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风门及空调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172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滑动风门及空调箱,其中滑动风门包括风门软胶和风门主体,风门软胶包括相连接的外框部和内框部,外框部上设置有第一槽,风门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引导柱,引导柱凸出该风门主体的外周设置,因而当外框部套设于风门主体的外周时,引导柱即可穿过第一槽且滑动插设于空调主体的风口位置的引导槽内。即引导柱可带动滑动风门滑动,风门软胶可使得滑动风门与对应位置处的引导槽的槽口实现过盈配合,从而避免滑动风门与引导槽之间存在漏风的问题,有效改善滑动风门的密封性。另外内框部与风门主体的第一面相对固定,而第一槽的位置被引导柱抵压,即内框部和第一槽位于引导柱的不同侧,可保证滑动风门的结构稳定。风门的结构稳定。风门的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动风门及空调箱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滑动风门及空调箱。

技术介绍

[0002]车用自动空调的滑动风门起着控制风门开关及调节出风口风量的作用,目前一般的滑动风门由硬质塑料制成,安装于空调壳体内部的引导槽中,可沿引导槽自由滑动,且滑动风门设置有齿条,通过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以实现齿轮转动控制滑动风门开闭。但是为保证滑动风门在引导槽内移动的顺畅性,滑动风门与引导槽之间留有间隙,以至于存在风门漏风、关闭不严等问题。
[0003]因此,亟需一种滑动风门及空调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风门,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可解决传统滑动风门的漏风问题。
[0005]如上构思,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滑动风门,包括:
[0007]风门软胶,包括相连接的外框部和内框部,所述外框部上设置有第一槽;
[0008]风门主体,所述风门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引导柱,所述引导柱凸出所述风门主体的外周,所述外框部套设于所述风门主体的外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滑动风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门软胶(1),包括相连接的外框部(11)和内框部(12),所述外框部(11)上设置有第一槽(111);风门主体(2),所述风门主体(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引导柱(23),所述引导柱(23)凸出所述风门主体(2)的外周,所述外框部(11)套设于所述风门主体(2)的外周,所述引导柱(23)穿过所述第一槽(111)且滑动插设于空调主体(200)的风口(2001)处的引导槽内,所述风门主体(2)通过所述外框部(11)与所述引导槽的槽口密封抵接,所述内框部(12)与所述风门主体(2)的第一面(205)相对固定,所述内框部(12)和所述第一槽(111)位于所述引导柱(23)的不同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主体(2)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201)和第二侧边(202),所述第一侧边(201)和所述第二侧边(202)上均设置有所述引导柱(23),且所述第一侧边(201)和所述第二侧边(202)均通过所述风门软胶(1)与所述引导槽的槽口密封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主体(2)具有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203)和第四侧边(204),所述空调主体(200)的风口(2001)处设置有挡板(2002),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滑动风门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侧边(203)上的所述风门软胶(1)与所述挡板(2002)抵接,所述第四侧边(204)上的所述风门软胶(1)与所述风口(2001)的一个侧壁抵接,所述滑动风门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肖阳吴铎穆景阳余兆开
申请(专利权)人:艾泰斯热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