,带有特高产品种特青、早晚兼用型 品种青六矮l号、广适性优质稻品种珍桂矮1号、中秈品种中籼3588、特优质 品种七丝软占、IRRI优良材料IR37704-131-2-l-3-2的血缘;(3)配合力强等 特征。丰丝占矮杆、耐肥抗倒、叶色淡,前期叶姿较弯,中、后期转直,分蘖 力中等,穗中等大小,后期青叶数多,熟色结实好;中抗白叶枯病(3级),高 抗稻瘟病。以丰华占和丰丝占作为核心种质进行水稻育种,有可能培育出一系列优良 的新品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克服过去水稻杂交育种方法中的盲目性,提供一种高效的 水稻育种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高效地培育水稻新品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效的水稻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 以水稻品种丰华占或丰丝占为亲本,与另一与丰华占或丰丝占性状互 补的品种杂交,得F,代种子;(2) 种植F代种子,按照组合收获,得F2代种子;(3) 种植F2代种子,种植1000 2000株,选择多穗型、大穗型或多穗和大穗兼顾型的单株,按照单株收获,得F:i代种子;(4) 将F3代种子按照单株种植,每小区种植100 200株,同时在稻瘟病 高发区种植,每小区12-18株,以鉴定材料的稻瘟病抗性,在孕穗期鉴定白叶 枯病抗性和稻瘟病抗性;选择多穗型、大穗型或多穗和大穗兼顾型的,并且抗 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株系,再从所选的株系中选择优良单株,按照单株收获, 得^代种子;(5) 将R代种子按照单株种植,每小区为100 200株,同时对F,代种子 进行直链淀粉含量检测,在孕穗期进行白叶枯病抗性和稻瘟病抗性鉴定,在稻 瘟病高发区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 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直链淀粉含量中等(17-21%)或偏低(低于17%)的株系, 然后再从所选株系中选择优良单株;按照单株收获,得F5代种子;(6) 按照步骤(5)的方式种植^代种子,按照步骤(5)的相同选择标准 和食味品质鉴定结果选择单株,混合收获所选单株种子,即得育成的新品种。上述育种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水稻品种丰华占或丰丝占;它们是已通过 审定推广的品种,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或者从国家种质库中公开得到。上述育种方法步骤(l)中所述的丰华占,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具有产量高、 抗性好、品质优,遗传基础广泛等优点,其遗传基础来源可见系谱图(见图l)。上述育种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与丰华占性状互补的品种可以是黄新占、 粤丰占、中二软占、矮秀占、广超丝苗等。上述的黄新占、粤丰占、中二软占、矮秀占和广超丝苗等品种或品系可以 直接从市场上购买或从国家种质库中得到。上述育种方法中步骤(1)所述的丰丝占,其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具有产量 高、抗性好(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品质优,遗传基础广泛,其遗传基 础来源可见系谱图(见图2)。上述育种方法步骤(1)所述的与丰丝占互补的品种可以是茉莉新占、美香 占、富清占4号、矮秀占、粤农占、齐粒丝苗等。上述茉莉新占、七丰占、中二软占、美香占、粤丰占、富清占4号、矮秀 占、粤农占和齐粒丝苗等都可直接从市场上购买或从国家种质库中得到。上述育种方法歩骤(1)中所述的性状互补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识,即在 主要性状上优良性状可以相同,而在需要改进的性状上互补。上述育种方法中所述的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可以采用在孕穗期进行白叶枯病 接种,然后进行鉴定的方法,这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知识。上述育种方法中所述的稻瘟病抗性鉴定可以采用在稻瘟病高发区种植的方 式鉴定材料的稻瘟病抗性,这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知识。本专利技术利用核心种质丰华占、丰丝占为主体亲本,分别与遗传距离较远的 品种(系)进行杂交配组,对杂交后代进行理想高产株型塑造、食味品质和中 等直链淀粉含量的筛选、稻瘟病抗性和白叶枯病的筛选,进而培育出一系列优 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本专利技术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方法育种效率高。在7年内,禾l」用优 质稻核心种质丰华占已培育7个水稻新品种;利用优质稻核心种质丰丝占己培 育8个水稻新品种,本专利技术方法育种效率高;(2)育成品种的综合性状优良, 适种范围广,适种范围从丰华占的5省(区)到黄华占的8省(区)以上;(3) 育成品种类型多,适应了不同生态类型和不同需求地区的大面积生产需要。以丰丝占育成的丰秀占耐肥株型好,适合华南稻区高肥地区种植;以丰丝占育成 的美丝占,食味品质好,抗稻瘟病,适应了珠江三角区等高消费地区的需要; 以丰丝占育成的丰富占,高抗稻瘟病,适合华南稻区喜爱硬米人群地区和中等、 中下肥力低产田种植;以丰丝占育成的茉莉丝苗,高抗稻瘟病,适合喜爱软米 人群地区和中等中下肥力低产田种植。 附图说明图1为丰华占的系谱示意图。图2为丰丝占的系谱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黄华占品种的培育(1) 2000年早季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黄新占为母本,以丰 华占为父本杂交,得F,代种子;其中母本黄新占丰产性一般、直链淀粉含量高、 感稻瘟病,带有粳稻血缘,但千粒重比丰华占大2克,后期耐寒性好,与丰华占 遗传距离较大。(2) 2000年晚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大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的水稻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水稻品种丰华占或丰丝占为亲本,与另一与丰华占或丰丝占性状互补的品种杂交,得F↓[1]代种子;    (2)种植F↓[1]代种子,按照组合收获,得F↓[2]代种子;    (3)种植F↓[2]代种子,种植1000~2000株,选择多穗型、大穗型或多穗和大穗兼顾型的单株,按照单株收获,得F↓[3]代种子;    (4)将F↓[3]代种子按照单株种植,每小区种植100~200株,同时在稻瘟病高发区种植,每小区12-18株,鉴定材料的稻瘟病抗性;在孕穗期鉴定白叶枯病抗件;选择多穗型、大穗型或多穗和大穗兼顾型的,并且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株系,并在所选的株系中选择优良单株,按照单株收获,得F↓[4]代种子;    (5)将F↓[4]代种子按照单株种植,每小区为100~200株,同时对F↓[4]代种子进行直链淀粉含量检测,在孕穗期进行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在稻瘟病高发区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直链淀粉含量中等或偏低的株系,然后再从所选株系中选择优良单株;按照单株收获,得F↓[5]代种子;    (6)按照步骤(5)的方式种植F↓[5]代种子,按照步骤(5)的相同选择标准和食味品质鉴定结果选择单株,混合收获所选单株种子,即得育成的新品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水稻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水稻品种丰华占或丰丝占为亲本,与另一与丰华占或丰丝占性状互补的品种杂交,得F1代种子;(2)种植F1代种子,按照组合收获,得F2代种子;(3)种植F2代种子,种植1000~2000株,选择多穗型、大穗型或多穗和大穗兼顾型的单株,按照单株收获,得F3代种子;(4)将F3代种子按照单株种植,每小区种植100~200株,同时在稻瘟病高发区种植,每小区12-18株,鉴定材料的稻瘟病抗性;在孕穗期鉴定白叶枯病抗性;选择多穗型、大穗型或多穗和大穗兼顾型的,并且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株系,并在所选的株系中选择优良单株,按照单株收获,得F4代种子;(5)将F4代种子按照单株种植,每小区为100~200株,同时对F4代种子进行直链淀粉含量检测,在孕穗期进行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在稻瘟病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少川李宏缪若维黄道强卢德城赖穗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