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溢流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0199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溢流口,其结构包括溢流收集系统、回用系统、配套系统,溢流收集系统包括有溢流口、连接管、溢流管、储水箱,溢流口设于连接管顶端,连接管底部连接与储水箱上,溢流管安装于连接管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溢流口,在保证自身安全排水功能的基础上,一是将雨水进行收集、回用,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率,节约自来水使用量;二是集成溢流口、喷淋杆、灯带于一体,减少景观空间内的设施占用,让绿化空间更加整洁美观;三是充分利用太阳能,可不受周边供电条件影响,自给自足,因此,本系统是一种具有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节约传统用电、节省绿化空间等多种有益效果的多功能溢流口系统。多功能溢流口系统。多功能溢流口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溢流口


[0001]本技术是一种多功能溢流口,属于溢流口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广,大量下凹绿地、雨水花园应用于室外绿化,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溢流口,溢流口的溢流高度是决定下凹绿地、雨水花园调蓄容积的重要参数,能够实现下凹绿地、雨水花园内超过调蓄容积部分雨水的排放。目前,溢流口主要用于排水,溢流口形式主要有单箅式、双箅式、平箅式、小型溢流式雨水斗等,末端主要通过雨水连接管接至室外雨水管道。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2123124244.5的一种用于下凹绿地的雨水溢流口,包括位于下凹绿地低凹处的溢流井,所述的溢流井上部设有雨水箅子,溢流井下部通过溢流排水管连接雨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远离溢流井侧设有排水主干管,雨水检查井中部设有竖直隔板,竖直隔板上接有位于下凹绿地地下的盲管,但是该现有技术传统溢流口仅仅承担溢流排水功能,仍有大量洁净雨水因地面调蓄空间有限而直接溢流排走,缺乏进一步的收集利用,同时,室外绿化内溢流口、喷灌、照明等设施数量大,分布散乱,不利于绿化整洁与景观塑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溢流口,以解决传统溢流口仅仅承担溢流排水功能,仍有大量洁净雨水因地面调蓄空间有限而直接溢流排走,缺乏进一步的收集利用,同时,室外绿化内溢流口、喷灌、照明等设施数量大,分布散乱,不利于绿化整洁与景观塑造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溢流口,其结构包括溢流收集系统、回用系统、配套系统,所述溢流收集系统设于下凹绿地内;溢流收集系统包括有溢流口、连接管、溢流管、储水箱,所述溢流口设于连接管顶端,所述连接管底部连接与储水箱上,所述溢流管安装于连接管侧壁;回用系统包括有水泵、回用管、可伸缩喷淋杆、喷头,所述水泵固定安装于储水箱内,所述回用管穿设于连接管中部且底端安装于水泵上,所述回用管顶端安装可伸缩喷淋杆,该可伸缩喷淋杆顶部设有喷头;配套系统包括有太阳能板、光感灯带,所述太阳能板固定安装于连接管侧壁,所述光感灯带固定安装于连接管侧壁。
[0006]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外侧壁安装有蓄电池盒与太阳能板连接,且与光感灯带、水泵、可伸缩喷淋杆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顶部设有顶盖,该顶盖设有溢流口,且顶盖中部设有开口用于固定回用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设于溢流管下方。
[0009]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口高于下凹绿地底面10

20cm。
[0010]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溢流口,具有排水、储水、喷灌、照明等多个功能,在保证自身安全排水功能的基础上,一是将雨水进行收集、回用,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率,节约自来水使用量;二是集成溢流口、喷淋杆、灯带于一体,减少景观空间内的设施占用,让绿化空间更加整洁美观;三是充分利用太阳能,不仅节约传统用于室外喷灌、照明用电,而且提高本装置系统布设的灵活性,可不受周边供电条件影响,自给自足,因此,本系统是一种具有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节约传统用电、节省绿化空间等多种有益效果的多功能溢流口系统。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溢流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溢流口的降雨溢流工况图。
[0015]图中:溢流口

11、连接管

12、溢流管

13、储水箱

14、水泵

21、回用管

22、可伸缩喷淋杆

23、喷头

24、太阳能板

31、光感灯带

3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溢流口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溢流收集系统、回用系统、配套系统,所述溢流收集系统设于下凹绿地内;溢流收集系统包括有溢流口11、连接管12、溢流管13、储水箱14,所述溢流口11设于连接管12顶端,所述连接管12底部连接与储水箱14上,所述溢流管13安装于连接管12侧壁;回用系统包括有水泵21、回用管22、可伸缩喷淋杆23、喷头24,所述水泵21固定安装于储水箱14内,所述回用管22穿设于连接管12中部且底端安装于水泵21上,所述回用管22顶端安装可伸缩喷淋杆23,该可伸缩喷淋杆23顶部设有喷头24;配套系统包括有太阳能板31、光感灯带32,所述太阳能板31固定安装于连接管12侧壁,所述光感灯带32固定安装于连接管12侧壁。
[0018]更优地,所述储水箱14外侧壁安装有蓄电池盒与太阳能板31连接,且与光感灯带32、水泵21、可伸缩喷淋杆23电连接,所述连接管12顶部设有顶盖,该顶盖设有溢流口11,且顶盖中部设有开口用于固定回用管22,所述储水箱14设于溢流管13下方,所述溢流口11高于下凹绿地底面10

20cm。
[0019][实施例][0020]请参阅图1

图2,降雨时,下凹绿地或雨水花园内水位上涨,淹没至溢流口11,雨水从溢流口11流入连接管12,最后存储至储水箱14,当储水箱14储满时,多余雨水从溢流管13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0021]晴天时,太阳能板31蓄电,为水泵21、可伸缩喷淋杆23及光感灯带32供电,可分别控制喷淋供电与照明供电,需要进行绿地浇洒时,打开31的喷淋供电开关,可伸缩喷淋杆23伸长至最高处,水泵21从储水箱14中抽水,经由回用管22、可伸缩喷淋杆23、喷头24,将存储的雨水喷淋浇洒至周围绿地,31照明供电开关常开,夜间光感灯带32通过识别环境光线强
度自动亮起,提供夜间景观照明。
[0022]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溢流口仅仅承担溢流排水功能,仍有大量洁净雨水因地面调蓄空间有限而直接溢流排走,缺乏进一步的收集利用,同时,室外绿化内溢流口、喷灌、照明等设施数量大,分布散乱,不利于绿化整洁与景观塑造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多功能溢流口,具有排水、储水、喷灌、照明等多个功能,在保证自身安全排水功能的基础上,一是将雨水进行收集、回用,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率,节约自来水使用量;二是集成溢流口、喷淋杆、灯带于一体,减少景观空间内的设施占用,让绿化空间更加整洁美观;三是充分利用太阳能,不仅节约传统用于室外喷灌、照明用电,而且提高本装置系统布设的灵活性,可不受周边供电条件影响,自给自足,因此,本系统是一种具有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节约传统用电、节省绿化空间等多种有益效果的多功能溢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溢流口,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溢流收集系统、回用系统、配套系统,所述溢流收集系统设于下凹绿地内;溢流收集系统包括有溢流口(11)、连接管(12)、溢流管(13)、储水箱(14),所述溢流口(11)设于连接管(12)顶端,所述连接管(12)底部连接于储水箱(14)上,所述溢流管(13)安装于连接管(12)侧壁;回用系统包括有水泵(21)、回用管(22)、可伸缩喷淋杆(23)、喷头(24),所述水泵(21)固定安装于储水箱(14)内,所述回用管(22)穿设于连接管(12)中部且底端安装于水泵(21)上,所述回用管(22)顶端安装可伸缩喷淋杆(23),该可伸缩喷淋杆(23)顶部设有喷头(24);配套系统包括有太阳能板(31)、光感灯带(32),所述太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黛诗陈俊宇姚晓婧王宁谢鹏贵张李翔吴晨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