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反式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40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反式液晶显示器,涉及显示技术,能够解决透反式液晶显示器中透射区和反射区的液晶层厚度不一致造成对比度下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透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上正对的面上设有透明电极和反射层,透明电极所正对的区域为液晶显示器的透射区,反射层所正对的区域为液晶显示器的反射区;透射区和反射区中液晶层的厚度相同;所述透射区采用常白模式,所述反射区采用低扭曲向列型常白模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透反式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IXD)具有很多优点,例如,与纯平显示器(CRT)相比较薄,并且功耗 较低。因此,液晶显示器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替代了纯平显示器。根据使用光源是内部光源还是外部光源,将液晶显示器分为透射式和反射式两 种。透射式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发光,而是以背光源作为光照部分。背光 源通常设置在透射式液晶显示面板的背面或一侧,来自背光源的光根据液晶分子的排列显 示图像,通常透射式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将消耗液晶显示器总能耗的50%或以上。对于户 外使用的液晶显示器或者是便携式的液晶显示器,通常采用反射式液晶显示面板,这种液 晶显示器在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上形成有反射器,用于反射环境光。当环境光线不足时,反 射式液晶显示器的可见度很差。既能够实现透射模式显示又能够实现反射模式显示的液晶显示器称为透反式液 晶显示器。透反式液晶显示器既可以利用内部光源又可以利用外部光源,所以功耗较低。传统的透反式液晶显示器适用于常白模式,即不提供电信号时,显示面板上呈现 为亮态。如图1所示,为传统的透反式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彩膜基板11和阵列基 板12之间为液晶层,彩膜基板11和阵列基板12的外侧各设置有一偏振片141和142。其 中,间隔物17和反射层16所在的左侧区域为反射区,透明电极15所在的右侧区域为透射 区。可见,为了实现透反式液晶显示,传统的方法为采用双盒厚的方式,即为了在透射区域 和反射区域获得相同的光程差And,反射区的盒厚为透射区盒厚的一半,因此需要额外的 间隔物17把反射层加高以满足液晶盒的盒厚要求。其中,An = ne-n。,其中~和n。分别 为液晶层双折射现象中的寻常光折射率和非常光折射率,d为液晶层的厚度。对于传统的 透反式液晶显示器,由于透射区和反射区连接区域液晶的排列不规则会造成对比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反式液晶显示器,能够解决传统的透反式液晶显示器由于透射 区和反射区连接区域液晶的排列不规则造成对比度下降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在所述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相背离的外侧面上 分别设有偏振片,所述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 板正对的面上设有透明电极和反射层,所述透明电极所正对的区域为所述液晶显示器的透 射区,所述反射层所正对的区域为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反射区。并且,所述透射区和反射区中 液晶层的厚度相同;所述透射区采用常白模式,所述反射区采用低扭曲向列型常白模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透反式液晶显示器,由于透射区和反射区中液晶层的厚度相同,透射区采用常白模式,反射区采用低扭曲向列型常白模式,能够使得投射区和反射区在不加 电时均为亮态,在加电时均为暗态,在液晶显示器中实现透反式的结合,在进行图像显示时 能够提高画面的对比度,从而提高画面的显示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传统透反式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透反式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3为低扭曲向列型液晶盒的poincarS球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透明电极和反射层的一种间隔布置方式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透明电极和反射层的另一种间隔布置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单一像素单元内布置透明电极和反射层的示意图。11,彩膜基板;12,阵列基板;13,液晶层;141,142,偏振片;15,透明电极;16,反射 层;17,间隔物。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透反式液晶显示器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种透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 板11和阵列基板12,在所述彩膜基板11和阵列基板12相背离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偏振 片141和142,偏振片141和142的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 ;所述阵列基板12上与 彩膜基板11正对的面上设有透明电极15和反射层16,所述透明电极15所正对的区域 为所述液晶显示器的透射区,所述反射层16所正对的区域为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反射区。 其中,所述透射区和反射区中液晶层13的厚度相同。透射区采用常白模式,反射区采用 SBTN(Sub-Twisted Nematic,低扭曲向列型)常白模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透反式液晶显示器,由于透射区和反射区中液晶层的厚度相同, 并且透射区采用常白模式,反射区采用SBTN常白模式,能够在液晶显示器中实现透反式的 结合,在进行图像显示时能够提高画面的对比度,从而提高画面的显示质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透射区和反射区的面积相等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优 选方式。现举例透射区采用TNC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常白模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 原理进行说明。TN常白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中,液晶层的扭曲角为90°。如图2所示,当液晶层上未施加电压时,从偏振片142进入透射区的光线成为线偏 振光,由于阵列基板12与彩膜基板11上的取向膜(图中未示出)的作用,所述线偏振光在 液晶层13中旋转90°正好可以从 振器141射出,因此++液晶显示面板表现为亮态。对于透反式液晶显示器来说,透射区和反射区在不加电或加电时应当有同样的亮态或暗态。当液晶层上未施加电压时,从偏振片141进入反射区的线偏振光到达反射层16时 仍为线偏振光,被反射层16反射后偏振状态保持不变,第二次通过液晶层后光线的偏振状 态与进入液晶层时一致,能够从偏振片141出射,所以液晶显示面板表现为亮态。反射区液晶层采用53°扭曲角时,反射层能够获得最大的反射率。以下将具体说 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反射区在采用53° SBTN型液晶显示模式的原理。以下所介绍的内 容可以参考王新久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液晶光学和液晶显示》一书。TN型液晶盒的重要参数包括液晶扭曲角Φ,液晶的双折射Δη,盒厚d等。TN型液晶显示器中反射层16的反射率R表示为 其中, λ是入射光束的波长。当 时,反射率 R 最大。由(1) (2)、以及反射率最大的条件,可以推知若φ = 53°时,And = 0.50 μ m时,反射层16的反射率在不加电状态下最大。 而Φ = 53°时,And = 0. 50 μ m即为一种SBTN型液晶显示。如图3所示,还可以用poincarS (彭加莱)球来说明53° SBTN型液晶盒的工作原 理。图中曲线A和B分别表示不加电压时液晶指向矢的变化和光线偏振态的变化。对于表 示光线偏振态的点来说,在poincaM球上落在赤道的点表明光线为线偏振光,落在圆心上 的点表明光线为圆偏振光。从偏振片141进入液晶层的光线非常接近线偏振光,如图中的 Nl点所示。在到达反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反式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在所述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相背离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偏振片,所述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阵列基板上与所述彩膜基板正对的面上设有透明电极和反射层,所述透明电极所正对的区域为所述液晶显示器的透射区,所述反射层所正对的区域为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反射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区和反射区中液晶层的厚度相同;所述透射区采用常白模式,所述反射区采用低扭曲向列型常白模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