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9650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液晶显示元件由液晶单元、第一及第二偏振片和视场角补偿板构成,该液晶单元在一对基板之间夹持了90°的扭转取向的液晶层,该第一及第二偏振片夹着上述液晶单元使吸收轴配置在平行于与上述一对基板的取向处理方向以45°交叉的方向上,该视场角补偿板分别配置在这些偏振片和液晶单元之间。上述偏振片由基材和偏振层构成,视场角补偿板由基材和相位差层构成。由存在上述第一、第二偏振片的偏振层之间的多个光学层的垂直于液晶单元的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和其层厚的积的值定义的厚度方向延迟的合计值被设定为实质上抵消在上述液晶层上施加饱和电压时的液晶层的液晶层方向延迟的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TN(twisted nematic扭转向列)型的液晶显示元件
技术介绍
作为TN型液晶显示元件,已知下述的液晶显示元件,该液晶显示元件具备液晶单元和一对偏振片,上述液晶单元在一对基板之间夹持了液晶分子实质上以90°的扭转角进行扭转取向的液晶层;上述一对偏振片夹着该液晶单元而配置;将上述一对偏振片中的一个配置在平行于与上述液晶单元中的一个基板的取向处理的方向以45°交叉的方向上((日本)特开2006-285220号文献)。 该液晶显示元件可提高对比度,并且可以改善中间灰度中的灰度反转。另外,在该液晶显示元件中,可以在上述液晶单元与一对偏振片之间分别设置视场角补偿板,还设置相位差板,从而可以改善视场角特性。 但是,上述TN型液晶显示元件不能够充分补偿透射率的视角依赖性,不能得到足够宽的视场角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改善透射率的角度依赖性的宽视场角的TN型液晶显示元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观点的液晶显示元件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偏振片,该第一偏振片具有第一偏振层以及支撑上述第一偏振层的第一基材,所述第一偏振层具有使直线偏振光透射的透射轴以及在与该透射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吸收轴;第二偏振片,该第二偏振片具有第二偏振层以及支撑上述第二偏振层的第二基材,所述第二偏振层具有使直线偏振光透射的透射轴以及在与该透射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吸收轴;液晶单元,形成了覆盖第一电极的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基板和形成了覆盖第二电极的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基板,以取向膜的形成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第一偏振片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之间,在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之间,夹持使液晶分子实质上90°扭转取向的液晶层;第一视场角补偿层,配置在上述液晶单元和上述第一偏振片之间,该第一视场角补偿层具有平行于上述液晶单元的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以及垂直于上述液晶单元的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该第一视场角补偿层具有负的光学各向异性,并且由倾斜角度连续变化的盘状液晶层构成;第二视场角补偿层,配置在上述液晶单元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之间,该第二视场角补偿层具有平行于上述液晶单元的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以及垂直于上述液晶单元的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该第二视场角补偿层具有负的光学各向异性,并且由倾斜角度连续变化的盘状液晶层构成;以及面光源,配置在位于观察侧的相反侧的偏振板的背面一侧,由上述第一偏振层和上述第二偏振层之间的、至少包含上述第一视场角补偿层和上述第二视场角补偿层且除了上述液晶层以外的其它多个光学层各自在垂直于上述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和上述光学层的层厚的积所形成的、厚度方向延迟的合计值被设定为如下的值,即,能够抵消由在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了足够使上述液晶分子相对于上述基板面进行立起取向的较高电压时的、上述液晶层在垂直于上述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和该液晶层厚度的积所形成的液晶层厚度方向延迟的值。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液晶显示元件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在一个面上形成有至少1个第一电极和被设置成覆盖上述第一电极并沿预定的第一方向被实施了取向处理的第一取向膜;第二基板,配置成与上述第一基板的电极形成面对置,在与上述第一基板对置的面上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电极对置的至少1个第二电极和被设置成覆盖上述第二电极并沿与上述第一方向实质上以90°的角度交叉的第二方向被实施了取向处理的第二取向膜;液晶层,被夹持在上述第一基板的上述第一取向膜和上述第二基板的上述第二取向膜之间,液晶分子在上述第一取向膜和上述第二取向膜之间实质上以90°的扭转角被扭转取向;第一偏振片,该第一偏振片具备第一偏振层和由树脂膜构成的基材,该第一偏振层设置成与上述第一基板的电极形成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对置,并在与上述第一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实质上以45°的角度交叉的方向上具有吸收轴,该基材设置在该第一偏振层的至少与上述第一基板对置的面上,并具有由与上述第一基板及上述第二基板的基板面垂直的面内的相位差和层厚的积所形成的厚度方向延迟;第二偏振片,该第二偏振片具备第二偏振层和由树脂膜构成的基材,该第二偏振层配置成与上述第二基板的电极形成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对置,并在与上述第一偏振层的吸收轴实质上垂直的方向或实质上平行的方向上具有吸收轴,该基材设置在该第二偏振层的至少与上述第二基板对置的面上,并具有由垂直于上述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和层厚的积所形成的厚度方向延迟;第一视场角补偿板,配置在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一偏振片之间,具有第一视场角补偿层和由树脂膜构成的基材,该第一视场角补偿层具有平行于上述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和垂直于上述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该基材设置在该第一视场角补偿层的一个面上,具有由垂直于上述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和层厚的积所形成的厚度方向延迟,该第一视场角补偿板具有负的光学各向异性,并且由倾斜角度连续变化的盘状液晶层构成;第二视场角补偿板,配置在上述第二基板和第二偏振片之间,具有第二视场角补偿层和由树脂膜构成的基材,该第二视场角补偿层具有平行于上述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和垂直于上述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该基材设置在该第二视场角补偿层的一个面上,具有由垂直于上述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和层厚的积所形成的厚度方向延迟,该第二视场角补偿板具有负的光学各向异性,并且由倾斜角度连续变化的盘状液晶层构成;以及面光源,配置在位于观察侧的相反侧的偏振板的背面一侧,由上述第一偏振片的上述第一偏振层和上述第二偏振片的上述第二偏振层之间的多个光学层各自在垂直于上述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和上述多个光学层的各层厚的积所形成的厚度方向延迟的值、与液晶层厚方向延迟的值的合计值设定为-80nm~+80nm的范围,上述多个光学层至少包括上述第一偏振片中的上述基材、上述第二偏振片中上述基材、上述第一视场角补偿板中的上述第一视场角补偿层、上述第二视场角补偿板中的上述第二视场角补偿层、上述第一视场角补偿板中的上述基材以及上述第二视场角补偿板中的上述基材,并且将上述液晶层排除在外,上述液晶层厚方向延迟的值是由在上述第一基板中的上述电极和上述第二基板中的上述电极之间施加了足够使上述液晶分子相对于上述基板面进行立起取向的较高电压时的上述液晶层在垂直于上述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和液晶层厚的积所形成的。 还有,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液晶显示元件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在一个面上形成有至少1个第一电极和被设置成覆盖上述第一电极并沿预定的第一方向实施了取向处理的第一取向膜;第二基板,设置成与上述第一基板的电极形成面对置,在与上述第一基板对置的面上形成有与上述第一电极对置的至少1个第二电极和第二取向膜,该第二取向膜设置成覆盖上述第二电极并沿与上述第一方向实质上以90°的角度交叉的第二方向实施了取向处理;液晶层,被夹持在上述第一基板的上述第一取向膜和上述第二基板的上述第二取向膜之间,液晶分子在上述第一取向膜和上述第二取向膜之间实质上以90°的扭转角被扭转取向;第一偏振层,配置成与上述第一基板的电极形成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对置,并在与上述第一取向膜的取向处理方向实质上以45°的角度交叉的方向上具有吸收轴;第二偏振层,配置成与上述第二基板的电极形成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对置,并在与上述第一偏振层的吸收轴实质上相垂直的方向或实质上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偏振片,该第一偏振片具有第一偏振层以及支撑上述第一偏振层的第一基材,所述第一偏振层具有使直线偏振光透射的透射轴以及在与该透射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吸收轴;第二偏振片,该第二偏振片具有第二偏振层以及支撑上述第二偏振层的第二基材,所述第二偏振层具有使直线偏振光透射的透射轴以及在与该透射轴正交的方向上的吸收轴;液晶单元,形成了覆盖第一电极的第一取向膜的第一基板和形成了覆盖第二电极的第二取向膜的第二基板,以取向膜的形成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第一偏振片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之间,在上述第一基板和上述第二基板之间,夹持使液晶分子实质上90°扭转取向的液晶层;第一视场角补偿层,配置在上述液晶单元和上述第一偏振片之间,该第一视场角补偿层具有平行于上述液晶单元的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以及垂直于上述液晶单元的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该第一视场角补偿层具有负的光学各向异性,并且由倾斜角度连续变化的盘状液晶层构成;第二视场角补偿层,配置在上述液晶单元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之间,该第二视场角补偿层具有平行于上述液晶单元的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以及垂直于上述液晶单元的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该第二视场角补偿层具有负的光学各向异性,并且由倾斜角度连续变化的盘状液晶层构成;以及面光源,配置在位于观察侧的相反侧的偏振板的背面一侧,由上述第一偏振层和上述第二偏振层之间的、至少包含上述第一视场角补偿层和上述第二视场角补偿层且除了上述液晶层以外的其它多个光学层各自在垂直于上述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和上述光学层的层厚的积所形成的、厚度方向延迟的合计值被设定为如下的值,即,能够抵消由在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了足够使上述液晶分子相对于上述基板面进行立起取向的较高电压时的、上述液晶层在垂直于上述基板面的面内的相位差和该液晶层厚度的积所形成的液晶层厚度方向延迟的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泽和彦吉田哲志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