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重君专利>正文

特异性一系稻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85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异性一系稻育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用广谱广亲和性水稻品种作父本或母本进行杂交,选育出广谱广亲和性新品种012;用品种012作父本与来源于Ⅱ优多系一号单株作母本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超级稻2号作父本杂交获得的C品系水稻品种进行杂交,获得品种012C;用品种012C作母本与非AA型异源多倍体野生稻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后代,在杂交后代中选取白绒毛种子突变株;用白绒毛种子作父本,与栽培稻做母本,进行杂交,或者用白绒毛种子作母本,与稻属的种,以及禾本科各属的种胚及胚乳发育正常的物种进行远缘人工杂交获得所需种子。用该育种方法获得的种子可直接用于大田栽培,不需要制种,可克服现有水稻育种方法制种环节带来的各种弊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育种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水稻育种方法。技术背景目前,常规水稻育种方法仅局限在稻属的种间、籼粳亚种间或地理生态远 缘品种间,其杂交后代育性偏低,疼艺性状疯狂分离, 一般需要7—8代;甚至10余代,才能得到育性正常,性状稳定的优良新品种。即使兼性无融合生殖育种,依然局限在稻属的种间,亚种间,杂交转移后代,多数株系长期分离,育 性低,其中仅有少数株系呈现低频率早世代稳定。而世界育种的另一前沿,是 生物工程,分子克隆和航天诱变,等离子束辐射诱变,化学诱变,结合组织培 养技术,虽能获得少数有益突变基因,改良农艺性状且早世代稳定。但遗传基 因组群容量狭窄,性状改良不多,增产水平较低,不能满足高效聚集大量有益 基因组群,大幅度提高单产,改良综合农艺性状优势的需求。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开创了水稻有性杂交育种技术,使水稻单产提高了 15-20%,实 现了水稻育种第二次绿色革命,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目前籼粳亚种间杂交为主流的杂交优势利用对有益基因的开发,仍然局限在AA 型染色体组之间。基因型表现出较高程度的同源性,优势水平上升缓慢,况且 水稻三系两系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特异性一系稻育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广谱广亲和性水稻品种作父本或母本进行杂交,选育出广谱广亲和性新品种012;    步骤二、用品种012作父本与来源于Ⅱ优多系一号单株作母本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超级稻2号作父本杂交获得的C品系水稻品种进行杂交,获得品种012C;    步骤三、用品种012C作母本与非AA型异源多倍体野生稻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后代,在杂交后代中选取白绒毛种子突变株;    步骤四、用白绒毛种子作父本,与栽培稻做母本,进行杂交,或者用白绒毛种子作母本,与稻属的种,以及禾本科各属的种胚及胚乳发育正常的物种进行远缘杂交,或者与禾亚科具有种胚及胚乳正常发育的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异性一系稻育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用广谱广亲和性水稻品种作父本或母本进行杂交,选育出广谱广亲和性新品种012;步骤二、用品种012作父本与来源于II优多系一号单株作母本与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超级稻2号作父本杂交获得的C品系水稻品种进行杂交,获得品种012C步骤三、用品种012C作母本与非AA型异源多倍体野生稻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后代,在杂交后代中选取白绒毛种子突变株;步骤四、用白绒毛种子作父本,与栽培稻做母本,进行杂交,或者用白绒毛种子作母本,与稻属的种,以及禾本科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重君
申请(专利权)人:蒋重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