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修井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270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修井工具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油田修井工具,包括:上接头、外管和中心管,中心管设于外管内,中心管与外管之间设有砂样通道,上接头设于砂样通道的上端,且与中心管和外管密封连接;所述中心管的中下端设有可形变的皮碗,皮碗的底座固定于所述中心管上,皮碗的开口朝上,皮碗的上边沿与所述外管的内侧面相接;所述外管的下端设有活动的刮削块,所述中心管的下端设有弹簧,弹簧与刮削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通井及获取砂样和垢样的目的,实现了弹性限定范围内可变径刮削套管,清除套管内部附着蜡质、结垢和套管射孔毛刺的功能,减少了修井过程中的工序,提高了修井的工作效率。修井的工作效率。修井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修井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修井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油田修井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油气田修井过程中,均需按施工设计进行下通井规通井、下刮削器刮削套管、对施工油管和生产管柱油管试压确保后期施工挤注和生产管的抗压性,对出砂井防砂时还要捞砂获得砂样,进行粒径中值分析,确定防砂筛管的参数规格。往往需要进行2

3趟管柱起下和更换2

3件井下工具,造成修井人员劳动强度大、作业周期长、施工储层污染大和施工费用高等问题。
[0003]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修井工具,有效的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修井工作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减少修井占产、降低作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油田修井工具,解决修井过程中,工序多、工作效率低,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油田修井工具,包括:
[0007]上接头、外管和中心管,中心管设于外管内,中心管与外管之间设有砂样通道,上接头设于砂样通道的上端,且与中心管和外管密封连接;
[0008]所述中心管的中下端设有可形变的皮碗,皮碗的底座固定于所述中心管上,皮碗的开口朝上,皮碗的上边沿与所述外管的内侧面相接;
[0009]所述外管的下端设有活动的刮削块,所述中心管的下端设有弹簧,弹簧与刮削块连接。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中心管与外管之间设置砂样通道及皮碗,取样时,进行反洗井循环时,洗井液冲洗工具底部,带起刮削屑和底部沉砂进入到砂样通道内,皮碗收到洗井液的冲击力而向上发生形变,洗井液带起刮削屑和沉砂通过皮碗,并被聚集在皮碗内,收起工具到地面,即可对皮碗内的刮削屑和砂样进行取样。
[0011]其中,刮削块可沿外管上的开孔横向移动,刮削块经弹簧的弹力实现了可变径刮削套管,能够更加灵活的清除套管内部附着蜡质、结垢和套管射孔的毛刺,不受套管内污块大小的影响。
[0012]外管通常设为满足通井要求的钢体外径、标准圆度和规定的长度,能够解决通井检测套管缩颈、挤扁和弯曲等异常问题。
[0013]试压检测时,由上接头处投入适合尺寸的钢球,对中心管进行密封,进行试压作业。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管上开设有滑孔,所述刮削块的一端设有宽度大于滑孔孔径的挡板,挡板与所述弹簧连接,且设于所述外管的内侧,所述刮削块的另一端
穿过所述滑孔并伸至所述外管的外侧。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刮削块通过弹簧的伸缩,能够实现横向移动,适用于不同管径的套环刮管功能,挡板有效防止了刮削块滑出至外管外侧,无法复位。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外管沿周边设有多个滑孔,且滑孔上下交错设置,刮削管道时,上下交错设置的刮削块刮削管道效果更好,提高刮削效率。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刮削块的外侧面上设有螺纹,增加了刮削块的刮削效率。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接头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球座,球座能够与钢球密封相接,保证了钢球与中心管之间较好的密封性,以及试压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在对油井管道试压作业时,往油井管道内投入钢球,对工具套管进行密封,往油井管道内进行注压,并进行憋压检测,憋压到设定时间后,观测油井管道内压力是否下降。
[001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管的下端开口处设有丝堵,配合砂样通道,实现了反循环洗井的目的。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技术的油田修井工具,通过设置外管、中心管、皮碗和砂样通道,达到了通井及获取砂样和垢样的目的;设置刮削块和弹簧,实现了弹性限定范围内可变径刮削套管,清除套管内部附着蜡质、结垢和套管射孔毛刺的功能,减少了修井过程中的工序,提高了修井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 为本技术的一种油田修井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上接头;2、外管;3、中心管;4、皮碗;5、刮削块;51、挡板;6、弹簧;7、丝堵;8、砂样通道;9、球座;10、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技术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技术的一种油田修井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上接头1、外管2和中心管3,所示的工具经上接头1连接于施工油管的下端,其中,中心管3安装于外管2内,中心管3与外管2同轴心,外管2与中心管3之间预留有砂样通道8,上接头1安装于外管2与中心管3的上端,且上接头1与外管2和中心管3均密封连接。中心管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丝堵7,用于中心管3下端的密封。
[0026]外管2的下端开设有多个滑孔10,滑孔10沿外管2间隔设置,且上下交错排列,滑孔10开设为多边形孔状。中心管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6,弹簧6的安装位置与滑孔10的位置相对应,弹簧6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刮削块5,刮削块5的一端设有挡板51,挡板51与弹簧6连接,刮削块5的另一端有滑孔10处伸出至外管2的外侧,且刮削块5经弹簧6的伸缩能够沿滑孔10滑动,以实现可变径刮削套管和调整刮削块5的刮削力。刮削过后外管2进行通井作业,确保封隔器等较大直径工具顺利下井工作。
[0027]中心管3上固定有可行变的皮碗4,皮碗4固定于中心管3的中下端,且固定于弹簧6
的上端,皮碗4的开口朝上,皮碗4的上边沿与外管2的内侧相接。在反循环洗井取样时,砂样和垢样随清洗液向上流动,清洗液向上顶起皮碗4,皮碗4的侧边受力发生形变,清洗液经皮碗4与外管2之间的缝隙向上流动,部分砂样和垢样聚集到皮碗4内,取出工具后,即可收集砂样和垢样,为下一步防砂及评价套管结垢程度做参考。
[0028]上接头1的上端开后处开设有球座9,球座9设为上端开口大的梯形,球座9能够与钢球密封连接,在进行试压检测时,往管道内投入钢球,钢球落入到球座9内,将中心管3进行密封。
[0029]工作原理:
[0030]通井功能:外管2设为通井所要求的刚体外径、标准圆度和规定长度,能够满足通井检测套管缩径、挤扁和弯曲等异常,为油田服务作业提供井下套管质量是否正常,出现异常状态会出现遇阻迹象。
[0031]刮管功能:外管2的下端开设多边形的滑动10,刮削块5由外管2内侧向外安装,经挡板51限位,弹簧6提供刮削块5的弹性支撑刮削力,实现弹性限定范围内可变径刮削套管,清楚套管内部附着的蜡质、结垢和套管射孔毛刺。
[0032]试压功能:上接头1的上端进行倒角和车削加工,形成梯形的球座,当对上部施工油管进行试压检测管柱丝扣连接是否渗漏时,投钢球坐于上接头内进行憋压,通过一定时间是否压力下降,即可检测连接套管之间是否渗漏。
[0033]反循环取样功能:外管2、中心管3、皮碗4和丝堵7形成的砂样通道和过滤收集空腔,可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修井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接头(1)、外管(2)和中心管(3),中心管(3)设于外管(2)内,中心管(3)与外管(2)之间设有砂样通道(8),上接头(1)设于砂样通道(8)的上端,且与中心管(3)和外管(2)密封连接;所述中心管(3)的中下端设有可形变的皮碗(4),皮碗(4)的底座固定于所述中心管(3)上,皮碗(4)的开口朝上,皮碗(4)的上边沿与所述外管(2)的内侧面相接;所述外管(2)的下端设有活动的刮削块(5),所述中心管(3)的下端设有弹簧(6),弹簧(6)与刮削块(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修井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上开设有滑孔(10),所述刮削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燕袁宗传许新波游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宏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