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热管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需要提供温度和湿度适宜的乘员舱以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也需要保持电池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既不能长时间处于低温导致电量损耗,也不能长时间处于高温引发热失控事故威胁用户人身安全;还需要保持电驱、电控等功率元件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避免长时间高温导致元器件损坏。现有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通常采用比较复杂的系统架构,采用多个三通阀和四通阀串并联的方式实现回路的切换,管路走线长,热损耗较高,成本高。热管理系统无法充分利用系统和环境热量,能量浪费率较高,能耗还有待进一步降低;可实现的工作模式少,无法满足电动汽车各区域多样化热管理需求。
[0003]有鉴于此,现阶段对于电动汽车的热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通过电池、乘员舱、电驱电控热管理回路的相互耦合,利用较少的元器件可实现电动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电磁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三大口径电子膨胀阀、冷凝器、蒸发器、气液分离器、水冷式冷凝器、Chiller、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九通阀、散热器、水暖PTC、暖风芯体、比例三通阀;水冷式冷凝器包括第一换热管道和第二换热管道,Chiller包括第三换热管道和第四换热管道;所述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和制冷液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由压缩机的出口与水冷式冷凝器的第一换热管道连接,水冷式冷凝器的第一换热管道分别连接第三大口径电子膨胀阀和电磁阀,第三大口径电子膨胀阀和冷凝器进口连接;电磁阀和冷凝器出口连接后分为两条支路,一条支路通过第一电子膨胀阀与Chiller的第三换热管道连接,再由Chiller的第三换热管道与气液分离器进口连接,另一条支路通过第二电子膨胀阀与蒸发器进口连接,蒸发器出口与气液分离器进口连接,气液分离器出口与压缩机进口连接;所述制冷液回路由九通阀的端口和多条管路连接,其中第一管路为制热管路和乘员舱管路,其两端分别连接九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第一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水泵、水冷式冷凝器第二换热通道、水暖PTC、比例三通阀和暖风芯体,比例三通阀未与水暖PTC和暖风芯体连接的一端与暖风芯体的出口连接后与九通阀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九通阀的内部的各端口之间具有多种连通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九通阀的端口连接的多条管路还包括:第二管路,第二管路为电池包管路,其两端分别连接九通阀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电池包和第一水泵;第三管路,第三管路为制冷管路,其两端分别连接九通阀的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第三管路上依次设置有Chiller的第四换热管道;第四管路,第四管路为电驱管路,分别连接九通阀的第七端口、第八端口和第九端口,第四管路上依次设置有电池包、第三水泵、电驱组件和散热器,其中散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九通阀的第九端口和电驱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第四管路具有两条回路;一条回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水泵和电驱组件,另一条回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三水泵、电驱组件和散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九通阀内部的各端口之间的多种连通方式至少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连通方式,九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九端口连通、第二端口和第七端口连通、第三端口和第六端口连通、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连通,第一管路和经过散热器的第四管路连通构成回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连通构成回路,第一种连通方式用于电驱散热、电池余热回收和电池包制冷;第二种连通方式,九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八端口连通、第二端口和第七端口连通、第三端口和第六端口连通、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连通,第一管路和未经过散热器的第四管路连通构成回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连通构成回路,第二种连通方式用于电驱余热回收、电池
余热回收和电池包制冷、乘员舱制热;第三种连通方式,九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连通、第五端口和第七端口连通、第六端口和第九端口连通、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通构成回路,第三管路和未经过散热器的第四管路连通构成回路,第三种连通方式用于电驱散热、电池制热、电池余热回收、乘员舱制热、乘员舱制冷;第四种连通方式,九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第二端口和第四端口连通、第五端口和第七端口连通、第六端口和第八端口连通、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通构成回路,第三管路和经过散热器的第四管路连通构成回路,第四种连通方式用于电驱热回收、电驱制冷、电池制热、电池余热回收、乘员舱制热、乘员舱制冷;第五种连通方式,九通阀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第三端口和第七端口连通、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连通、第六端口和第九端口连通、第一管路连通构成回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未经过散热器的第四管路连通构成回路,第五种连通方式用于电池自然散热、电驱自然散热、乘员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五洋,李磊,陈健平,周良晓,王宁洁,李晖,易超,马书坤,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湖大艾盛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