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温敏感型雄性核不育水稻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44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温敏感型雄性核不育水稻种质的选育方法,属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领域。利用光温敏感型核不育水稻的核不育基因呈隐性表达特性和采用常规水稻品种的育种思路,在雄性不育性表达的条件下,在核不育水稻选育的F↓[2]世代至综合农艺经济性状尚有分离的F↓[N]世代,在有雄性不育株分离的群体中选育具有目标性状的雄性可育单株,在综合农艺经济性状基本稳定的F↓[N+1]世代选育雄性不育单株;在F↓[N+1]世代选育的雄性不育单株,置于雄性恢复可育表达的条件下,可进行繁殖该核不育水稻种子。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育成的光温敏感型核不育水稻较传统方法的育种周期缩短近1倍,针对重要农艺经济性状的育种效率可大幅度提高,育种成本可大幅度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温敏感型雄性核不育水稻种质的培育方法,属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籼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包括基于核质互作如野败型或红莲型的三系法(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基于光温敏感条件的两系法。自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先实现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以来,我国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领域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我国生产上汕优系统和威优系统三系杂交水稻得到快速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汕优、威优、冈优、II优、优优、博优和协优系统的共计上百个三系法杂交水稻组合在生产上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籼稻区。近几年我国杂交稻常年种植面积约为1500多万公顷,大约90%以上采用三系法杂交稻组合。目前虽然三系法杂交稻利用仍是我国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水稻杂种优势应用技术,但同时三系杂交水稻尚存在几个方面重要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其一是生产上种植的三系杂交稻组合普遍存在着稻米品质较差的问题。虽然国内许多水稻育种家已历经数十年之久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由于在现有改良型稻种资源中严重缺乏具有保持特性的优质资源,以及由于三系不育系改良存在育种周期长等因素,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温敏感型雄性核不育水稻种质的培育方法,采用系统选育法,其中至少有一个亲本是携带有水稻光温敏感型核不育基因,其特征在于:在雄性不育性表达的条件下,在核不育水稻选育的F↓[2]世代至综合农艺经济性状尚有分离的F↓[N]世代,在有雄性不育株分离的群体中选育具有目标性状的雄性可育单株,在综合农艺经济性状基本稳定的F↓[N+1]世代选育雄性不育单株;在F↓[N+1]世代选育的雄性不育单株置于育性表达的条件下繁殖核不育水稻种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温敏感型雄性核不育水稻种质的培育方法,采用系统选育法,其中至少有一个亲本是携带有水稻光温敏感型核不育基因,其特征在于在雄性不育性表达的条件下,在核不育水稻选育的F2世代至综合农艺经济性状尚有分离的FN世代,在有雄性不育株分离的群体中选育具有目标性状的雄性可育单株,在综合农艺经济性状基本稳定的FN+1世代选育雄性不育单株;在FN+1世代选育的雄性不育单株置于育性表达的条件下繁殖核不育水稻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FN为7至10个世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雄性不育性表达的条件为高温长日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传国梁世胡宋进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