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载空调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车载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390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车载空调,其包括空调箱、冷却单元、加热单元、温度风门组和滑动挡板组,空调箱内包括进风腔、混合腔和出风腔,进风腔包括总流道、冷风道和热风道,总流道的出风口分别与冷风道和热风道的进风口连通,冷风道和热风道的出风口与混合腔的进风口连通,混合腔的出风口与多个送风道连通,总流道的气流通过冷却单元进入冷风道和热风道,热风道的气流通过加热单元进入混合腔;至少一个送风道的管壁与热风道的出风口相对,且其管壁设置有导流孔,滑动挡板组调节导流孔的开度,温度风门组调节冷风道和热风道的开度。车载空调能在同一温度风门开度下,调节设置导流孔的送风道和未设置导流孔的送风道的温度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空调,尤其涉及车载空调。


技术介绍

1、汽车空调的功能是为乘车人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而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舒适性要求的逐步提高,汽车空调的出风温度也越来越往个性化,可调性方向靠拢。

2、现有的车载空调通常是借助风扇将内部与外部的空气吸收到空调箱中,该空调箱内部形成有气流通道。借助蒸发器型冷却装置冷却的冷空气与借助加热器芯型加热装置加热的热空气在空调箱内部以期望的混合比率混合。此后,混合的空气穿过送风管从布置在空调箱中的多个开口(如吹面出风口和吹脚出风口)被吹出到车舱内部中,从而调节车舱中的温度与湿度。

3、但是,目前汽车空调箱出风温度主要是靠在空调箱箱内部添加固定的导流结构,将其内部的冷、热风混合后导向需要的出风口,但不同出风口之间的温差在同一温度风门开度下是固定不变的,其无法适应当前使用人群对不同出风口之间温差的个性化要求。

4、因此,亟需车辆空调,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车载空调,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同一温度风门开度下,不同出风口之间的温差是固定不变的,其无法适应当前使用人群对不同出风口温度的个性化调节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车载空调,该车载空调包括空调箱、冷却单元和加热单元,所述空调箱内包括进风腔、混合腔和出风腔,所述进风腔包括总流道、冷风道和热风道,所述总流道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冷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热风道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冷风道的出风口和所述热风道的出风口同时与所述混合腔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腔包括多个送风道,所述混合腔的出风口与多个所述送风道连通,所述总流道的气流通过所述冷却单元进入所述冷风道和所述热风道,所述热风道的气流通过所述加热单元进入所述混合腔;

3、还包括温度风门组和滑动挡板组,至少一个所述送风道的管壁与所述热风道的出风口相对,与所述热风道的出风口相对的所述送风道的管壁设置有导流孔,所述滑动挡板组能够调节所述导流孔的开度,所述温度风门组能够调节所述冷风道和所述热风道的开度。

4、作为车载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挡板组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挡板滑动,所述第一挡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导流孔的气流流向相交。

5、作为车载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空调箱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挡板沿其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转动。

6、作为车载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板的滑动方向还与所述混合腔的出风口的气流流向相交,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沿远离所述导流孔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挡板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混合腔的出风口的方向运动。

7、作为车载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腔的出风口的气流流向与所述导流孔的气流流向呈夹角设置;

8、所述第一挡板为圆弧形板,所述第一挡板沿弧形轨迹滑动。

9、作为车载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合腔的出风口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为设置有所述导流孔的所述送风道的管壁,所述第一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抵接;

10、所述滑动挡板组还包括第二挡板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壁抵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挡板在所述混合腔内滑动,所述第二挡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混合腔的出风口的气流流向相交,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间隙为所述混合腔的出风口的开度。

11、作为车载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挡板沿其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转动。

12、作为车载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风道包括第一冷风道和第二冷风道,所述第一冷风道和所述第二冷风道分别设置于所述热风道的两侧。

13、作为车载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总流道的出风口依次分为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热风道的中间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流道同时与所述第一冷风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一侧的所述热风道相对,所述第三流道同时与所述第二冷风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另一侧的所述热风道相对;

14、所述温度风门组包括第一温度风门、第二温度风门和第三温度风门,所述第一温度风门、所述第二温度风门和所述第三温度风门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

15、作为车载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温度风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冷风道的开度和所述第二流道一侧的所述热风道的开度;所述第三温度风门能够控制所述第二冷风道的开度和所述第二流道另一侧的所述热风道的开度。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7、本专利技术提供车载空调,该车载空调包括空调箱、冷却单元、加热单元、温度风门组和滑动挡板组,空调箱内包括进风腔、混合腔和出风腔,进风腔包括总流道、冷风道和热风道,总流道的出风口分别与冷风道的进风口和热风道的进风口连通,冷风道的出风口和热风道的出风口同时与混合腔的进风口连通,出风腔包括多个送风道,混合腔的出风口与多个送风道连通,总流道的气流通过冷却单元进入冷风道和热风道,热风道的气流通过加热单元进入混合腔;至少一个送风道的管壁与热风道的出风口相对,与热风道的出风口相对的送风道的管壁设置有导流孔,滑动挡板组能够调节导流孔的开度,温度风门组能够调节冷风道和热风道的开度。该车载空调工作时,车舱内或车舱外的气流先进入总流道,总流道内的冷却单元对气流进行冷却,通过温度风门组控制冷风道和热风道的开度,进而控制进入冷风道和热风道的气流的比率,冷却后的气流按照预设比率,一部分通过冷风道进入到混合腔,另一部分通过热风道且被加热单元加热后进入到混合腔内,热气流和冷气流在混合腔内混合,进而从多个送风道流出。因此,各个送风道的温度差是一定值,无法实现个性化调节,为此将至少一个送风道的管壁与热风道的出风口相对,在与热风道的出风口相对的送风道的管壁设置有导流孔,进而从热风道的出风口流出的部分热气流可以直接通过导流孔进入到对应的送风道内,通过导流孔进入送风道内的热气流和从混合腔流入送风道的混合气流再次混合,进而可以对设置有导流孔的送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升温,具体通过导流孔进入到对应的送风道内的热气流的量由滑动挡板组决定。该车载空调解决了在同一温度风门开度下,不同送风道之间的温差固定不变,其无法适应当前使用人群对不同送风道温度的个性化调节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载空调,包括空调箱(1)、冷却单元(2)和加热单元(3),所述空调箱(1)内包括进风腔、混合腔(12)和出风腔,所述进风腔包括总流道(111)、冷风道和热风道(113),所述总流道(111)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冷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热风道(113)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冷风道的出风口和所述热风道(113)的出风口同时与所述混合腔(12)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腔包括多个送风道(131),所述混合腔(12)的出风口与多个所述送风道(131)连通,所述总流道(111)的气流通过所述冷却单元(2)进入所述冷风道和所述热风道(113),所述热风道(113)的气流通过所述加热单元(3)进入所述混合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挡板组包括第一挡板(51)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挡板(51)滑动,所述第一挡板(51)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导流孔(1211)的气流流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51)与所述空调箱(1)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主动齿轮(52),所述第一挡板(51)沿其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一齿条(511),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2)与所述第一齿条(511)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2)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51)的滑动方向还与所述混合腔(12)的出风口的气流流向相交,所述第一挡板(51)的一端沿远离所述导流孔(1211)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挡板(51)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混合腔(12)的出风口的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12)的出风口的气流流向与所述导流孔(1211)的气流流向呈夹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12)的出风口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所述第一侧壁(121)为设置有所述导流孔(1211)的所述送风道(131)的管壁,所述第一挡板(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壁(121)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挡板沿其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主动齿轮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道包括第一冷风道(1121)和第二冷风道(1122),所述第一冷风道(1121)和所述第二冷风道(1122)分别设置于所述热风道(113)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流道(111)的出风口依次分为第一流道(1111)、第二流道(1112)和第三流道(1113),所述第二流道(1112)与所述热风道(113)的中间位置相对,所述第一流道(1111)同时与所述第一冷风道(1121)和所述第二流道(1112)一侧的所述热风道(113)相对,所述第三流道(1113)同时与所述第二冷风道(1122)和所述第二流道(1112)另一侧的所述热风道(113)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风门(41)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冷风道(1121)的开度和所述第二流道(1112)一侧的所述热风道(113)的开度;所述第三温度风门(43)能够控制所述第二冷风道(1122)的开度和所述第二流道(1112)另一侧的所述热风道(113)的开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空调,包括空调箱(1)、冷却单元(2)和加热单元(3),所述空调箱(1)内包括进风腔、混合腔(12)和出风腔,所述进风腔包括总流道(111)、冷风道和热风道(113),所述总流道(111)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冷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热风道(113)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冷风道的出风口和所述热风道(113)的出风口同时与所述混合腔(12)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出风腔包括多个送风道(131),所述混合腔(12)的出风口与多个所述送风道(131)连通,所述总流道(111)的气流通过所述冷却单元(2)进入所述冷风道和所述热风道(113),所述热风道(113)的气流通过所述加热单元(3)进入所述混合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挡板组包括第一挡板(51)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挡板(51)滑动,所述第一挡板(51)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导流孔(1211)的气流流向相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51)与所述空调箱(1)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主动齿轮(52),所述第一挡板(51)沿其滑动方向设置有第一齿条(511),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2)与所述第一齿条(511)啮合,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52)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51)的滑动方向还与所述混合腔(12)的出风口的气流流向相交,所述第一挡板(51)的一端沿远离所述导流孔(1211)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一挡板(51)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混合腔(12)的出风口的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12)的出风口的气流流向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景阳张政蒋鹭吴铎余兆开
申请(专利权)人:艾泰斯热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