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酸曲唑酮缓释片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909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曲唑酮缓释片剂。该制剂包含盐酸曲唑酮、填充剂、缓释材料、黏合剂和润滑剂,其中缓释材料包括巴西棕榈蜡与聚氧乙烯。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盐酸曲唑酮缓释片剂具有良好缓释行为,产品稳定性较好,不存在片剂断裂等质量风险,缓控释材料在处方中的占比小,片重较小易吞咽,更加适宜临床使用。床使用。床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酸曲唑酮缓释片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
,具体涉及一种盐酸曲唑酮缓释片剂。
技术背景
[0002]盐酸曲唑酮的化学名为2

[3

[4

(3

氯苯基)
‑1‑
哌唪基]丙基]‑
1,2,4

三唑[4,3

a]吡啶

3(2H)

酮盐酸盐,化学结构式如下:
[0003][0004]盐酸曲唑酮(Trazodone Hydrochloride)是一种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5

HT2受体拮抗剂。5

HT2受体激活一般伴随失眠、焦虑、精神运动性激越和性功能变化,与其它精神治疗药物不同,曲唑酮对青光眼和排尿障碍没有禁忌,没有锥体外系作用且不会加强肾上腺素传递。由于没有抗胆碱能活性,曲唑酮没有三环类抗抑郁药对心脏功能的典型作用,其已被证明对重度抑郁症和其他抑郁症亚群患者有效,通常对失眠和焦虑相关的抑郁症更有用。该药物不会加重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障碍患者的精神病症状。
[0005]盐酸曲唑酮最早于1972年在意大利上市,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抗抑郁药物,现已在多个国家用于轻、中度抑郁症的治疗,目前上市剂型主要为普通片和缓释片。由于该药物有效剂量规格相对较大,且体内代谢速度相对较快,常规的普通片需每日给药两次或三次,而盐酸曲唑酮缓释片只需每日服用一次,且能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有效的血药浓度范围内,不仅提高了患者服药依从性,还避免了因血药浓度波动可能存在的副作用或治疗效果不佳等问题。
[0006]中国专利文献CN 101252932 A公开了用于一天口服给药一次的持续释放药物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约15%至约60wt%的曲唑酮或其衍生物,和约15%至约85wt%的控制释放赋形剂,其中在给药至哺乳动物时,该控制释放赋形剂容许曲唑酮或其衍生物在首次给药后从至少约1小时到至少约24小时维持有效的血浆浓度。该技术方案采用缓释赋形剂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商品名为Contramid)和少量粘合剂羟丙甲纤维素等材料控制药物释放(美国上市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该方法制备的片剂不仅因片重过大而难以吞咽,还因药物在肠道环境条件下的释放不充分而可能有蓄积问题,因此,该产品因安全性问题已在美国撤市。
[0007]中国专利文献CN 102935074A公开了一种盐酸曲唑酮渗透泵控释片,分别由含药片芯、半透膜包衣层和释药孔三部分组成。虽然渗透泵片能较好控制药物释放速率,但是渗透泵片结构复杂,对设备的配置和性能要求较高,产业化难度相对较大。同时,由于盐酸曲唑酮剂量规格较大,渗透泵片的结构特征在于使用不含药的推进层使含药层物料从释药孔
排挤出去,因此,额外的推进层和含药层会明显增加片重,使得片剂难以被吞咽,存在服药顺应性问题。
[0008]中国专利文献CN 105748421 A公开了一种含盐酸曲唑酮的缓释片,该片剂由占总片重15~65%的盐酸曲唑酮、30~85%的缓释骨架以及0.1~10%其它药用辅料组成,其中缓释骨架由高黏度羟丙甲纤维素和水溶性填充剂组成。由于未制粒的羟丙甲纤维素或原料药物料流动性和可压性较差,且占比较大,其采用的粉末直压工艺常存在物料混合均匀度差或可压性差等问题。此外盐酸曲唑酮规格剂量常为150mg,再加额外2~3倍缓释材料,所制备的片重通常在500mg以上,同样存在患者服用吞咽困难等顺应性问题。
[0009]通常,用于制备口服缓控释制剂的技术主要有膜包衣技术(如缓释微丸)、亲水凝胶骨架技术(如以高黏度HPMC为骨架材料)和渗透泵技术等,为保证药物释药平缓,所使用的缓控释材料在处方中的占比较大。而盐酸曲唑酮临床常用剂量为150mg,这使得常规的缓控释技术所制备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通常在500mg以上,片剂过大不适宜于患者吞咽服用,且作为缓控释制剂在服用中不得咀嚼,这影响了服药顺应性和增加因咀嚼而导致的安全性风险,因此,上述常规缓控释技术均不适合盐酸曲唑酮缓释片的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释药速率缓慢、可压性和稳定性较好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从而为盐酸曲唑酮在不同年龄段抑郁人群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选择。
[0011]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适宜于患者服用、稳定性较好且质量可靠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包含盐酸曲唑酮、缓释材料、填充剂、黏合剂、润滑剂,所述缓释材料包括巴西棕榈蜡和聚氧乙烯,所述缓释材料中巴西棕榈蜡与聚氧乙烯的质量比为1:0.05~0.15,更优选质量比为1:0.1。
[0013]聚氧乙烯为高分子材料,聚氧乙烯聚合物重复单元数不同,对应的聚氧乙烯级别及分子量不同,如WSR N10、WSR N80、WSR N750等不同聚氧乙烯,本专利技术优选分子量在400000Da及以上的聚氧乙烯,如WSR 1105、WSR 205、WSR N3000。
[001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药物有效剂量规格为75mg或150mg。
[0015]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所述填充剂选自蔗糖、乳糖、甘露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物,优选蔗糖。
[0016]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所述黏合剂选自聚维酮、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共聚维酮的一种或其组合物,优选聚维酮。
[0017]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二氧化硅、滑石粉、硬脂富马酸钠的一种或其组合物,优选硬脂酸镁。
[0018]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的方案,所述缓释材料在片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1~15%;蔗糖在片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8~35%;聚维酮在片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4%;硬脂酸镁在片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5~1.5%。
[0019]进一步优选的方案,盐酸曲唑酮在片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44.5~59.5%。
[002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盐酸曲唑酮缓释片的制备方法。
[0021]本专利技术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1)将盐酸曲唑酮用万能粉碎机粉碎得到盐酸曲唑酮细粉;
[0023]2)称取处方量填充剂、盐酸曲唑酮细粉、巴西棕榈蜡、聚氧乙烯、黏合剂,置流化床中进行熔融制粒,经整粒后得到盐酸曲唑酮缓释颗粒物;
[0024]3)将盐酸曲唑酮缓释颗粒物与润滑剂混合后压片,即得盐酸曲唑酮缓释片。
[002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的制备方法,所述盐酸曲唑酮细粉的平均粒径在80μm及以下,优选平均粒径在60μm及以下。
[002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的制备方法,所述流化床熔融制粒的进风温度在95℃以上,熔融时间至少15min。
[0027]在进行处方和制备工艺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酸曲唑酮缓释片剂,其特征在于,包含盐酸曲唑酮、缓释材料、填充剂、黏合剂、润滑剂,所述缓释材料包括巴西棕榈蜡和聚氧乙烯,所述巴西棕榈蜡与聚氧乙烯的质量比为1:0.05~0.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其特征在于,缓释材料在片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1~15%;填充剂在片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28~35%;黏合剂在片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4%;润滑剂在片剂中的质量百分比为0.5~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乙烯分子量不低于400000D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酸曲唑酮缓释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选自蔗糖、乳糖、甘露醇、山梨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黏合剂选自聚维酮、羟丙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共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润滑剂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颐田瑞琼杨义凡安繁荣安明榜李铁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丰科睿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