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开利公司专利>正文

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其控制方法及运输制冷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270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4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其控制方法及运输制冷车辆。该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室外单元;第一类室内单元;以及第二类室内单元;其中,第一类四通阀的数量对应于第一类室内单元的数量,且第二类四通阀的数量对应于第二类室内单元的数量;且其中,还包括可通断的区间流路,其在第一节流元件与第一通断阀之间接入第一类室内单元,并在第二节流元件与第二通断阀之间接入第二类室内单元。根据本申请的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通过设置分别与室外单元存在连接关系的第一类室内单元与第二类室内单元,并在二者之间设置区间流路,从而达成三者之间的互通互联,使得对第一类室内单元与第二类室内单元分区实现制冷与制热控制成为可能。为可能。为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其控制方法及运输制冷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运输车辆的温度调节领域,更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其控制方法及运输制冷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冷链运输行业通常使用运输制冷机组的制冷循环和热气旁通循环实现为运输车辆的不同货物分区提供全区制冷或全区制热功能。与此同时,当需要对不同货物分区分别执行制热与制冷时,通常只有采用制冷系统和电加热同时运行的方式才能实现,该方式需要在制冷系统功耗之外额外消耗电能,系统运行能效低。
[0003]此外,在全区制热功能时,由于采用热气旁通制热时系统唯一的热源为压缩机电机发热,系统制热效果受限,制热效果不佳,更多时候只有采用热气旁通和电加热同时运行才能实现全区制热功能,系统制热运行能效低。
[0004]在当前节能减排的背景下,亟需开发和推广节能高效的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其控制方法及运输制冷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其控制方法及运输制冷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实现本申请的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其包括:室外单元,其内设置有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第一类四通阀、第二类四通阀及室外换热器;第一类室内单元,其内分别设置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与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经由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通断阀连接至所述室外换热器,且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经由所述第一类四通阀连接至所述压缩机;以及第二类室内单元,其内分别设置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二节流元件与第二通断阀,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经由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通断阀连接至所述室外换热器,且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经由所述第二类四通阀连接至所述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类四通阀分别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并可通断地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类四通阀分别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并可通断地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且其中,所述第一类四通阀的数量对应于所述第一类室内单元的数量,且第二类四通阀的数量对应于所述第二类室内单元的数量;且其中,还包括可通断的区间流路,其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通断阀之间接入所述第一类室内单元,并在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通断阀之间接入所述第二类室内单元。
[0007]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区间流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类室内单元内的第一区间通断控制阀;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类室内单元内的第二区间通断控制阀。
[0008]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其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上游;过冷流路,其连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及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之间,且所述过冷流路流经所述气液分离器内部;以及过冷器,其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及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之间。
[0009]为实现本申请的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如前所述的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括:第一分区制冷与制热模式,择一切换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或所述第二类四通阀,对应导通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或所述第二类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的管路连接,断开所述第一通断阀与所述第二通断阀,并导通所述区间流路;使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区间流路、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使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类四通阀、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述区间流路、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
[0010]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第二分区制冷与制热模式,择一切换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或所述第二类四通阀,导通所述第一类四通阀与所述第二类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的管路连接,对应断开所述第一通断阀或所述第二通断阀,并导通所述区间流路;使制冷剂的第一部分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并使制冷剂的第二部分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类四通阀、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述区间流路、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使制冷剂的第一部分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类四通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通断阀、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并使制冷剂的第二部分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区间流路、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
[0011]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全区制冷模式,导通所述第一类四通阀与所述第二类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的管路连接,导通所述第一通断阀与所述第二通断阀,并断开所述区间流路;使制冷剂的第一部分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并使制冷剂的第二部分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类四通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通断阀、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
[0012]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全区制热模式,切换所述第一类四通阀与所述第二类四通阀的流向,导通所述第一类四通阀与所述第二类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的管路连接,导通所述第
一通断阀与所述第二通断阀,并断开所述区间流路;使制冷剂的第一部分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通断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并使制冷剂的第二部分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类四通阀、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通断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
[0013]除了上述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之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特定区制冷模式,择一导通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或所述第二类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的管路连接,对应导通所述第一通断阀或所述第二通断阀,并断开所述区间流路;使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单元,其内设置有通过管路连接的压缩机、第一类四通阀、第二类四通阀及室外换热器;第一类室内单元,其内分别设置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一节流元件与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经由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通断阀连接至所述室外换热器,且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经由所述第一类四通阀连接至所述压缩机;以及第二类室内单元,其内分别设置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二节流元件与第二通断阀,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经由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通断阀连接至所述室外换热器,且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经由所述第二类四通阀连接至所述压缩机;其中,所述第一类四通阀分别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并可通断地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类四通阀分别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并可通断地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且其中,所述第一类四通阀的数量对应于所述第一类室内单元的数量,且第二类四通阀的数量对应于所述第二类室内单元的数量;且其中,还包括可通断的区间流路,其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一通断阀之间接入所述第一类室内单元,并在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与所述第二通断阀之间接入所述第二类室内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流路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类室内单元内的第一区间通断控制阀;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类室内单元内的第二区间通断控制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其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上游;以及过冷流路,其连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及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之间,且所述过冷流路流经所述气液分离器内部;以及过冷器,其设置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及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之间。4.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多温区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区制冷与制热模式,择一切换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或所述第二类四通阀,对应导通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或所述第二类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的管路连接,断开所述第一通断阀与所述第二通断阀,并导通所述区间流路;使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区间流路、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或者使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类四通阀、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述区间流路、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分区制冷与制热模式,择一切换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或所述第二类四通阀,导通所述第一类四通阀与所述第二类四通阀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的管路连接,对应断开所述第
一通断阀或所述第二通断阀,并导通所述区间流路;使制冷剂的第一部分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类四通阀、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通断阀、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并使制冷剂的第二部分依次流经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二类四通阀、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元件、所述区间流路、所述第一节流元件、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类四通阀及所述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陈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开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