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耐旱性基因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51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豆耐旱性基因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为解决目前大豆作物受到高温、干旱等环境导致的胁迫,影响大豆产量的问题。所述大豆耐旱性基因为GmCYP704C1,所述GmCYP704C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基因技术增加GmCYP704C1基因在所述大豆中的表达量,以此改善大豆的耐旱性能,提高国产大豆的产量和耐逆能力。逆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耐旱性基因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豆耐旱性基因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


技术介绍

[0002]干旱是威胁全球作物产量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大豆是一种重要的豆类作物,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但其产量高度依赖于适宜的降雨或者充足的灌溉。干旱胁迫对大豆渗透调节、生长形态和产量等方面的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受到高温、干旱等环境导致的胁迫,影响大豆产量。陆生植物表面覆盖有角质层,由疏水物质角质和蜡质组成,通过调控角质层合成,可实现作物抗旱遗传改良,然而大豆角质层合成机制还鲜见报道。因此,通过调控角质层合成提高大豆抗旱能力对于大豆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豆耐旱性基因的应用方法,以此改善大豆的耐旱性能,提高国产大豆的产量和耐逆能力。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基因,所述基因名称为GmCYP704C1,所述GmCYP704C1基因的序列如SEQ IDNo.1所示。
[0006]一种重组载体,所述重组载体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GmCYP704C1基因,并采用pCAMBIA1300作为中间载体构建获得。
[0007]一种重组菌,所述重组菌含有上述GmCYP704C1基因,并采用上述的重组载体转化至农杆菌获得。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农杆菌为农杆菌EHA105。
[0009]一种基因在提高大豆耐旱性能中的应用,所述基因为上述GmCYP704C1基因。
[0010]进一步限定,提高大豆耐旱性能的方法为增加大豆GmCYP704C1基因的表达量。
[0011]GmCYP704C1基因在大豆抗逆品种育种中的应用,其具体育苗方法为:
[0012](1)将挑选的受试品种DN50大豆种子进行消毒;
[0013](2)将DN50大豆种子接种于萌发培养基上,封口后放入光照培养箱进行培养;
[0014](3)将重组菌菌液进行活化得到工程菌液;
[0015](4)将萌发好的种子与工程菌液进行侵染与共培养,得到共培养后的外植体;
[0016](5)将共培养后的外植体诱导其生芽、芽伸长以及生根,得到再生苗;
[0017](6)将生长状态良好、根长达到2cm的再生苗移栽至装有蛭石和土壤的花盆中;
[0018](7)筛选抗性苗。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抗性形状的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大豆抗逆新材料,提高大豆在干旱环境中的适应性,保证大豆产量和质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GmCYP704C1基因过表达大豆PCR验证,M代表Maker,WT代表野生型,1、2、3代表GmCYP704C1基因过表达大豆不同株系;
[0021]图2为GmCYP704C1基因过表达大豆qPCR验证,纵坐标代表GmCYP704C1基因表达水平,横坐标WT代表野生型,OV#1、OV#2代表GmCYP704C1基因过表达大豆不同株系;
[0022]图3为GmCYP704C1基因编辑大豆T7酶切鉴定,M代表Maker,1

9是不同转化事件的T7酶切检验,两条带的是编辑的转化事件;2、3、8是成功编辑转化事件;其余没有成功编辑;
[0023]图4为GmCYP704C1基因编辑大豆测序鉴定,绿色框代表GmCYP704C1基因原始序列,红色框代表编辑位点和类型(片段插入/缺失);
[0024]图5为非生物胁迫下GmCYP704C1基因表达量分析,纵坐标代表叶片中GmCYP704C1基因的表达量,横坐标代表胁迫处理0h、0.5h、1h、3h、6h、12h;
[0025]图6为GmCYP704C1基因过表达大豆表现抗旱;
[0026]图7为干旱处理后大豆的存活率,纵坐标代表存活率,横坐标WT代表野生型,OV#1、OV#2代表GmCYP704C1基因过表达大豆不同株系;
[0027]图8为干旱处理前后GmCYP704C1基因的表达模式,纵坐标代表相对表达量,横坐标代表不同时期不同组织部位:V4

第4个片三出复叶长出;R1

始花期;R5

始粒期;root:根,stem:茎,leaf:叶,flower:花,pod:荚;seed:种子;
[0028]图9为GmCYP704C1基因过表达导致角质成分变化,纵坐标代表角质单体相对含量,横坐标代表不同种类角质单体:C12 acid:12烷酸,C14 acid:14烷酸,C16acid:16烷酸,C18 acid:18烷酸,C22 acid:22烷酸,C24 acid:24烷酸,C18:1acid:含一个不饱和键十八酸,C18:2acid:含2个不饱和键十八酸,C18:3acid:含3个不饱和键十八酸,C16acid 16OH:侧链加羟基16烷酸,C16:1acid 16OH:含一个不饱和键,侧链加羟基16烷酸,C18:1acid18OH:含一个不饱和键,侧链加羟基18烷酸;
[0029]图10为GmCYP704C1蛋白Western blot;
[0030]图11为CO差异光谱法验证GmCYP704C1活性;
[0031]图12为GmCYP704C1促进角质层密度降低大豆叶片渗透性,(a)为V4时期大豆叶片上表皮角质层的TEM图像;(b)为通过TEM图片用ImageJ统计分析叶片角质层厚度;(d)为通过0.05%甲苯胺蓝37℃浸泡2分析叶片角质层渗透性;(e)为通过微蒸腾室分析叶片角质层渗透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试剂、仪器或设备等如无特殊说明书均可通过商业化途径购买获得,涉及的实验方法利用试剂盒进行的均按照试剂盒操作实施,其他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
[0033]实施例1目的基因的克隆和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0034]使用东农50品种植株叶片提取大豆RNA,并进行反转录获得cDNA,反转录获得cDNA作为扩增模板。反应体系如下:
[0035][0036]整个加样过程在冰上进行,并在通风橱中操作。
[0037]反应程序为:42℃,30min;85℃,5s。所得样品保存于

80℃冰箱中。
[0038]通过Phytozome查询GmCYP704C1基因序列信息,并用Primer5.0软件设计基因扩增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预期产物大小为1530bp。引物如下:GmCYP704C1

F:GAGCTGATGCCATCCTTGACTTTCCTT,(如SEQ ID No.2所示)GmCYP704C1

R:CACCATATCCCTGTATCTGTGGAATGCC(如SEQ ID No.3所示)。将PCR获得目的基因片段,通过胶回收试剂盒回收纯化。然后,用BamHI和XbaI(NEB)消化PCR产物和pCAMBIA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名称为GmCYP704C1,所述GmCYP704C1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2.一种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GmCYP704C1基因,并采用pCAMBIA1300作为中间载体构建获得。3.一种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菌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GmCYP704C1基因,并采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载体转化至农杆菌获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农杆菌为农杆菌EHA105。5.一种基因在提高大豆耐旱性能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为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GmCYP704C1基因。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锡马晓飞周静文董悦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