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换热器用余热回收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287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温换热器用余热回收循环系统,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包括换热箱以及信号处理器,所述换热箱分别管道连接有外部水箱以及炉窑,所述信号处理器内部设置有执行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指令调整模块,所述执行模块用于控制换热工序的执行,所述温度检测模块用于进行温差检测,所述压力检测模块用于进行换热箱内部的压力检测,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的温差以及压力数据分析换热箱内部的使用情况,所述指令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对相应工序进行调整,提高换热箱的安全使用性能,该装置实现了如何进行高温换热工序以及实时检测并解决换热过程中的堵塞问题。的堵塞问题。的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换热器用余热回收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工程
,具体为高温换热器用余热回收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温换热器由于其独特的内部结构,可以较大的克服高温环境下金属材质带来的热应力,应用范围拓展到800℃以上的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可直接安装在炉窑烟气出口,此外,高温换热器一般于炉子配套使用,用于预热废气、空气或是水浴等,例如VOCs废气处理行业的TO、RTO工艺,换热材质可根据介质温度、考虑露点腐蚀、介质成分等组合选材。
[0003]在利用炉窑烟气的热量,可以在余热回收后制取热水,用于水浴池加热热源或是其他生产线上用于生产,换热器的非标定制结构多样,能够替换原先的电加热,降低电能能耗。
[0004]但在目前使用时,考虑到烟气在进行余热回收时,其会伴随一定的灰尘颗粒,而滞留的箱内的灰尘颗粒在长时间的堆积下将会导致换热效率的不佳,且灰尘颗粒的排出也会导致排出环境的污染,以上现象成为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温换热器用余热回收循环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温换热器用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换热箱以及信号处理器,所述换热箱分别管道连接有外部水箱以及炉窑,所述信号处理器内部设置有:执行模块,用于控制换热工序的执行;温度检测模块,用于进行温差检测;压力检测模块,用于进行换热箱内部的压力检测;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的温差以及压力数据分析换热箱内部的使用情况;指令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对相应工序进行调整,提高换热箱的安全使用性能。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换热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侧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进口管、第一出口管,所述外壳的上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进口管、第二出口管,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屏;第一温度检测仪,安装于第二进口管的一侧,用于检测进水温度;第二温度检测仪,安装于第二出口管的一侧,用于检测出水温度;一组第一通管,均匀设置于第二进口管与第二出口管之间,且位于外壳内部;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仪、第二温度检测仪均与温度检测模块信号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出口管的左端设置有滤板,用于过滤尾气中的固体废弃颗粒;
靠近所述滤板的一侧上方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检测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检测内部尾气流通的状态是否正常。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滤板的右侧表面中部固定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贯穿滤板的中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固定有一组叶板;第二驱动部的运行功率设置有I、II级。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叶板靠近滤板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固定有第二伸缩部;所述第二伸缩部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为梯形块状结构,所述第一推块的直角面与内腔左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块的倾斜面滑动连接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的一侧直角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刮板,所述第一刮板的上下两侧与内腔上下壁滑动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外壳内部下方设置有聚料组件,所述聚料组件包括: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移动部;凹形板,螺栓固定于移动部的前后两侧表面上;第三伸缩部,设置于凹形板内部,所述第三伸缩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刮板;所述第三伸缩部与执行模块信号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通管的中部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二通管,所述第二通管的上端均连通有第三通管,所述第三通管的顶端连通设置有集液箱,所述集液箱固定于外壳的内部上壁,所述第三通管上还设置有控制阀,所述集液箱的侧面连通设置有一组第四通管,所述第四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喷雾头。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位于所述第一出口管下方的外壳表面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出料口的两侧设置有第一伸缩部,所述第一伸缩部的输出端贯穿外壳,并插入至挡板的内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第一进口管、第一出口管、第二进口管、第二出口管以及第一温度检测仪、第二温度检测仪,实现尾气与外部液体间的换热工序,同时实时检测温差是否符合换热要求;采用滤板、压力传感器、第一刮板,既实现对尾气中颗粒物的过滤,同时进行内部压力检测,进行实时疏通,保证尾气的正常排出;采用第二通管、控制阀以及喷雾头,当内部灰尘颗粒较多情况下,实现管道清洁与降尘,并在聚料组件作用下,进行对凝结颗粒的聚拢堆积,方便后续处理;采用执行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与指令调整模块,对内部的温度与压力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根据换热箱内部的换热效果以及堵塞情况判断是否进行相关指令的调整,以达到更佳的换热效果以及预警效果。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的A区域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叶板半剖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凹形板半剖示意图;图中:1、外壳;2、第一进口管;3、第一出口管;4、第二进口管;5、第二出口管;6、第一温度检测仪;7、第二温度检测仪;8、控制屏;9、挡板;10、第一伸缩部;11、滤板;12、第一转轴;13、叶板;14、第一通管;15、第二通管;16、集液箱;17、控制阀;18、第三通管;19、第四通管;20、喷雾头;21、内腔;22、第二伸缩部;23、第一推块;24、第二推块;25、第一刮板;26、第一驱动部;27、第二转轴;28、移动部;29、凹形板;30、第三伸缩部;31、第二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高温换热器用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换热箱以及信号处理器,换热箱用于实施高温炉窑尾气与外部水源的换热工序,实现尾气处理与节省能源消耗,信号处理器用于接收、发送数据,智能实现换热箱内部的余热回收工序;信号处理器内部设置有执行模块、温度检测模块、压力检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与指令调整模块,执行模块用于控制换热工序的执行,温度检测模块用于进行温差检测,压力检测模块用于进行换热箱内部的压力检测,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的温差以及压力数据判断换热箱内部的使用情况,指令调整模块根据判断结果对相应工序进行调整,提高换热箱的安全使用性能。
[0018]换热箱与炉窑尾气、外部水箱均管道连接,但连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温换热器用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换热箱以及信号处理器,所述换热箱分别管道连接有外部水箱以及炉窑,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器内部设置有:执行模块,用于控制换热工序的执行;温度检测模块,用于进行温差检测;压力检测模块,用于进行换热箱内部的压力检测;数据分析模块,对接收的温差以及压力数据分析换热箱内部的使用情况;指令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对相应工序进行调整,提高换热箱的安全使用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换热器用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两侧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进口管(2)、第一出口管(3),所述外壳(1)的上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进口管(4)、第二出口管(5),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屏(8);第一温度检测仪(6),安装于第二进口管(4)的一侧,用于检测进水温度;第二温度检测仪(7),安装于第二出口管(5)的一侧,用于检测出水温度;一组第一通管(14),均匀设置于第二进口管(4)与第二出口管(5)之间,且位于外壳(1)内部;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仪(6)、第二温度检测仪(7)均与温度检测模块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换热器用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管(3)的左端设置有滤板(11),用于过滤尾气中的固体废弃颗粒;靠近所述滤板(11)的一侧上方固定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压力检测模块信号连接,用于检测内部尾气流通的状态是否正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换热器用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11)的右侧表面中部固定有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的输出端贯穿滤板(11)的中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2),所述第一转轴(12)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表面固定有一组叶板(13);第二驱动部的运行功率设置有I、II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换热器用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叶板(13)靠近滤板(1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21),所述内腔(21)的内部固定有第二伸缩部(22);所述第二伸缩部(2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块(23),所述第一推块(23)为梯形块状结构,所述第一推块(23)的直角面与内腔(21)左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推块(23)的倾斜面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缠熙汤凌庄燕峰
申请(专利权)人:普兰特换热设备溧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